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林开聊之风雨一度说北镇
第41回 新城旧梦亦天真
撰稿/董志勇 主播/徐佳林

且说:
广宁古城南关迎恩门前100米处(床单厂家属楼下),曾经有一座人工桥,也是大明朝扩城后,护城河上的一个双洞石拱桥,俗称“南关石桥”。石拱桥原名“挹爽桥”,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夏天,连续七天大雨,山洪爆发,将挹爽桥冲毁。后来闾山接待寺住持体慧和尚,化缘募资重修,共耗资白银五千两。奉天督军赵尔巽为表彰造福一方的义举,特书赠“心存利济”的匾额一块。碑文由清代进士李维帧撰书。将“挹爽桥”改为“体慧桥”。可惜!文革时期,红卫兵在“破四旧”的口号下将石碑砸碎。
1952年6月,北镇至沟帮子公路建成通车后,改道取直后,摒弃不用。从此头道河与挹爽桥被掩盖在公路之下,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如今,体慧桥的栏杆被居民利用,镶砌在山墙之下,偶尔路过时,细心的人依然可以看到。
体慧桥下,是潺然流淌的南关头道护城河。源自水门洞(玉泉街)之水,此水又大多源于广宁城中轴线——步行街西侧,半个城池的雨水。广宁城西北制高点为万紫山,渐次低缓向东南。而中轴线上的步行街至景观街,南北一线呈鲫鱼背状,依然北高南低,缓入沙河。每到七月连雨天,各胡同街道,泄水鳞光,宛如珠翠,竞逐水道,气势恢宏!向东侧流淌的雨水至“五龙口”过小南门出城;向西侧流淌的雨水汇至长长的玉泉胡同过水门洞出城。多雨季节,出水门洞,过河神庙,向东至南关的头道河。像一条洁白的玉带,环迎恩门而过。
胡同即是晴天的小路,也是雨天的水道。雨后的和风吹过,路旁的柳枝低垂。过往的人络绎不绝,胡同里早已找不到雨水冲刷过的痕迹。广宁城殊胜的景致曾书写过几代人的记忆,浮过车水马龙,回首人情世故。高楼大厦之下人与人之间已形同陌路,只有住在老胡同里的街坊邻居,才是广宁古城真正的故人。古城的往事,都装在老北镇人的记忆里,犹如文人墨客那诗酒唱酬的雅事,使人津津乐道,回味无穷!让钢筋水泥下的现代人显露出久违的天真!
这正是——
石桥涌动半城水。
水洞潺然一巷深,
淫雨关城缠玉带,
和风杨柳路无痕。
池隍殊致过车马,
回首坊间皆故人。
往事流觞集雅韵,
新城旧梦亦天真。
听众朋友,刚才您听到的是:佳林开聊之风雨一度说北镇
第41回 新城旧梦亦天真

本节目——
策划编导:程占全
作 者:董志勇
演 播:徐家林
编 辑:佳美 艳玲
合 成:苏佳美
监 制:王东
系列节目:《佳林开聊之风雨一度说北镇》由中国 北镇 梦圆医巫闾多媒体平台 出品
更多精彩,请关注《梦圆医巫闾》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