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究竟是哪里人?
说到诸葛亮究竟是哪里人这个问题,必然要牵扯到诸葛亮的祖籍与出生地。据《三国志》载:“诸葛字孔明,琅琊阳都人。父珪,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郡贡。亮早孤,从玄为袁术赋署章太守,玄将亮及弟均之官”。这就是人们熟知的认为诸葛亮是山东人之说的主要依据。十几年前,原运城市博物馆馆长,中国管理科学院特约研究员,我市著名历史学者,《五千年文明河东人》副主编王泽庆写了一篇文章认为“诸葛亮是河东人”,山西省社科员研究员,著名史学家马斗全先生也认为诸葛亮是河东天兴人。他们共同依据是万荣旅美科学家樊武舫先生在日本讲学期间,寄来的从日本东京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藏明代《荣河县志》印本,此县志编纂于1538年(嘉靖十七年)是中国县志最早的版本之一,堪称稀有。明《荣河县志》:“祠志:诸葛武侯庙在县城东南三十里天兴村,世传武侯生于天兴,长于寺底,即今庙址在寺底村,亦谓看武侯墓之庙。宋纲按:(诸葛)亮生于天兴,长于天兴。及考通鉴琅琊人亮寓居襄阳隆中,谓之曰“寓居”,则生斯长斯或可信也。一说天兴村古亦称琅琊(称琅琊荣耆宦述者)”宋纲是荣河县志主编系明代平阳府蒲州猗氏县儒教谕。诸葛武侯墓:在县城(东南)三十里天兴村。岁久,尽被乡人平作耕地种植。址遗看墓寺底庙在焉。今天天兴村”。(详见祠记)公元2016年8月,在天兴武侯祠正北诸家地二百余米处,孙吉镇农场现承包人孙青献在平田整地中发现一规模庞大的宋代砖雕古墓,因县上无力保护,已整体搬迁于芮城永乐宫,由此可见荣河县志所记述的武侯墓在荣河县城东南三十里天兴村真实可信。王泽庆、马斗全二位学者所述观点,笔者认为言之有理,有荣河县志为证,不是空穴来风。县志也是史志,不是某些人认为县志不是史志的一大谬论。
综上所述,两方的观点都是事实,不应该互相否定,都应该承认其合法性和合理性。笔者是天兴人,也是一名诸葛亮文化研究爱好者。今年八十多岁,亲眼目睹了天兴武侯庙的宏伟和天兴诸葛亮庙会的空前盛大,而也清晰地见证了天兴庙于51年被拆被毁的全过程,倍感痛心和惋惜,这是一场文物被毁的浩劫,一切都悔之晚矣。当前最要紧的是抢救、保护诸葛亮出生地遗址和重建天兴武侯祠。双方都要承认诸葛亮既是山东人,也是山西人这一历史事实。因为说诸葛亮是山东人,这是有三国志为证,谁也无法否认;说诸葛亮是山西人不仅有荣河县志为证,而且也有《三国志》为证:《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注“诸葛亮的孙子,诸葛瞻的次子诸葛京出移至河东。东晋为官。初为眉县令,后为江州刺史”。为什么诸葛京在蜀国264年灭亡后要迁移河东,而不是其他地方,认祖归宗不能不说是一主要理由,因为这符合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这是其一。其二,三国志虽说诸葛亮是山东人,并未说他出生在山东,我们说诸葛亮是山西人,是因为他出生在山西天兴,天兴村现有诸葛亮出生的窑洞,诸葛亮出生在天兴许多传说故事和宏大的祠庙建筑群,山东却一无所有。而祖籍与出生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许多名人祖籍在一地,出生地在另一地,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造成这种状况,既有家庭的原因,社会的原因,还有自然灾害的原因等,形成一个人祖籍与出生地不同,是一种非常正常的历史现象。原国家主席胡锦涛祖籍是安徽,出生地则在江苏,说他是安徽人也行,说他是江苏人又何尝不可。许许多多的历史名人出生地与祖籍同样不是一地。以此类推,说诸葛亮是山东人没错,说诸葛亮是山西人也对,因为这是历史事实,争论没有意义。我的意见是,尊重历史,搁置争议,各抒己见,求同存异,互相学习,共同保护和弘扬诸葛亮优秀文化遗产,这才是山东、山西两省共同的目标和责任,也是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文化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传承,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像保护自己和生命一样保护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只有这样才会做到“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对此文如有异议,期待你的赐教。
临猗双塔新村马自成
都市头条编辑:张忠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