常写文章学少年
——四月小小说沙龙纪实
文/张建成

二零二三年四月九日上午,春阳高照。邯郸市小小说沙龙如期在华之杰四楼会议室进行。
李新县、王承俊、张记书、王治国、沙舟、李振海、张建成、韩吉祥、候二怀,岳维召,龙太江等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参加。
韩吉祥老师主持。
韩吉祥先介绍了新参加沙龙的岳维召先生。
韩吉祥老师把他的诗文集《清凉的雨丝》送给大家后,与会同志喜上眉稍,急忙翻看阅读。市作协原副主席,为该书作序的李新县,对这本书作了评价。
他说:这本书写的很好,就象一杯白开水,喝到嘴里平淡,但是仔细品味,却能品出白开水甘甜味道来。该书不但文字美,语言美,而且表现出作者的思想美。虽然书中写的都是平常事,平凡人,但是作者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对人物的叙述,对亲情的追忆,好象画面一样,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是一本值得大家拜读欣赏的书。
邯郸市评论家协会主席王承俊老师发言说:著书人写书,要把人性写出来,把生活中点点滴滴事情写出来,这是一名作家对生活的一种认知和记录。巜清凉的雨丝》这本诗文集,就表现的特别突出。
张记书、 沙舟,张旭东和其他作家,都对该书作出了很好的评价。
大家的发言后,韩吉祥老师筒述了该书创作过程,并虚心接受大家的建议。表示以后继续努力,写出更好作品,奉献社会。
岳维召老师是邯钢厂一名退休干部,文学书籍收藏家。他是第一次参加小小说沙龙。他手捧着《清凉的雨丝》这本书,爱不释手。同时,对张继记书老师赠送的小小说《尿炕》,沙舟老师赠送的一套《沙舟文集》、张建成老师赠送的小说《听懂人话的猫》《城管轶事》散文集《欢快流淌的沁河》等书,表示感谢。他兴奋的说,第一次参加小小说沙龙活动,就收到这么多书,很高兴。以后,一定多参加小小说沙龙活动,期盼大家多出新书,好书。
李振海老师女儿前不久刚刚喜结连理,给大家带来了喜糖,瓜子和花生,活跃了沙龙的气氛。
作家申玉春、温王林分别从北京和武安,通过微信和电话祝四月份小小说沙龙圆满成功。
远在西安的孙琳作家提前拿到了《清凉的雨丝》一书。全书读完后感受频深,专门发来长达千字的评论文章。
(附后)
韩吉祥老师做总结发言。

《清凉的雨丝》读后
文/孙琳
2013年闰杏月,我到邯郸中州古籍出版社公干,偶然发现那儿放有当下邯郸知名文人韩吉祥老师的诗文集《清凉的雨丝》一书,好似墨迹未干,喜不自胜。老总艾庆社看我爱不释手,甚为喜欢,当即送我一本。
回家后,顾不得休息,立即打开品读。不读则已,读起来就不忍放下了,直至一口气读了一多半,第二天接着读完了。
掩卷而思,觉得感悟不少,遂有些许文字落到纸上。
这部看上去并不太起眼的诗文集,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大大小小事情,方方面面见闻,对世事、世相、事物、人生的看法、评议、感悟良多,委实值得一读。
其一是语言清新。单是书名《清凉的雨絲》就感到十分新鲜。试想那初春不期而至的雨丝,轻盈飘洒,清凉浸润,渗入龟裂的土壤。它唤醒沉睡的植被,舒展腰肢,纷纷发芽、长叶、拔节、开花、坐果,给世间以清新,以宁馨,以丰沛。是的,清凉的雨丝,带给人们的是舒服,是畅意,是享受,是难以言表的幸福与陶醉。
无论文字、文义还是文意,韩吉祥老师这部诗文集恰便如斯。
其二是短小精悍。诗文集最显著的特点是每一篇都很短小,是惜墨如金,是一心一意为了表情达意,不在乎文字的多与少。有的几千字,感觉不到其长。有的几百字,有的仅不过一二百字,但均玲珑剔透,宜读宜赏。
其三是有不在少数的民风民俗,以及俗言口语入文。如《惊蛰》《倒春寒》《雁过留声》《腌制腊八蒜》《姥姥门口唱大戏》《年味》《夏至草》等篇。而“甃墓”俩字,则让人倍感亲切。日常口语里不是还有“甃井”“甃烟囱”“甃窑”等说法嘛。最让我感叹的是“圐圙”一词,似乎越加来之不易!某某家的“圐圙”,某某家的“羊圐圙”,我们大家不是总会这样说吗?而“牲口棚”“饲养员”“冰糖葫芦”“小炉匠”“嘣玉米花”“挑担理发”“绣花针”,以及“抽烟抽金钟,看戏看鸿凤”,无不是农村实景、农村俗语的逼真写照。
其四,对故乡八特的一往情深。村庄、街道、“韩家大院”“申家大院”“弘济桥”,荀子故乡“荀家庄”,一个个当地特有的名字凸显了古八特的悠久人文、古色古香、至纯至美,体现了作者爱家乡、爱家乡的一草一木、爱家乡的美好抑或丑陋。这是乡愁,是作者发自肺腑的刻骨深情。
其四,对老母亲的一腔挚爱之情。《母亲的目光》《陪母亲回老家》《陪娘游古镇伯延》《母亲回姚庄》《那年初一》等不一而足。特爱这首《母亲唱的歌》——
太行山春天里哟/春风响/不久时桃李花开鸟儿唱/到春天带来新消息新希望/人民起来有力量/把汉奸特务除个光光/要与那封建恶霸算老账/要与那封建恶霸算老账。
我觉得这首歌应该珍藏,是难得的当年闹翻身、刚解放时的红色歌曲。
其五,让我记得深刻的是写慈母、爱妻相继去世的篇章。作者用看似冷峻的笔法与文字,记录了痛彻骨髓的悲伤事、悲情曲、悲哀调。《娘,病了》《祭母》《祭母文》全都是写母亲患病、离去的文章。《思念》《难忘,那两颗晶莹的泪珠》,是写爱妻的文章。一句又一句的“小薛”,让我不由得流泪!只有对最为亲爱的人才会如此称呼啊!韩老师,你的小薛业已走了,永远走了,年仅56岁!“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到何时才能够再睹面容、再听声音、再叙家常?那两颗晶莹的泪珠啊,岂非斑斑血雨淋浇心腔?!
稍感遗憾的是个别文章中存有错别字、夹杂着繁体字。但瑕不掩瑜,整体还是饶有风貌、光彩熠熠、透彻照人!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比对韩吉祥老师的诗文集来说,毋宁说是“话不在多,有味则香。文不在长,有韵则强”!谨以此短文与韩老师共勉。
制作:都市头条编辑刘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