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啼笑忧恨缘怀古,明君朝堂立群贤
《历史原来是这样》读后感
文/邢海峰
许家强老师的《历史原来是这样》是继司马迁《史记》,司马光《资治通鉴》之后,又一部以编年体叙述中国历史(含世界简史)的宏篇巨作,历史跨度之大(由夏朝至民国);朝代更迭、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之复杂;对历史人物内心世界的剖析之深刻;是非成败因果关系评价之透彻,是这部作品的显著特点。作品脉络清晰,叙述详尽,在叙述中国某时期历史的同时,也简述同时期国外的主要历史概况,此书涵盖面非常广泛,让人足不出户就能迅速了解中国及世界全部历史进程,堪称精典,很遗憾,如果上中学时就能读到这样一本好书,该有多么给力。拜读此书,受益匪浅,总结一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体会:
一,作品以时间为线索,贯穿始终。作者采用树干式表达方式以时间顺序把朝代更迭作为主干,把重大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做支干,次第展开,层次分明,脉络清晰,便于记忆和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以及历史人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特别是对历史上同一朝代皇(王)位的继承顺序严谨,一目了然,皇帝(王)上位与下台原委以及在位时间段叙述清楚详细,娓娓道来让读者像听故事一样,漂流于历史的长河。
二,作品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客观呈现,不做任何添枝加叶或者断章取义,原汁原味还原历史的真实于读者面前。作者通过查阅大量历史资料并逐一进行甄别,寂寞地行走于历史的森林,付出了很多心血,这种实事求是的严谨学风和对读者完全负责的态度令人感动。人们常说,读史使人明智,做为一个人,首先应该了解家族的历史,然后是祖国的历史,也要了解世界历史,通过对真实历史的评论来确立自己的人生观,在生活中明辨是非,抑恶扬善,以史为鉴时刻修正自己的言行,那么,多个体认识的集合就会升华为一个民族的尊严和爱国主义的精神。
三,作品对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从人性的角度去分析和评论,是此作品的一大亮点。也是以往许多有关历史方面的作品所缺乏的,作者爱憎分明,身上书生气与侠义兼而有之,并具松格竹品,对明君歌功颂德由衷赞叹,自然是情理之中。对唐太宗李世民,作者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是千秋敬仰的典范。唐太宗在位时主张:“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亷吏,使民衣食有余,则不为盗,安用重法邪!”又总结出,领导人的地位是有了国家才获得的,而国家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百姓,剥削百姓来供领导人挥霍,如同割自己的肉填自己的肚子,肚子饱了,人也活不了,领导干部富了,国家也就亡了。明君圣明,除了以民为本体恤民生之外,就是用人标准不打折扣,唐太宗认为,为官择人,不可造次,用君子则君子皆至,用小人则小人竞进矣。他重用房玄龄、魏征等一大批德才兼备的精英贤臣,成就了大唐贞观之治的辉煌。因此说,历史选择了李世民,是万民之幸也。另外,作者肯定了李世民的文韬武略,爱民如子的同时,也不回避他的人性弱点,弑兄夺权、乱伦等行为,可谓全方位立体化叙述唐太宗,无刻意褒贬,让读者了解他的伟大,也了解他人性丑陋的一面,同时也说明人无完人的道理。作者认为看事物应该看主流,唐太宗李世民功大于过,千古一帝当之无愧。
历史上的昏君让人恨之入骨,宋高宗赵构,不知是脑袋进水了,还是被驴踢了,在岳飞抗金节节胜利之时,金国元帅金兀术准备逃跑之际,却连下12道金牌,命令岳飞立即撤军,这是何等级别的昏君。自古以来,民间从不缺少抵抗外辱的英雄,缺少的是统治者的傲骨和阳刚之气,他们对内残酷压迫,严刑酷吏,对外屈膝媚颜,点头哈腰,一副哈巴狗形象,一国之君,不能护天下苍生之周全,还称什么天子!只关心自己的皇位,却忍睹百姓惨遭屠戮,国土沦丧。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宋高宗赵构已经不只是一个昏君,简直是千古罪人。
我从小就对英雄打心底里敬佩,甚至五体投地,英雄的心里永远驻留一股英雄气概与豪情壮志,这不同于江湖上的行侠仗义,其具有民族层面上的高度。岳飞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精忠报国,是他的信仰。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奋起抗金,可歌可泣。“…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何等气概,气贯长虹,岳飞已不仅仅是南宋的英雄,而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是英雄民族不可战胜的钢铁意志和不可侵犯的民族尊严,他像一颗恒星在中国历史中永远闪烁光芒,因此,岳飞的冤死是所有中国人心里永远解不开的结。那么在西子湖畔,岳飞墓前的奸臣跪塑也是华夏子孙民意的体现。我对弄权误国的奸臣更是咬牙切齿,深恶痛绝,秦侩称得上中国第一大奸臣,如果从人性角度去论,他简直没有人性可言,在国家危亡,岳家军抗金即将大获全胜之际,利用三寸不烂之舌,进谗言,尽诽谤,颠倒黑白,以莫须有的罪名,置抗金名将岳飞于死地。作者愤怒之余,也对那些背弃自己的祖国为侵略者助纣为虐,杀害自己同胞的所谓另投“明主”的朝廷重臣,打着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口号,干着帮敌人让自己国家生灵涂炭的勾当。这是何等的愚蠢和灭绝人性,完全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同胞的痛苦之上。
拜读完许加强老师这部著作,好像吃了一大块压缩饼干,作品囊括中国历史的全部骨干内容,并以历史评论的姿态对重大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进行客观评价,一分为二,不偏不倚,功就是功,过就是过,对功不抹杀,对过不遮掩。所以说这部作品是难得的宝贵的历史文献,对我们了解中国历史(包括世界历史)有重要意义,是广大读者的精神食粮,是大、中学生理想的教科书。
历史是一面镜子,站在它的面前能折射出人们对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态度,间接披露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对真善美标准的内心界定。鉴于此,我希望有更多的读者能够读到这本好书,在人生的旅途上丰富学识,通今博古,提高素养,增强文化自信。桑榆之年,能够读到许家强老师这部大作,如获至宝,感到幸运之至,从作品中让我了解到许多历史上鲜为人知的事件,领略了世界文明古国灿烂的文化,欣赏了许老师对历史人物入木三分的精彩评论,收获颇丰,掩卷仍意犹未尽,草成以上肤浅文字,以释怀。

作者简介:邢海峰,笔名,山海居士,祖籍山东龙口,日照市作家协会会员,日照市诗词学会会员,日照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紫罗兰文学社入驻诗人。作品散见《散文诗》《时代文学》《泰山文化》《日照日报》《黄海晨刊》《故乡文学》《儋州日报》等报刊杂志,曾获“仓央嘉措梵音海国际诗歌大赛,杰出经典散文奖”,出版个人诗集《风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