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癸卯年三月最后一天下班前两个小时,突然一个电话打进来:“刘教授好!晚上有空吗?一起吃个饭吧。对不起啊,没有提前联系你!请顺便帮我把夏启平主席也叫上,我没他电话。”
我一看来电显示,便知是在东莞创业大成的隆回老乡罗建云老总打来的:“是罗总啊?来邵阳了?好的,我马上联系夏主席!”
放下电话,我立马找到老夏的电话号码拨了过去,响了好一阵才接通:“夏主席好!在忙吗,方便说话么?东莞的罗建云老总回邵阳了,晚上邀您一起见面吃个饭!”“哦……哦,好的好的,我现在在医院陪老父亲,老人家住院了!”随后,我把建云老总发来的位置图和酒店邀请函转发给老夏。
快下午五点时,建云又来电话说,因晚上还要赶回老家,晚餐定于六点开餐,希望早点过来。我又将开餐时间告诉老夏,电话没打通,就微信转达。随后,我在检查完学生上课情况后,坐公交车回家。
本来准备直接赶往约定酒店的,因中午时出了一个小插曲,突然发现皮鞋鞋底脱胶了,不能再穿,而且,如果穿这个鞋子去见老总和他的朋友,就是对他和他朋友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所以下车后,我转道回家换鞋,然后再急急忙忙向宝庆山庄走去。为什么不打车去?不是舍不得打车钱,而是正值周末下班高峰期,路上非常堵,距离也不是太远,打车不一定比走路快。路上收到老夏发来的微信回复:“报告教授,我92岁老父住院今天无人陪护照料,我的弟妹均在外赶不过来,无法脱身!很是抱歉,失去一次这么好的聚会交流机会!亦请教授与罗总宽谅为谢!”陪护照料老父亲,是为人之子的应尽之责,我选择理解并点赞。

因为天气有些炎热,加上走得比较急,竟然很快就满头大汗了。大约六点十分(比约定时间晚了十分钟左右)赶到酒店门口,正待搜寻晚餐包厢,正在门口喝茶的建云老总见到我马上迎了过来:“欢迎,欢迎刘教授!哎,夏主席呢?”我告诉他,夏主席后来微信回复,因老父亲住院无人替代陪护,走不开,就没来了。
罗总稍稍迟疑了一下,便招呼大家进包厢,准备开餐。紧随我而来的,还有一位刚刚在路上碰到的中年美女,经建云老总介绍,才得知是市贸促会的一位处长,在东莞挂职时与他相识。出席今天聚会的嘉宾,主要是建云老总的班主任老师及其大学同学,他们是宁老师(班主任老师)、蒋局长夫妇、肖局长、周书记等,可惜我一个也不认识。没有见到自己熟悉而期待的雪珊部长、世桢老总和扬桂局长,心里有点小小的遗憾。
好在饭局就是老朋友相聚、结识新朋友的好机会,几杯酒下肚后,话匣子打开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天南地北,职场家庭,人生感慨,很快拉近了彼此距离,没有了之前的陌生感。特别是我的邻座肖局长,原来是加了微信几年、未曾谋面的、仰慕已久的大作家,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如果没有建云老总到邵阳安排的这个饭局,如果我不在被邀请之列,我恐怕很难有机会面见这样重量级的大作家。还有后来执意送我回家的周书记,曾任隆回县商务局局长、隆回县政法委副书记等职,是我在隆回二中复读时的老师同事,虽然不教我们,却也有师生之渊缘。聊天中得知,宁老师等几位都是在邵阳师专就读时的同窗好友,而我现在恰好在邵阳学院工作,如此说来,他们又是我们学校的校友,关系更进了一步。

聊天中,建云老总向我们坦言,现在他每天除了经营管理好公司努力赚钱外,就是写文章,编辑《潇湘文化》,写作是他最大的业余爱好。他2015年7月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传记《人生四十年》,记述了自己作为农家孩子,在高考失利后踏上南下寻梦之旅,经过多年打拼奋斗,历尽艰辛,终于创业成功的人生经历,出版后在圈内颇有影响,成为当当网的畅销图书。由于根植于内心深处的文化情结、文学梦想,他创办了东莞市潇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东莞市比比印刷有限公司,都与文化出版密切相关,主要从事图书出版编辑印刷服务。他笑称:“图书除了书号是出版社的外,其余的我都在做,都是公司经营的业务范围。”
因为要连夜赶回隆回老家并送宁老师回家,建云老总没有喝酒,而是以茶代酒与大家碰杯,聚会没有持续多久就结束了。离开前,建云老总给每个人送了一本书——他的新著《博客看世界》(一本不公开出版的书),和最新一期《潇湘文化》杂志。我大致翻了一下《博客看世界》,是近年来他发表在全国各大报纸、杂志和网络平台的随笔类文章的一个集子,值得好好一读。我也喜欢写随笔,我将利用闲暇时光认真拜读,仔细体味建云老总丰富而高尚的内心世界。
有意思的是,我与建云老总加微信好友多年,并且还聚会过一次,他竟不知我是他老乡,只知道我是教授,喜欢写文章。我哭笑不得,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告诉他,就因为我们是隆回老乡,才互加微信成为好友的。当然,建云老总毕竟不同于我这个闲人、俗人,身为两家公司的老总,还要主编杂志,每天非常忙碌,和他交往、打交道的人实在太多了,形形色色,到邵阳后能够想起我,已经谢天谢地、感激涕零了,又怎能苛求他记得那么清楚真切呢。
商场如战场,瞬息万变,所以商人的时间最宝贵,必须以分秒来计时,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创造价值,创造效益。正因为如此,建云老总每次来邵阳,都是匆匆地来,匆匆地去,没有太多的停留时间,就连吃饭也不会有太多的客套和无聊的瞎扯。如此,我只能寄希望于下一次,期待与建云老总重逢,再聚!(作者系邵阳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