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天铸老师题字)
图源网络
主编:姚京平

我的婆婆(上)
文/邯郸一方
诵/李华敏
前言
十年前,我写了一篇关于公公的文章,题名是<父亲>,因为我文化程度不高,却能完整的把事情写明白,当时在QQ的好友中一炮打响,通过生活中微小的事情,把公公的型像完美的呈现出来。当时朋友的朋友,亲戚的亲戚,都想去认识下文章中我的父亲。父亲的勤快,父亲的慈爱,父亲的智慧,父亲的角色完美无瑕!
在父亲的文章里,婆婆是个不爱干活还挑公公毛病的人,直到近两年,从多个角度,多件事情中推测,终于把二十年前的谜底解释开。
回忆慢镜头,让时光倒流,为我婆婆澄清她嫁给公公后的一生。也许故事会很长,但值得我认真的写出来,因为再没有人为婆婆发声。
我的婆婆去世二十一年了,直到公公去世之后,我才知道婆婆在这个家里,从一开始就不被家人看好,尽管她学干什么都很麻利,但她无力改变在婆家人心里的地位。

结婚那年婆婆十六岁,公公十四岁。听说婆婆的姥姥家是个大户地主,婆婆在姥姥家长到十三岁,公公的姥姥家也是大户人家,公公很小就学会纺棉织布,也出去卖布。在当时的年代也算是门当户对。
婆婆的婆婆是个很聪明的人,听说手特别巧,窗上贴的窗花一看就会剪出来。婆婆的公公也算富二代,在这个家中,婆婆的婆婆是管家的主儿。于是姑姑结婚后一直在娘家住了十八年。姑姑聪明玲琍,婆婆憨厚老实,在这个家中,没有婆婆说话的份儿。我一点一点的剥开这层遮许久的纱。讲这发生许久许久的故事,希望当公婆的人,以此对照,不再让这悲伤的故事重演。
从大姐的出生开始,至到出生九个孩子,没有一个名字是爷爷奶奶给取的。婆婆从一个正常的小女孩,到婆家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得了邪病。那些年我对婆婆误解,却从未想过找出为啥得病的根源。就像我看一场电影只看了结局,而中间剧情毫不知晓。如果婆婆在世,我会想办法让她得到幸福,和她谈心,只可惜今生再无缘,只能记在心里,深表遗憾。

其实婆婆也是个直爽的人,二十年前,因为我想买那年流行的带毛领的大皮祆,婆婆让公公把粮食卖了把钱给我。那时700元买件衣服真不少呀!可婆婆说买件好衣服穿,别人儿媳妇儿有的,咱也要有。可惜她的病情时好时坏,有时没事找事,让我丈二和尚,实在摸不到头脑。结婚没多久不了解实情的我,对她有不少的误解,总觉得婆婆不干活,还欺负勤快老实的公公,却不知她进这个家受了多少的委屈。
想起这些事,不仅暗然泪下,无论过去多少年都为自己的无知而自责。

我的婆婆(下)
文/邯郸一方
诵/李华敏
听公公说,婆婆进门后纺棉线很好,粗细均匀。公公十七岁便分了家,去太原打工一年。期间没回家也没给婆婆捎钱捎信,婆婆回了娘家住。具体发生什么事不知道,但婆婆就是从那时生了邪病。精神时好时坏,带刺的枣树,蹭蹭的就爬了上去也不知道疼痛。后来听公公说,怕婆婆跑丢一直跟了婆婆三年,直到大姐的出生。婆婆精神才好些。
孩子们一个个的降临,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婆婆身体更差,连孩子也带不了。所以公公都是晚上下菜地干活。大姐和二姐从小就要挑起生活的担子,大姐从十二三岁就开始缝䃼衣服做饭,衣服是大件改小件,鞋是大底剪小底,大姑姐照顾妹妹们,还要挨这精神不正常的娘吵骂。大姐的童年也是含泪度过,几个姐姐相继长大,条件才慢慢好些。婆婆四十三岁生了儿子,精神和身体也逐渐好转。

爷爷和奶奶,很少过问家事。婆婆在头脑清醒的时候,说自己的孩子自己管,谁也不依靠。因为姑姑在娘家住,爷爷奶奶把希望全部寄拖在姑姑姑夫身上,几个外甥们都在姥姥家长大,那能顾得上孙女和孙子。婆婆心里明白,但没有办法改变事实。
公公想盖房子,爷爷没有支持,反而说你能盖成鸡窝就不错了。公公自已攒钱买的砖,结果去拉时姑夫不让拉,说他要盖房子用。如果没有爷爷奶奶为姑姑撑腰,妹夫也不敢给这哥哥这么硬气。公公叹了口气,无奈的回去。公公两头受气,却无法解决。如果婆婆心里的火能排出去,身体也不至于那样差。明火伤人,喑火伤身。可事情己经定型,再无人改变结局。如今姑姑已经去世好几年,如果她知道这些事都与她住娘家有关,估计也会愧疚。姑姑后来也经常给做衣服,但都是后来的事,在最最困难时候,就是大姐最无助的时候。小小的年龄便扛起了一切。饿着肚子干活,差点昏倒真让人心疼。大姐那天说这话时掩面痛哭,也许这些委屈压了将近六十年,没法去排解。如今一切都已经过去,说过即了。

婆婆不识字,更谈不上精明。生气了便在公公身上发火。身体越来越弱。后来一本家叔给我说,你婆婆能活到你们结婚就是个奇迹,死了几次都没死成,现在能给熬个粥已经很好了。年轻时的婆婆给公公说什么,公公也不在意,直到婆婆躺在病床上必须伺候她时,才无奈的委屈求全。干地活,做饭干家务,正好是我结婚后看到的这一幕!几十年的恩恩怨怨,直到离开人世划上句号,文字几段说完,事实憋屈几十年。其中发生的那么多事又有谁去化解?只有时间去抚平婆婆内心的无奈与痛苦。
我结婚后,婆婆在身体好时对我很好,她知道我爱吃土豆,也不知费多大劲儿,竟然从大街上背来半袋子土豆,她说终于有卖土豆的来了,那时候的农村,外面来卖菜的很少,而她就记住了买土豆。后来我生了女儿,她去水沟也去给孩子洗尿布,身子笨重差点栽那起不来,六十四岁才有了第一个孙女呀,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婆婆用一生一身的疾病,换来了公公无奈的委屈求全。我用了将近八年的时间,改变了我的后半生,也改变了我婆婆儿子的后半生。如果不是我执着的想重新规划我的人生,也许我也和婆婆的命运一样,一身病,一心痛。一个女人嫁人,如果自己的男人不懂得珍惜,靠自己打出属于自己的天地是非常累的,而我,就是靠自己不断的坚持,才活出现在真正的自己!

我和婆婆都是外来人,都来这个家传宗接代。她生了九个孩子,我生了两个孩子。如果没有婆婆,便不会有我们这一家人。婆婆应该在九泉下开心,因为多年后我终于理解了她,我默默的感恩她,讲述婆婆的人生,让我的孩子懂得好好的生活,因为人的生命来之不易,无论在那一段过程的微小变动,都没有机会来到人间。婆婆的使命完成,我的使命也快完成,我的人生我做主,一切都已过去,感恩我逝去的公婆,他们一生的经历坎坎坷坷,他们的故事让我明白好多。
为了这个家,把爱传下去,为了这个家,我们要包容,为了这个家,及时纠正错误,
让我的接班人,未来儿媳不再有上辈人经历过的痛!
作家简介:薛秀芳,七零后,河北邯郸永年人,现居辽宁沈阳 ;爱好唱歌、唱戏、朗诵;采菊东篱微刊常驻作者。坚信艺术源于生活,愿用心感受世界,用文字记录美好!
朗诵家简介:李华敏,笔名淡淡的茶香。现任《世界诗人》《诗意传情诗社》《茶韵文学诗社》《海岸诗歌金牌主播》《采菊文苑》《全球诗歌辽社文化网络传媒》多家平台主播。有作品在微刊平台出刊。市级区级朗诵大赛多次获奖。
(如侵权原图删除 文责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