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写诗的理由
作者:释圣静
我学写诗的最初原因,是因为小时候我是独子,家里很穷,但是劳动节多,全家四个人,爸爸妈妈和爷爷均能挣工分,没人陪我玩,我把毛泽东选集,长征故事书等看完了,无聊啊!我就把小学五年级,和初中高中的文科课本,断断续续的看了无数面,包括植物,生物,历史和地理等,全看完了,没法打发时间,我一边仿写古体诗,从将别人的诗,随着自己的意愿改着玩,保留原文的结构,添加上自己想的细节和内容,这谈不上写作,连学写也算不上……
后面的机遇,也充分证明了,机会永远赐与有准备的人!十五岁多点,快十六岁时,在乡政府任农技员(当时乡政府八大员之一)的同姓排行不知是几的爷爷辈给我说,乡政府办了个《奔腾》诗社,让我去学习,挺好笑的,全社近百人,只有我一个人,不懂诗,而且连许多生活常识都不知道……获得美称“外星人”在张文龙社长的培养下,还有王大文副社长和廖学明,李勇主编等教导下,慢慢的知道了不少诗歌常识,张文龙老师,还把他在四川省作家协会(当时重庆没有升级为直辖市)文学专业函授课本全给我了,可惜的是,等我学写了一首诗,张老师也润色修改了,准备出油印刊物时,没有办刊经费了,就出不了刊,当时我记得每年五角钱的会费,可是也多人交不了,不过我是捡废品交的……我就错过了第一次发表作品的机会!
在此时期,葛兰乡文化站图书室开业了,我第一次有个固定看书的地方,记了大学专业教材《普通心理学》,(心理学专业基础知识,它是心理学各个分科的基础知识,为《犯罪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文学创作和阅读心理学》等等预读知识!谢谢图书管理员周辉老师,她不收费,让我拿回家,看了好几个月,后来的科技阅读室也开业了,九十年代未,乡场里也有私人性质的租书摊出现,连环画一本一分,小说五分,后来涨价了,我不看连环画,看小说一角钱每本书,张老师送我两麻口袋书,有一百多斤,我担了二小时到家,我觉得比成为当年的万元户还高兴!
从九六年到零一年,十五年后的一个夏天,我写的诗歌本被自己全烧了,幸运的是有首诗,被写在一本书的封面空白处,就这样我的处女诗作被张文龙老师推荐到重庆长寿文化馆主办的《长寿文化》报上,黄华眀任我的责任编辑老师,我的第一首禅诗《心语》也是经黄老师修改好后,先发在《长寿文化》后来发在《绿风》或者是《星星》诗刊,我记不住……诗歌是我灵魂的摆渡者,在许许多多的灰暗时光,以诗为拐,帮我走过风风雨雨的岁月,往事不堪回首!但是我永远忘不了诗歌相陪!
2023.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