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心灵的一方净土
文/李建州/甘肃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芸芸众生,交往之人,狐朋狗友也好,知己蓝颜也罢,大多是在你辉煌的时候不请自到,在你失意落魄的时候悄然隐身。然则,能真心实意陪你漫漫人生之旅的又有几人?
也许,当我们看到化妆后的演员,依据脸谱便知他扮演的角色,是忠是奸,是佞是贤;当我们翻阅历史的时候,也清楚哪些人心怀天下,哪些人心怀鬼胎,但我们是当世之人,正在历经着人生的现场直播,没有醒目的提示器,没有笔底烟花的人生文案照本宣科,更没有预知未来避灾躲祸的能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因对方的伪装迷惑而做出错误的判定,让仇者快亲者痛。现实生活里,笑脸相迎却背后插刀者有之,欺贫爱富、落井下石者有之,溜须拍马阿谀奉承者有之,惯用伎俩损人利己者有之……

明穆宗驾崩之后,皇太子还在襁褓之中,皇后李彦妃便代子执掌江山。当年正逢各国献宝,若外国使臣得知辽阔的大明江山由一位女王执政,极有可能会觊觎大明社稷,于是在没有和群臣商议的情况下,欲将万里江山交于她父李良执掌。文班定国公徐彦昭及武班兵部侍郎杨波不肯画押,上殿极力劝谏,起初动情劝说大明江山来之不易,后来君臣争吵不休,李后执意让位,李良准备执掌社稷。徐彦昭料及李良用心不善,暗藏行逆,乃以其女金定侍奉李后左右,以防不测。李良手捧圣旨和尚方宝剑之后,遂将李后及太子封锁深宫,欲行篡夺皇位,并亲自在囚禁李后的宫门上书写:宫是昭阳宫,太尉亲口封。有人送水火,拔舌挖眼睛。李后无奈写下求救诏书,徐女用箭传至杨府。杨波接到太后诏书,即令义子赵飞出城,搬回自己驻守在外的几位犬子入京。徐杨二次入宫见驾,李后跪地哀求,并封杨为太子太保。徐杨调兵京城,即拥太子登殿,拿获李良问罪。
这是著名的戏曲《忠保国》剧情,它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虽说跟历史多少有些出入,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权力与利益面前,父女之情显得苍白无力,甚至触目惊心,不寒而栗。
翻阅历史,有诸多的忠臣良将为了国家社稷,为了民族大义,不幸被小人暗算,奸臣迫害。被挖心而死的比干、受炮烙之刑的梅伯、凌迟处死的袁崇焕、被剁成肉酱的彭越……
这些便是入世出世、与人交往的现状,只不过我们以后来人的角色去看待它们,自然能轻易辨识忠奸佞贤,倘若身处其中,又怎能轻易加以辨识呢!诸多时候,在无法辨人识物的情况下,大多抱着一种“掏钱买教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态,对此畏而远之。这不是消极的应对,实则是无奈之举,但凡没有稳如磐石的定力和分妖辩魔的火眼金睛,定会被现实中肮脏之物袭身伤体,甚至改变人生命运。

闲翻抖音,无意间读到这样一句话:不要和重要的人,计较不重要的事,不要和不重要的人,计较重要的事。再大的事,三年后都是小事,再困难的事,三年后也都风轻云淡,为何不惜三年以后的心态,来过好当下的生活?
话语不多,但耐人寻味,其实人际交往确实如此,人的一生,都会遇到改变自己命运的“伯乐”,他们会在安危之机,扶你一把,甚至送上一程,让你少走很多弯路,避免陷入一些盲区,但这些人不可能一直被你的琐事缠身,隔三差五,诸事讨教,便把“伯乐”当成了普通无能之辈,自然适得其反。当然,跟一些志不同道不合的人,甚至在你的交往圈子里可有可无的人谈论人生大事,纯属浪费时间,他们不会为你换位思考,甚至得到的是一种嘲讥挖苦,泼一头凉水。

生活本来就是琐事的堆砌,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没有人能自命清高,脱离社会这张大网,有些事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尤属身处当世之中,不能窥其全貌,自然难以理性斟酌,甚至作出错误选择,但是当我们历经岁月的洗礼之后,一切都会恢复平静,回归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来。
坚守心灵的一方净土,给自己,给他人!
(文中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简介:李建州,甘肃合水县人,甘肃省作协会员,高级教师。发表作品三百余篇,散见于《未来导报》《读友报》《甘肃工人报》及地方期刊杂志,部分作品发表于中国作家网、都市头条、书香神州、陇东黄土地文学、塞北文学、兰苑文学、九州作家、西部风微刊、蒙东作家等网络平台,2017年8月参与合水县县委、政府组织的《合水旅游概览》一书编辑,并担任副主编,2018年8月承担合水县县委、政府组织的《合水八大文化》之《秦直道文化》部分编写任务。2017年出版散文集《生命的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