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景耀月故居
文/许刚(山西)

为了纪念辛亥风云人物—景耀月对家乡教育事业所做出的独特贡献。景耀月家乡所在地,陌南镇召开“景耀月教育思想座谈会”。

癸卯年清明节后的四月六日,“陌南镇景耀月教育思想座谈会”,在景耀月先生的故居如期举行。芮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武锐晓同志到会做重要讲话。陌南镇党委书记刘钊同志致欢迎词。陌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余丽萍主持座谈会。教育、文化和旅游、陌南中学等有关部门的领导,运城市诗词学会,芮城县景研会的部分会员参加了座谈会。会上,大家回顾了景耀月先生的生平,特别是重视家乡教育,创办起陌南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推行新式教育,进行“有教无类”平民教育,开历史之先河,为培养人才,振兴中华尽力,门生桃李遍及海内外,有许多知名人士,皆系他的学生。

我对景耀月先生的故居并不陌生。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在景耀月先生的故居,当时的陌南中学就读。那时我才十二、三岁,对景耀月先生的故居很是好奇。在课后曾多次穿越几个院落,对景耀月先生的故居进行观赏,那些精美的砖刻,雕梁画栋,三进深的四合大宅院让我叹为观止。记得,我还曾在景耀月先生的故居迷过路。我钟爱着景耀月先生故居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当我再次走进景耀月先生的故居。我已是耳顺之年,故地重游,百感交集,五味杂陈,物是人非,感慨颇多。通过座谈会,字画板面巡展,以及景耀月研究会首届会长李金铭先生对景耀月先生生平的介绍、第二届景耀月研究会常务会长史万祥对景耀月先生心系乡梓,重视教育,创办新式学堂的情况介绍,以及景耀月先生的孙子景小根介绍了他爷爷景耀月先生在南社活动的情况,使我对景耀月先生有了更深刻,更全新的了解。

景耀月先生是中国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景耀月先生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刻苦,未及弱冠,即入选令德堂读书,1902年,再选升山西大学堂中斋。1903年秦晋合闱,他中副榜。1904年公派留学日本,入早稻田大学功读法律,并获法学学士学位。他追随孙中山先生奔波海内外宣传发动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创建共和。景耀月先生是一位辛亥革命时期叱咤风云的政治人物。也是一位才华横溢,赤胆忠心的爱国诗人兼学者,主笔同盟会会刊《民报》,创办《第一普话报》、《普乘》等革命报刊,著译等身,被鲁迅推崇为“当代古文之最佳作者”。景耀月同国学大师章太炎有“南章北景”之誉。与同盟会老人景定成有“山西二景”和著名学者黄倪亦有“南黄北景”之称,谓“黄以辞夸,景以气行”。景耀月先生还是一位国学大师,一生作品甚多,且颇具文学史料价值,名满教育文化界。

景耀月先生正气凛然,抗争日伪,不辱民族气节,被日寇所害。其革命之功著,文事之丰硕,为我们留下了厚重的精神财富。传承文化遗产,弘扬中华精神,我作为景研会的会员,责无旁贷,义不容辞。我要讲好景耀月的故事,讲好芮城故事,谱写好“热爱芮城,共谋发展”新华章。我要把景耀月先生重教兴学,创办新式学堂的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为创建“生态芮城,和谐芮城,平安芮城,文明芮城,富裕芮城”,为汉唐古镇——陌南镇焕发光彩而不懈努力,以高度的责任感,以历史的担当,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许刚(神采飘逸):笔名亦复,山西芮城人。自幼爱好文 学,喜欢写作。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精短文学学会会员,《中国诗人作家网》签约诗人作家,在纸刊及网络平台发表小说、诗歌、散文8万余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