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洒应县
□ 陈广祥
他是钱山人,有人说:他是杏元村人。也有人说:他是口儿村人。不管是哪村人,他参军之前,是一名矿工,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在应县战斗中,却是献出生命的人。
共和国诞生之前,为革命赴汤蹈火,再所不惜的人。在战争年代,当兵随时都可能牺牲,而这位进步青年,为了新中国,却勇于参军参战,为的是打倒蒋家王朝,解放全中国。
共和国的旗帜上,有你血染的风彩,每当听到这首歌时,却想起牺牲的烈士,想起他们丰功伟绩,想起他们抛家舍业,为祖国而奋斗,总有内心激动,不管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无数先烈们,为了新中国,而赴汤蹈火,却血洒疆场。
烈士的崇高境界,需要歌颂传承,我崇拜英雄,崇敬为共和国捐躯的烈士,他们没有任何豪言壮语,却黙默为新祖国而奋斗,没有丝毫怨言,用鲜血染红了战旗,人民不会忘记。
这位钱山人,一九二七年出生,十几岁在东矿挖煤,受工头欺负,直到一九四五年秋,日本鬼子投降,东矿归平西军区十一专署管辖,新中国的曙光,也就是后来的房山煤矿。
他在东矿走窑时,八路军已到了平西,共产党在窑工中建立了党组织,并组建了工会,开展工人运动,与日伪进行斗争,并协助八路军在矿上开展工作,矿山斗争,也锻炼他成长,并且加入中国共产党,有了坚定的信念和不畏牺牲的精神。
一九四六年初,他入伍参军时,已是有妻室的人,孩子还没出生,年迈的母亲多病。面对国民党挑衅,地主还乡团破坏,胜利果实需要保护,虽然有牵挂,他依然决定参加革命,走向了战场,成为独立团战士。
经过紧张的训练,他投入战斗中,第一仗目标磁家务,那里有敌人岗楼,影响解放区畅通,必须除掉。趁敌人还没站稳,独立团要打掉岗楼,让解放区道路畅通。他是入伍的新兵,也迅速投入战斗中,天刚黑下来,独立团包围敌人的岗楼,等待着命令,战斗在深夜打响。
在激战中,在对敌斗争中,他机智勇敢,入伍前也当过民兵,有一定军事素质。他独自一人,点着敌人两个岗楼,岗楼里火光冲天,使岗楼里的敌人,顿时乱作一团,被这熊熊大火,烧的惨叫一片,敌人伤死惨重,剩下几个命大的敌人,跑出岗楼,顺着漫水河道,逃到了坨里。这一仗,摧毁敌人岗楼,打掉敌人的嚣张气焰,在解放区打开局面,稳定了群众情绪,老百姓积极性也高涨。
战斗结束没几天,敌人来报复独立团,听到这消息,独立团隐蔽在坨里到磁家务山梁上,等待来犯的敌人。 敌人从长辛店调来援兵,沿着铁道向坨里靠近,然后进山消灭独立团。情报来源准确,独立团早有准备。
部队居高临下,俯视山下的一切,这位入伍时间不长战士,部队首长看他个子高,体力又强,成为独立团的机枪手,部队在岭上隐蔽处,机枪都架好,望着山下的敌人。敌人进入独立团射击范围,首长下令说:“狠狠地打”,他的机枪便“嘟嘟嘟”响了起来,本来想进山的敌人,还没到磁家务,却遭到独立团袭击,敌人立刻调转方向,向山梁进攻。他所在的连,打退敌人几次进攻,敌人增加了兵力,调来了火炮,并炮轰北大梁。这时天已黑了,独立团顺着山梁撤出了阵地,向大安山一带转移。
独立团召开总结大会,他在阻击战中,作战勇敢顽强,遇事不慌,有组织能力,不但立了功,还受到部队嘉奖,并提拔为班长。
独立团的装备,并不精良,靠上级配备,也不太可能,一切靠自己,就像歌中所唱:“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听侦察员报告,在长辛店附近,有个敌军仓库,日本投降后,仓库由国民党接管,都是日本造,比起美国造,虽然笨重一些,杀伤力也强。独立团早想改变一下装备,听说这个仓库,有一批日军留下的武器。于是,报请上级批准,独立团获得这批武器,装备独立团,提升战斗力。
敌人军火库,在长辛店二龙庄,独立团准备夜里行动,不能捣毁,要获得一批武器。于是,团长命令三个连,全部参加这次战斗,有打主攻连,有在后面接应连。独立团夜出发,向长辛店进军,部队按排有序,一连打主攻,二连和三连后面接应。他所在一连,向军火库靠近,悄悄进入仓库外围。站岗的敌人,俩人相互调侃,不时还哼着小曲,也许小酒喝美了,被他飞刀致命,那哨兵连啍的声音都没出来,就被撩倒放平,然后招乎战士们,将熟睡的国民党兵,全部俘虏,紧接着大部队,也冲了上来,把残敌全部歼灭。抓获了许多浮虏。
独立团袭击军火库,取得重大胜利,缴获大批武器,报告上级批准,缴获的武器,可装备独立团,使独立团迅速壮大,在原有三个连,又扩编了三个连,独立团装备加强,并成立机炮排,任命他为机炮排长。
二龙庄袭击战,独立团出其不意,让国民党兵闻风丧胆。在战斗中,独立团并巧妙运用战术,袭击了敌人,不但打了胜仗,世扩大了政治影响,让敌人听到独立团,感觉腿肚子发软,让敌人鬼哭狼嚎。在河套沟,独立团的威慑力,也让敌人闻风丧胆,不敢轻举妄动,进攻解放区。
独立团活动,在坨里一带,经常在水峪,石梯,直到苑上,岗上等村,开辟工作,并扩大队伍。上级命令独立团,向涞水进军,行军途中,在镇江营遇到还乡团。独立团经过整编,而且补充了装备,战斗力也得到加强,一个还乡团,在独立团面前,没啥战斗力,他带着一个排,轻而一举把还乡团拿下,还乡团一听平西独立团,看见一个大个子,手提驳克枪,吓得没敢说话,乖乖的举手投降,他又立了功,被传为佳话。
独立团到了涞水,在石亭板城村,为了适应形势需要,根据上级要求,广泛开展自卫战,发展解放区武装力量。根据省军区决定,成立独四旅。而平西独立团划归独四旅,由马辉任旅长,严庆堤为政委,新成立的独四旅,下设两个团,他所在的团,由王茂全任团长,而机炮排长,仍然有他担任,属于重火力排,由团长直接指挥。
独四旅在易县打了一仗,他所指挥的机炮排,仍然担任主攻排,属于团里的重火力,近处机枪扫射,远处用拍击炮攻击。所用拍击炮,还都是日本货,拍击炮的性能好,用着灵活,而且目标准确,命中率也高,敌人遇到机炮排,也是闻风丧胆,都知大个子排长,不但枪打得准,刀玩得也帅,部队里的缎练,让他迅速成长,只要是偷袭敌人,他的刀法功夫深,而且也准,不但担任机炮排长,搞侦察工作,也不在话下,对地形和地茂,都了如直掌。
在涿鹿县的矾山之战,独四旅又出了彩,听说国民党16军280团,驻守在矾山。独四旅接到上级命令,让独立旅全歼敌280团。接到命令后,团长下令,让机炮排守在吕家村口,这是个咽喉要道,部队形成包围。敌人让老百姓砍树设障碍,将群众集中在院子里,那院子很大,周围是高墙,还有壕沟,而且沟又深又宽,墙的角落有碉堡,凭这工事敌人顽强抵抗,妄想守住这矾山。
团长下令,让机炮排集中火力,先打围墙上面的敌人碉堡,开始还是顺利,当部队接近围墙时,突然遇到敌人的暗碉堡,而火力很猛,一下把部队压下。在这危机时刻,团长命令机炮排,打掉敌人暗堡,他亲自开炮,把敌人暗堡拿下,当部队冲到围墙,突然一个暗堡,而火力极强,看到倒下来的战士,他心急火燎,迫击炮又响了,敌人机枪顿时哑吧了。经过两个小时激战,共歼敌300来人,浮虏600多人,缴获迫击炮10门,机关枪,还有大批骡马和军用物资,机炮排立了功。
为了解放石家庄,部队由游击战,运动战,也要打攻城战,攻打石家庄,还是头次攻大城市,部队没啥经验。按照上级布暑,独立四旅先打阻击战,要在北平至保定铁路沿线,来阻击增援的敌人。
他所在的团,接受命令后,连夜奔向涿县清风站,阻击敌人增援石家庄,也是配合主力部队,完成攻打石家庄。夜行军很急,部队路过家门口,听说儿子出生了,本想回家看看妻子和儿子,因为仗打得急,他顾不上回去,而是急速赶到清风站。
部队到达清风站,便迅速投入战斗,战斗打得还激烈,浮虏大批国民党士兵,经过教育释放回来,让这些士兵,回石家庄城,目的是瓦解敌人士气。在清风站取得胜利,部队急速向南,渡过滹沱河,向石家庄外围据点,发起猛烈进攻,扫除外围国民势力。
部队到了石家庄,他所在的部队,也做好攻城的准备。石家庄城防备森严,前面的壕沟既宽又深,人掉下去就没命,而且碉堡林立,火力配备很强,比起矾山的县城,指小巫见大巫,虽然有攻县城经验,可石家石城,攻城不怕坚,机炮排也是重火力,必须压倒敌人火力。炮兵也立下战功,火炮冲天,炮声不断,机炮排也不示弱,瞄准敌人猛烈开枪。
战斗打响后,解放军冲在前,突然一棵子弹从他耳边穿过,“这狗日的国民党兵,居然冲老子来了”,边骂着边冲锋,机炮排的火力很猛,机枪打红了,指挥部队,端着机枪,又冲了上去。战斗结束后,战士看排长耳朵有血,便说:“排长你受伤了”?他摸了一下耳朵,笑着说:“擦破一点皮,没啥大事”,说着,又带着部队清理战场。
这仗打得有点意思,看来国民党部队守城,也没啥了不起,石家庄攻下之后,也总结了经验。机炮排受到表彰。战争锻炼人民,人民将赢得战争,让人思想敏锐,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善于发现敌人的弱点,才能赢得战争的胜利。
战斗结束后,部队经过整编,然后来到山西。 应县有一股土匪,这股土匪也是武艺高强,都会两下子,却被国民党收编,也是按官论赏,拿着国民党的奉禄打仗。这伙土匪有一个团的兵力,盘踞在应县城里,也是欺男霸女,无恶不作,老百姓对土匪兵恨之入骨,几次想除掉它,都没能实现。上级交给独四旅,用最短的时间,把应县拿下,还老百姓一个安宁。
应县属于雁北地区,在桑干河南岸,地势复杂。而应县县城,虽然属于土城墙,但四处碉堡林立,都可还击,而且城前有开阔地,无任何可遮掩处,城前有壕沟,不但宽,而且深,掉下去不是死,就是残,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独四旅接到任务后,上级要求不惜一切,拿下应县县城,打垮这批祸国殃民的国民党兵,为人民除害。旅长马辉,亲临前线指挥作战。三个团分不同方向,包围了县城,即要有火力,还要有工兵,因为四处布满了地雷。
这是一场硬仗,因为狡猾的敌人,不但枪打的准,而且还有骑兵,土匪出身的兵,都会两下子,不但大刀耍得好,枪法有百步穿扬之功。他所在的团,从县城南门进攻,各种火力加强,打掉敌人的碉堡,才能有效冲锋。而敌人火力全方位配置,无任何一处盲点,而且城墙的火力,上下配合,使得城前无任何死角。
机炮排配合部队,打掉敌人碉堡,他所指挥的机炮排,离敌碉堡最近,不到百米,距离很危险,本来可在安全地处开炮,为了有效射程,准确无误,他几乎接近敌碉堡,打掉敌人两个碉堡,当他又冲向第三碉堡时,他端着机枪,正向另一个碉堡冲去,一个没被发现的暗碉堡,却响起了枪声,他倒下了,鲜血染红了他的衣服,仍然指挥战士,炸掉那个暗碉堡,话没说出来,便牺牲在战场,战士们看排长牺牲了,喊着为排长报仇,冲向碉堡,一声爆炸响彻云间。
他就是独四旅397团机炮排长潘金堂,山西应县这一仗,他不幸牺牲了,留下了年轻的妻子和未见过的儿子,还有年迈的老母亲。为了新中国,潘金堂血染应县城,人民不会忘记,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
作者简介:陈广祥,北京房山人,文学爱好者,也曾发表过文章,现为房山作家协会理事,西潞街道写作协会秘书长,《世界文学》优秀签约作家,渤海风杂志签约作者,老舍文学院学员,曾与人合作出版《金色年华》散文集,仍热衷于文学事业。
纸刊投稿敬请点击征文链接https://m.booea.com/news/show_2954259.html&&share=15960254093&
🍀🍀🍀🍀🍀🍀🍀🍀🍀🍀🍀🍀🍀🍀
纸刊《白鹭文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