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经常在讨论这样的问题:“写《原谅,但不能忘记》的作者是地主的后代吗?”
在一些人的眼中,十年浩劫是神圣的,是完美无缺的,是激情燃烧的年代。
那时候风清气正、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只要有人批判文革,反对十年浩劫,谁就是地主的后代。
于艾平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良心作家。
他的作品像一面镜子,客观真实的记录那场史无前例的政治运动。
他个人的命运、家庭的命运与整个国家的命运同步。
他笔下的那些活生生的事例,在全国各地都是司空见惯的。
通过再现文革的荒唐,告诉我们新中国在特定的十年中走过的弯路。

感谢这位朋友仗义执言。
皆因为我用了20年时间,写出了《原谅,但不能忘记》1一4卷,真实的再现了那场运动,大声疾呼反思文革,忘记过去即意味着背叛。
所以有些人把我当成眼中钉、肉中刺,恨不能将我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使我永世不得翻身。
文革幽灵犹在,历史不容篡改,谁反对十年浩劫谁就是地主的后代吗?
恐怕我不能不让你失望了。
我的父亲是一名八路军团长,我的母亲是一名八路军战士。
他们是共产党打下济南后接管城市的转业干部。
无论我的父糸还是母糸家族,都是贫下中农,满门忠烈。
遗憾的是,我的没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上一辈人,大都在“反右”和“文革”中以身殉职了!
关于我是不是地主的后代?我想我已经在《原谅,但不能忘记》中回答得很清楚了,如果你还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话,不妨翻翻这部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