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诗坛飘出一种浅薄污秽异味的时候,在一些人以胡言乱语“回车体”而被捧为诗圣的时候,在自命不凡的诗人远多于鲜有读者的时候,竟然,林伟健教授的诗集《岁月柔情》,由广东人民出版社付梓问世了!也许,此乃兔年一缕新阳光,一曲春天奏鸣,一支文苑奇葩,实属诗坛之美事!
我与林伟健教授交往为友,已有二十余载岁月。他不会因为我之平凡而傲视,也不会因为与我兴趣迥然而疏远!他,状貌魁梧,器宇轩昂,满面红光,笑口常开,语出惊人,和蔼可亲……一看就知道,他心中装着不少与众不同的文思与情愫!
诗人林伟健教授本色是学者,同时也在领导岗位上如魚得水。近几年执掌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党政要职,得心应手,成效斐然,退而不休,寄情于诗。往昔,多见其发表与职务范围和专业范畴的学术论文,洋洋洒洒,纵横开阖,闪烁着哲学思辨的光辉,曾以独成一家之言而获全省、全国各级荣誉多项。也许是岁月静好,闲情逸致,心有所钟,情动命笔,常有书法与诗歌作品见之于杂志报端或微信平台。其间 ,竟然相继创作近千首诗作,并先后精选出版《季节穿越》、《时光彩绘》,现在这本《岁月柔情》共有一百六十首(组)。林伟健从学者、要职向诗人的华丽转身,并非我辈所能深究与解码的。
但,正如其序诗所言:“我的诗,是我的呓语/我的诗,是我的心思/我写诗,写我的经历/我写诗,写我的情意。”拜读林伟健诗作,让我们知道诗人之独运匠心。他以敏锐的视角、随遇的镜像、澎湃的豪情、华美的辞藻,去观照、投射、赞美、鞭挞这个真善美与假丑恶并存的大千世界!

以微见著,筑就多维诗意空间
林伟健教授无疑是一位高产诗人。他随时随地以与众不同的眼光与灵感,捕捉到独特的诗情画意,或者出口成章吟诵成诗,往往语出精警,令人拍手称绝。高产,源于他才思敏捷,豪情满怀,率性自然,风流倜傥。 如果,我们把他的《季节穿越》、《时光彩绘》和《岁月柔情》三部诗集链接品读,展现给人们面前的就是一幅现代生活宏大画卷,或可悟出亘古不变的至简大道!
翻开《岁月柔情》诗集,赫然入目分为8个篇章:悠悠我心、情色写真、豪放春秋、沧桑永恒、风月同天、畅怀临风、哲思远行、色空归真。林伟健坦言:“我的诗歌如画卷/描绘山川和海洋/记载春秋好时光/画出历史与时尚”。从斑驳纷繁的鸿篇之中,我们可以窥见诗人的心路印迹、大道之行、即景走笔和岁月柔情。
诗人从“悠悠我心”作为心路起点,踏着春夏秋冬时序节奏,采撷天地万物与生活意趣,蘸着亲情、友情与乡情,回眸并未远的流金岁月,把梦想与事业荟于一炉,吟诵多彩人生之“咏叹调“。
“情色写真”则以淡雅流畅笔墨,从壮丽山河、都市乡村、花鸟虫鱼、风花雪月等场景着笔,把自然之美、人性之美和心灵之美,勾勒出多维多情的“百美图”。
“豪放春秋”更以史识眼光,翻阅千秋岁月,扫描历史现场,解构贤哲内蕴。先后礼赞古今伟人名人的家国情怀、成就贡献、人品格局,构成了历史长河的“群英谱”!
“沧桑永恒”,走笔于名山大川与历史遗迹,试图在时光流水中照见沧海桑田变迁的“无言格言”。诗人也带着开放节奏走出国门,领略大千世界的“风月同天”,与“沧桑永恒”构成了相映成趣的中外“风情画”!
“畅怀临风”,倾情于丰富多彩社会生活,阐发其对人生人性的感悟。这些浸润着心血和智慧的诗章,犹如叨叨絮絮的心灵独白,也像一幅幅人生百态的“浮世绘”!
“哲思远行”和“色空归真”,分别以深沉、浑厚、含蓄、隽永的笔调,把哲学的抽象寓于鲜明的艺术具体之中。 特别是,关于“哲学思考”的16首诗,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在“色空归真”的篇章中,作者致力于开挖儒、道、释等传统文化精华中思考与践行,构成其知行合一的“导航图”!
如上所述,《岁月柔情》每一首诗都以微见著,而每一篇章却博大精深, 从而筑就时空跨度、人品高度、风物广度、心灵纯度、哲理深度的诗意空间。大哉美哉,读着这样宏大的诗篇,无疑像绿荫山道上接应不暇,或听如歌行板更引人共鸣!
以诗载道,探寻社会人生哲理
文以载道,诗歌亦然。林伟健教授《岁月柔情》显著的内容特色之一,就是探寻社会人生的哲理真谛。作者是一位哲学研究者,早年曾有论文轰动学术界。这本诗集收集了16首关于“哲学的思考”,这在当今诗坛是并不多见的。
“哲理诗”与哲学均以透视万事万物的核心为己任,用不同议论自身特点去揭示事物本质演变规律,把独立见解以形象性和抒情性融为一体。林教授“哲思远行”诗章,涵盖了哲学的本义、源与流、是与非、学与用、静与动,思想与存在、假象与真实、相对与绝对、有限与无限,虚拟与现实、心念与风景、痛苦与快乐、闻道与开悟、哲理与人生、大我与小我、诗意与远方……
例如诗人在《诗意的生活,诗意的哲学》中,以诗回答什么是哲学。他写道:
“其实/哲学起源于对世界的惊奇中/其实,哲学发展于对人类的爱和情/在惊奇中探索世界奥秘和人生真谛/反思质疑现实,并对真理假设论证”;“哲学不是神学的婢女/哲学不是政治的附庸/哲学不是现实的翻版/哲学不是无病的呻吟”。
读这样凝练的哲理诗,自然要比看那种艰涩的长篇大论要明白晓畅多了!
哲理诗既侧重生于生活诗化,也揭示人生智慧,传达事物理趣。林伟健礼赞老子、屈原、李白等古代圣贤,颂扬毛泽东、朱德等现代伟人,讴歌人民子弟兵,赞美霍金、金庸、袁隆平和叶小文、孟晚舟等各界名流;凸显他们的历史贡献、家国情怀、品格成就及其人生价值。
当然,作者也并不掩饰自己的人生感悟与态度。他借着“清风中的梦“,展示其“迎风奔放往前冲”的梦想与豪情;让“轻风从水面上掠过“,则表达追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信条;从昼夜轮回悟出“从黑暗到光明”的不变铁律;以飞鸟与天空而宣泄“淡定观风云变幻/举重若轻”的洒脱情怀;把过山车隐喻人生的起伏跌宕。作者还借“酒”吐真言,“人生不过两碗酒”,“酒能醉人/却醉不了红尘”,“我喝着岁月这坛酒”,“往事如宴”喝醉了秋,折射出人性的多面与光辉……
诗人不仅仅关注人生的正面,更为有趣还在于解剖人生的反面。他用“大师与凡人“的对比,去无情地嘲讽那些沽名钓誉之徒;他以诗人的激情,”冷漠地打量着诗歌“,诗曰:“世界诗歌日,我打量着诗歌/原本是眉清目秀隽永的诗歌/变得惨不忍睹的丑陋和寂寞/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还要多”“这并不是诗歌自己的错/而是诗人无病呻吟饶舌/其实更是诗人的丑和恶/使世界似乎不需要诗歌!”寥寥数语,勾勒出当今诗坛与一些诗人的假丑恶!
林伟健教授无论是写人与事、情与景、知与行,多数都缠绕在“大道至简“的人生哲理之中。品读他的诗不啻为喝一杯五味杂陈的心灵茶汤,别有一番风味在心头,获得诸多教益、启示与慰藉!
以情撼人,编织多彩华丽音符
古人云:诗者,吟咏性情也!诗人林伟健教授具有深厚的文学底蕴,但他却迷上了不受格律约束的现代诗。他的《岁月柔情》几乎都是现代诗,其实也深得古典格律诗词的秘笈,就是倾注真情,以情动人。
诗人善于运用赋比兴等手法叙事写景状物抒情。他穿行京华首都、长安古城、延安圣地、广州花城;涉足成都锦里、乌镇古村、井冈山巅、滕王高阁、岳阳古楼、罗浮名山、汕头汕尾、潮州肇庆;他放眼埃及红海,仰视纽约联合国总部,藐视日本鸣门海峡漩涡,踏上迪拜富豪之城,透视西班牙名城巴塞罗那,洒酒放歌葡萄牙罗卡角,并感怀于丹麦海的女儿……他从云游生活中获得创作源泉——“灵感则是意念的闪光点/有了灵感,才情就会让诗情迸发/有了灵感,诗情才能一泻三千丈”(见《我的灵感》)!他以灵动跳跃的笔触,写不尽那风情、国情、世情、爱情和亲情,渗人心脾,荡气回肠!
诗,是一种十分精炼的语言艺术。诗人除了精于调动比拟、象征、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语、反复、借代等修辞技巧以外,他对韵律的把握非常周到而细致。他的作品带给我们的感受,通常是阅读轻快优美,抑扬顿挫,或大气浑厚,回味悠长,击节而歌,朗朗上口。这些富于灵动节奏的音符,同时也是最好的朗诵作品。诚如《行云流水,不老的歌》:“故乡、明月/不断在心中融合/乡音、乡愁/是心中永远的歌”,“惟有乡愁乡音永无改/是荡漾在心中的清波/冰心玉壶留下的是/行云流水和不老的歌”!当你品读如此这般华美诗篇的时候,难道不会情不自禁脱口而歌吗?!
林伟健教授毕竟是驾驭语言艺术的高手。诗通常按思维逻辑、语感节奏等来分行断句。一行诗就是一个思维逻辑进程,诗句与上下字里行间,有明显的界限。.在哲理诗中,还把一个整体意象拆开,营造广阔想象和思考空间,从而形成巨大的张力。诗人林伟健娴熟地使用“回车键”,甚至于创作出诸如“楼梯诗”、“菱形诗”之类,表达其独特的思绪和强烈情感,给人们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
读罢林伟健新出版的诗集《岁月柔情》,我真的被诗人的柔情给迷住了。以至于老眼昏花,看不清其缺陷与不足。这种不可讳言的存在,则留待高人去评说吧。恍惚之中,笔者只期待他的诗歌,更加凝练、更加深沉、更加委婉,并创作更加多如画之美、韵律之美、情感之美、人性之美的佳作!


作者简介:黄钺,原名黄桂标,广东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原党委书记、学校党委原统战部长,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原党委书记,广东省第十届政协委员,广东省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广东省老子文化学会理事。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与文学创作,发表学术论文与文学作品等120余万字,有若干力作在全国全省获奖,并获“广东省两新组织优秀党委书记”殊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