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榜上老师名单:
1.李广恒2.丘富开3.柯美柘4.汪凤森5.莫祖颖6.海纳百川7.赵偲含8.张丽辉9.蔡文光10.凌赣文11.张旭祖12.青青子衿13.一剪梅14.野鹤15.邢永16.成人之美17.郑举纲18.江山里19.世外桃源
盘古诗联学院词系第十五讲作业《破阵子》
1.破阵子·黄果树瀑布
文/李广恒
水漫高山峭壁,流冲壑谷深渊。
听若雷声倾骤雨,瞧似银河落九天。
垂帘浸洞寒。
慨叹山川丽景,惊吁天下奇观。
椽笔难书其壮势,海墨难描其巨澜。
浩然气万千。
2.破阵子•怀念母亲
丘富开(福建长汀)
十月怀胎运好,一儿坠地心欢。
欣喜万分忙哺乳,焦虑三冬急御寒。
只图吾辈安。
教子读书优秀,持家尽职贞娴。
两鬓青丝终染白,一口银牙早怕酸。
珍馐亦枉然。
(静沐暖阳收录二首)
3.破阵子·初夏
文/柯美柘(江西)
绿染崇山峻岭,花铺峡谷平川。
雨落空林生乱瀑,阳起流泉起淡烟。
荣荣物景鲜。
燕舞长空接日,莺啼远树连天。
放眼晴光舒正气,低首荷香慰老颜。
神怡几欲仙。
4.破阵子•春游
汪凤森(黑龙江)
绿柳红花嫩草,和风丽日彤云。
鹊舞莺歌旋紫燕,友赋朋吟诵锦春。
怡情又醉神。
初绽杏桃鲜艳,早开梨李缤纷。
峻岭蜿蜒鸣翠鸟,碧水叮咚吵静晨。
悠哉欢乐人。
(李广恒收录二首)
5.破阵子·五月芳菲
莫祖颖(广东)
绿野繁花草木,青山独鸟烟云。
鹤舞莺歌飞紫燕,蝶恋蜂迷入夏新。
诗人醉眼神。
野岭李桃渐熟,寒村道路交分。
嶂岫逶迤幽翠碧,涧水漪涟淌世尘。
凡间欢乐真。
汪凤森收录
6.【破阵子】·不负春
海纳百川
旷野繁花遍地,群山茂树连云。
燕语莺歌弹曲美,蝶吻蜂亲恋蜜新。
农家最爽神。
红瘦绿肥果隐,云微雨细风温。
垄上麦禾竞茁壮,父老乡亲欢乐欣,
耕耘不负春。
7.【破阵子】·初夏观荷
文/赵偲含
不觉东君渐去,迎来夏日波平。
叶底蛙鱼私下语,茎上荷花嫩蕊盈。
凭栏秀影泠。
玉女新装淡雅,红船故道前行。
莫叹韶华随暮暗,笑看斜阳入水明。
诗心伴此生。
8.【破阵子】•赞岳飞
文/张丽辉(湖南)
铁骨真情正义,金戈赤胆柔肠。
北战南征身爱国,夏去秋来心念乡。
甘投死地扛。
可恨奸臣害命,何将赤子谋殇。
怒气苍茫悲故远,忠义光明敬帝长。
英名千古扬。
9.破阵子.初夏
文/蔡文光(辽宁)
碧草香迷水榭,青莲影乱荷池。
紫燕翩翩鸣细柳,粉蝶依依绕嫩枝。
苍林百鸟嬉。
桃李迎风滴翠,桑麻出土摇丝。
漫步河边芳气近,远眺山间绿色披。
入诗在此时。
10.破阵子·母亲百岁冥寿寄吟
凌赣文(广东)
严父凋伤离别,慈亲未见沉沦。
岁月维艰无所惧,毅力刚强为子辛。
迎难勇往奔。
母德恩情不息,吾宗世泽如春。
香火延绵人有继,风水恒常福禄殷。
光留万卷珍。
父亲1960去世,母亲才30多岁,当时她只有31.5元收入,硬是一人支撑着一家六口人的生活。
海纳百川收录5首
11.破阵子·爬长城随感
文/张旭祖 (江西)
荒草漫侵古道,霞光淫染山岗。
拾级攀藤身尚健, 扶壁回眸心即惶。
任凭思绪扬。
战火严寒酷暑,毒蛇恶虎凶狼。
一块青砖千滴泪,万里悲风万里墙。
巍然守国疆。
(张丽辉收录)
12.破阵子·暮秋
青青子衿
霜降日斜风冷,天寒秋老山深。
池里枯荷繁落暮,院外黄花万点金。
南飞无雁寻。
乱叶平添愁绪,疏枝映照残心。
三盏君尝香菊酒,一曲歌传付瑟琴。
幽思泪湿襟。
世外桃源收录
13.破阵子·游张家界
文/一剪梅
山壑连绵起伏,云峰远近迷离。
峭壁悬崖飞瀑响,淅沥清流窈绕驰。
嶙峋怪石奇。
拔地直梯峰顶,凌空览景山涯。
薄雾轻轻茏叠嶂,秋色融融满眼诗。
一时游客痴。
三文 收录
14.破阵子 柳
文/野鹤
惯在湖边弄态,时常半夜招风,
借取春光行妩媚,专惹黄鹂说共容,
笑翻一学童。
世大千奇亦有,门深鬼魅斜东,
纵使低头行暗淡,怎敌潮流向上冲,
可怜垂首翁。
15.破阵子•四月八文化节参观字画有感(晏殊体)
文/邢永
雅室高悬妙景,梅轩横挂斜阳。
笔走游龙书美韵,豪点蚕头添吉昌。
隶真草篆翔。
泼墨远山衔黛,白描百卉含芳。
时有清溪穿涧笑,频见云松立壁昂。
鹊瞧红柿香。
16.破阵子.冬上九华天台
文/成人之美
枕去被掀鼾语,梦回脚颤登攀。
莫道凝冰阶石险,为赏传情冬景艰。
小尼莫阻拦。
雪幕天台独客,白波云海帆连。
无怪茫茫青色隐,且看浓浓乳雾环。
笑言为遇仙。
17.破阵子.雷雨
郑举纲
香稻风鬟雾鬓,青纱雨幕潮烟。
天际昏黄云乱涌,霄汉阴沉练倒悬。
重山玉嶂瞒。
电闪雷鸣水注,洪流堤溃风旋。
希望蓝图朦暗影,梦想宏程遭险澜。
农民心坎寒。
静沐暖阳收录四首
18.破阵子 学写诗词
文/江山里。
群里学风颇盛,接龙佳作星辰,
东北西南文友聚,诗赋词章华彩春,
看谁榜上陈。
连日苦思废寝,韵书稿纸频屯,
网上度娘忙检索,在线良师导引勤,
梦中鹏志真。
汪凤森收录
19.破阵子·初为人师
文/世外桃源
常忆村庄风物,重回教室光阴。
三尺讲台精授业,初作人师法苦寻,
甘抛一片忱。
山下拾柴冬近,午间理发情深。
书卷翻开成长事,统考思齐进取心。
恍如昨至今。
海纳百川收录
第十五讲
词的情感·破阵子
这节课我们就交流词的情感处理和介绍词牌《破阵子》。

一、词的情感
词的情感问题,我们主要从下面两个方面来介绍。
平仄与情感的关系。

1)单句中字的平仄与感情的关系
汉字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有四声,《平水韵》系统的四声是平、上、去、入,后来被简化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上、去、入均属仄声。明代高僧释真空有一首《篇韵贯珠集》: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字的音调有长短、高低、强弱之分。一般来说,平声字音最长,上、去、入的字音依次缩短;字音的高低是平、上、去、入依次增高。这种规则是由于汉字四声的基本特点而自然形成的,并不是人为规定的。
传统诗词非常讲究节奏和押韵。诗词的音乐性来自单个汉字的音乐性。把不同性质的单字连接起来,充分运用平仄四声,让这两类声调相互交错,相反相成,产生声韵和谐、悦耳动听的音乐美,取得抑扬顿挫、曲折变化的效果,从而表达喜、怒、哀、乐的不同情感。作诗填词要调平仄,基本原则是两平两仄交替出现,如:“…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这样的节奏适合我们生理、心理的自然需要。如果是“…平仄平仄平仄平仄…”,或者是“…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又或是“…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都不适合生理、心理的自然需要。“山清水秀”(平平仄仄)、“ 鸟语花香”(仄仄平平)听起来舒服,“山清花香”( 平平平平)、“鸟语水秀”( 仄仄仄仄)听起来都不太舒服。四言句式(平平仄仄或仄仄平平)、六言句式(平平仄仄平平或仄仄平平仄仄)依照基本规则不用多说。常用的五言、七言各有四种句式。五言(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这八种句式的组合便形成了近体诗的基本格式。词,绝大多数用长短句,其格式要比近体诗复杂得多,韵位的疏密也不一致,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虽然如此,但是总体原则还是只有一个就是:“刚柔迭用”,以求得整个声调的和谐。

2)对偶中平仄的处理与感情的关系
先看例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里有两对七言偶句,分别是:“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和“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它们的平仄分别为: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以上两句,除了句脚,其余字的平仄都是相同的,这是本词牌的特点。再看前面两个6字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它们的平仄分别为:中仄中平中仄 ,中平中仄平平,这两句中,相应位置的字平仄相反。
一般一首词中连用长短相同的句子而作对偶形式的,所有相当位置的字调,如果是平仄相反,表示阴阳协调,那就会显示和婉的声情,偶句相应位置的平仄是相同的,就会显示激越的声情。上面的例子,大家可以自己去体会。但有时候,这种激越不体现在句中体现而是在句末体现,来看《满江红》里的两个七言偶句: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土、月,是在句末表现的就是一种激越的声情。而《满江红》这首词是在句末体现的,而《破阵子》这首词是在句中体现的。
小结一下:在词谱中,连用长短相同的句子而作对偶形式的,所有相当位置的字调,如果是平仄相反,也就是平仄相协。那么显示的就是和美流畅的情感;如果对偶句的相应位置的平仄是相同的,也就是平仄失对,或者句末一字的同为仄音,那就意味着阴阳不调和,就会体现一种激越的情调,这种激越可以在句中字的平仄上体现出来,也可以是在句末一字的平仄上体现出来。

2、音韵与感情的关系
1)韵部与感情的关系
音韵的技巧就在选择富于暗示性或象征性的字音。比如形容马跑时宜用铿锵疾促的字音;形容水流,宜用圆滑轻快的字音;表示哀感时宜用阴暗低沉的字音;表示乐感时宜用响亮清脆的字音。如鸟叫“啁啾(zhōu jiū)”“呢喃”;金属、瓷器的碰撞“丁当”“哐啷”等等。韵的最大功用是把涣散的声音联络贯串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曲调,如绳贯珠。押韵以显示循环往复,紧凑流利,使听者产生美感而引起共鸣。一般来说,用平声韵,情调显得欢快、开朗。如词句“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具体到某个韵部,如十五删韵,情调又多一层豪放。看王之涣的《出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诗的韵字“间”“山”“关”属十五删韵,恰能表现高华壮阔的意境。
用仄声韵,情调显得悲戚、沉闷。如词句“斜阳染染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上声韵舒徐和软,适合表达清幽绵邈的情感。如词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去声韵激厉劲远,适合表达高亢响亮的情感。如词句:“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北斗光焰。”词,押仄声韵的,一般是上、去通押,适合表达悲壮的情感。如辛弃疾的《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本词大意:还经得起几回风雨,春天又将匆匆归去。爱惜春天我常怕花开得过早,何况此时已落红无数。春天啊,请暂且留步,难道没听说,连天的芳草已阻断你的归路?真让人恨啊春天就这样默默无语,看来殷勤多情的,只有雕梁画栋间的蛛网,为留住春天整天沾染飞絮。
长门宫阿娇盼望重被召幸,约定了佳期却一再延误。都只因太美丽有人嫉妒。纵然用千金买了司马相如的名赋,这一份脉脉深情又向谁去倾诉?奉劝你们不要得意忘形,难道你们没看见,红极一时的玉环、飞燕都化作了尘土。闲愁折磨人最苦。不要去登楼凭栏眺望,一轮就要沉落的夕阳正在那,令人断肠的烟柳迷蒙之处。
这首词,上片的韵字“雨、去、 数、住、 路、语、絮”是上、去、去、去、去、上、去;下片的韵字“误、 妒、诉、舞、土、苦、处”是去、去、去、上、上、上、去。符合掩抑低徊、激壮沉郁的情调。
入声韵短促,适合表达激烈豪爽、决绝潇洒的情感。如柳永的《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本词大意:秋蝉的叫声凄凉而急促,傍晚时分,面对着长亭,骤雨刚停。在京都郊外设帐饯行,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对方的手含着泪对视,哽咽的说不出话来。想到这一去路途遥远,千里烟波渺茫,傍晚的云雾笼罩着南天,深厚广阔,不知尽头 。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总是为离别而伤感,更何况是在这冷清、凄凉的秋天!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全词押入声韵,即“切、歇、发、噎、阔、别、节、月、设、说”,恰能表现凄绝的意境。
平仄韵转换,使得音节变得复杂可以增加声情之美,也起到调节感情的作用。如李白的《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全词大意:远处舒展的树林烟雾缭绕,好像纺织物一般,秋寒的山色宛如衣带,触目伤心的碧绿。暮色进了高高的闺楼,有人正在楼上独自忧愁。
玉石的台阶上,徒然侍立盼望。那回巢的鸟儿,在归心催促下急急飞翔。哪里是我返回的路程?过了长亭接着短亭。
上片前两句押仄声韵“织、碧”,后两句押平声韵“楼、愁”,下片前两句押仄声韵“立、 急”,后两句押平声韵“程、亭”,这样匀称的平仄互换,先仄后平,一急一缓,恰与诗人感情起伏相应,于紧促中见缠绵,是一个非常美听的调子。

2)韵位的疏密与感情的关系
一般隔句押韵,韵位排得均匀的,表达的情感都比较舒缓,适合描写雍容愉悦的场面。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这首词十二句押十二平韵:即“浇、摇、招、桥、飘、萧、袍、调、烧、抛、桃、蕉”。音节紧促,符合急迫低抑的情调。
我们继续看例词,《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首《破阵子》我们看到的是隔句一韵,所以韵句的排列比较均匀,除了上下阕的后面追的这一韵脚,前面的都是间隔一句才押韵的,并且平仄相协,演奏起来这类曲子节拍一般是流畅的,和缓的,对这首词来说,中间的这两个七言对偶句因为是平仄有失调和的,所以演奏起来应该是带有紧促感的,偏激越,可见这首词里作者的感情是比较复杂的。

我们再看几首别的词牌:
小重山(薛昭蕴yùn)
春到长门春草青。玉阶华露滴,月胧明。东风吹断紫箫声。
宫漏促,帘外晓啼莺。
愁极梦难成。红妆流宿泪,不胜情。手挼裙带绕阶行。
思君切,罗幌暗尘生。(挼,ruó)
《小重山》这个词牌也是受大家喜爱的。这首《小重山》以三、五、七言参错间用,落脚字的平仄也很调匀,这就使它的声容,掩抑低佪之极,最适合表达缠绵悱恻的情感。疏与密表示缓与急。平仄相协表示舒缓,平仄失替表示激越。词牌决定情调,因此先定调,后选材填词。再看:
江城子(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本词大意: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相望。千里之外那座遥远的孤坟啊,竟无处向你倾诉满腹的悲凉。纵然夫妻相逢你也认不出我,我已经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夜我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在小屋窗口你正在打扮梳妆。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惨然不语,只有流出淋漓热泪洒下千行。料想得到我当年想她的地方,就在明月的夜晚矮松的山冈。
这首词我们不陌生。上下阕并以733-733中间夹一个上四下五的九言句式组成,上阕紧促而下阕沉咽,下阕又加重了上阕的情态。更显凄清。以上我们看到的这几首例词,其共同点就是,属于音节流美的词牌。
小结:韵字的韵部和疏密表示情感的缓与急。

二、学习词牌《破阵子》
1、词牌简介
《破阵子》唐教坊曲名,一名《十拍子》。陈旸(yáng)《乐书》云:“唐《破阵子乐》属龟兹(qiūcí)部,秦王所制,舞用二千人,皆画衣甲,执旗旆。外藩镇春衣犒军设乐,亦舞此曲,兼马军引入场,尤壮观也。”按唐《破阵乐》乃七言绝句,此盖因旧曲名另度新声。元高拭词注“正宫”。

2、格式
《破阵子》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晏殊
海上蟠桃易熟,人间秋月长圆。
中仄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平平韵
惟有擘钗分钿侣,离别常多会面难。此情须问天。
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平韵
蜡烛到明垂泪,熏炉尽日生烟。
中仄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平平韵
一点凄凉愁绝意,漫道秦筝有剩弦。何曾为细传。
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平韵

3、词例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陆游)
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
料峭馀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与君同醉醒。
(蜡屐là jī-以蜡涂木屐)(筇杖qióng zhàng-筇竹制成的手杖)
破阵子(晏几道)
柳下笙歌庭院,花间姊妹秋千。记得春楼当日事,写向红窗夜月前。凭谁寄小莲。
绛蜡等闲陪泪,吴蚕到了缠绵。绿鬓能供多少恨,未肯无情比断弦。今年老去年。
破阵子(晏殊)
忆得去年今日,黄花已满东篱。曾与玉人临小槛,共折香英泛酒卮。长条插鬓垂。
人貌不应迁换,珍丛又睹芳菲。重把一尊寻旧径,所惜光阴去似飞。风飘露冷时。
破阵子(陆游)
仕至千锺良易,年过七十常稀。眼底荣华元是梦,身后声名不自知。营营端为谁。
幸有旗亭沽酒,何妨茧纸题诗。幽谷云萝朝采药,静院轩窗夕对棋。不归真个痴。

4、要点
破阵子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晏殊
海上蟠桃易熟,人间秋月长圆,惟有擘钗分钿侣,离别常多会面难。此情须问天。
蜡烛到明垂泪,熏炉尽日生烟,一点凄凉愁绝意,漫道秦筝有剩弦,何曾为细传。
1)上下阕的首二句和上阕的三四句,要求对偶。
2)六言句,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平仄相谐,六言的句子是属于赋句,庄重特点。
3)七字句,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除了句脚,其余字都是相同的。
4)这首词牌适合填写相对偏激昂情绪的内容。

本讲提纲:
一、词的情感
二、学习词牌《破阵子》

视频课件
https://h5.renrenjiang.cn/#/activity?aid=1422788&su=5074936词班第十五讲黑眼睛今晚八点与大家不见不散!

《破阵子》
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晏殊的《海上蟠桃易熟》为正格。本词牌的特点:这首词牌上下阕格式一样,吕调。没有领字。平声韵,隔句一韵。韵字和谐。起句,最好兴起,就是景起。上下阕两个六言对偶句式 声情和婉,平仄相谐,但六言句式是赋的句式,庄重些。两个七言句式除了句脚,其余字都是顺拐的,形成拗怒形式。这点要注意。上下阕的第一二句(两个六言句)和上阕的三四句(两个七言句),要求对偶。没有规律的重字,是不允许的,对偶句里面大家注意有规则的重字。虽韵字和谐,但是两个七言句式平仄顺拐,成拗怒形式,所以内容声调相对偏激昂。

第十五讲作业:
填词《破阵子》一首,题目自拟,韵部自选。
《破阵子》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词谱:
中仄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平(韵)。
中仄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平(韵)。
创作要点:
1、平仄格式:用搜韵来检测作品的平仄格式是否正确。
2、句式:66775,66775。起句最好兴起,就是景起。
3、上下阕两个六言对偶句式 :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
声情和婉,平仄相谐,但六言句式是赋的句式,庄重些。
两个七言句式: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除了句脚,其余字都是顺拐的,形成拗怒形式。这点要注意。
4、领字:这首词没有领字。
5、用韵:《破阵子》这首词牌,平声韵,隔句一韵。韵字和谐。
6、对偶:上下阕的第一二句(两个六言句)和上阕的三四句(两个七言句),要求对偶。
7、换头:这首词牌上下阕格式一样,吕调。
8、重字:没有规律的重字,是不允许的,对偶句里面大家注意有规则的重字。
9、内容:虽韵字和谐,但是两个七言句式平仄顺拐,成拗怒形式,所以内容声调相对偏激昂昂。





顾问:中华楹联学会主任倪进祥
诗经学会主任李瑞林
总编:日月(敬金忠)
讲师:胡愛民 崔艳蕊 刘翠玲
主编:蔡巧灵 柯美柘 李广恒
董德苑 毕见秋 赵偲含
主审:杨秀红 天问 蒋贵龙 凌赣文
袁谷成 张琳 俞子兰 钱秀英
刘巧英 李晓华 田卫 冰冰
渔夫 野鹤 段志军
武汉军 张丽辉 汪凤森
收稿: 成人之美
制作:李凤梅
诗歌艺术:陶冉 王立云
图片:网络
盘古诗联编辑部
2023.3.5
360个图网:xishui186.360doc.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