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逍遥游》
起飞,因为怒。
因为展翅三千里,抬头九万里
蜩与学鸠背不宽,翅膀也小,如果它愤怒
它也飞,溅起一些微尘与草芥,能让屑末带走愤怒
它也安心,与床安眠也能深入梦帷
倒过来,如果鲲鹏体型如学鸠,如蜩的短须短于指甲
那时它愤怒,或者它干脆不飞?因为天道指示
小动物自该做方寸之事,让该飞的去飞
用愤怒做力量,把身边的方寸清理洁净
是否另一种起飞的姿势?
相看两不厌。问题是,我们常常相看两相厌,
更何况鲲鹏展翅从不考虑蜩与学鸠的家园和眼睛
我空空白白的坐在庄子墓前
我不是鲲鹏,但我是学鸠?
我眯眼细听我尚在起伏的迷茫的呼吸
谒庄子故居遗址
——宗仁发兄于残碑处发现庄子故居遗址,我等寻去,只见荒草萋萋,林木萧然,十几只羊沿着老羊倌的鞭子随意徜徉。
无辉煌。无金漆翘檐傲目雄视夕阳
不比负名一方,更不比圣殿封印,
随风随云随足下蚂蚁自然
微笑以及微泯。
无用才得大用,恰好反驳了荀子和司马迁
人要作为,恰好做成一个伪字
以致伤身伤心伤亲属邻人
死如鱼起,又如象入荒壑
乱寻一土丘住下,无辉煌
更无金漆翘檐傲目雄视夕阳
就连这土丘,也是后人寻来祭奠
恰如此刻,两千多年后
在一块残碑上
被东北大汉宗仁发认出
被我们寻见,荒草俨然、林木自立
老羊倌随意挥出的鞭子下
十几只山羊晒着夕阳
附录:荀子: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司马迁:其学无所不窥,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李白:万古高风一子休,南华妙道几时修。谁能造入公墙里,如上江边望月楼。白居易:庄生齐物同归一,我道同中有不同。遂性逍遥中一致,鸾凤终较胜蛇虫。苏轼: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有感:向社会、历史作书做规划者,避庄而鄙庄。向自我内心作抒写作诗者,受庄而尊庄。
虢国车马坑
有马在。有两千多年历史在。躺着,一把骨头。
我捏捏手臂上的肉,有五十多年在。
还有谁在?
有的捡陶片,有的发微信说这里有假虞灭虢
机谋巧合,油灯燃尽黑夜
大王旗倒毙,妻离子散
还有谁在?
一把骨头,躺着,
马死,闭眼
谁思?
谁还在?
细雨,坐在阿炳墓前兼思天下第二泉
天下第二
清水。却称泉。
波涛汹涌的英雄澎湃
它轻指弹开,却不是软泥与评弹
顺着细微的雨丝,它下到江南
也不雄伟,只是清秀与轻嗅
伸手软折三两支没落的桃花,在初夏
顺着弯曲丰盈的石巷与楹联
有窗棂、雕花的门框、红丝巾在妩媚的手指尖微挑
那是过去的无锡,过去的阿炳嘴边
最为得意迷恋的一两丝梦寐
半夜扶梯过墙多了,眼睛迷失
留给了过往的青春和轻狂……
两根弦,是胡弦,却又不是
胡弦,细拉在中国低于胸脯的下腹
那声音,幽怨悠远却又有缘,三十年前
被我在浙江听到,就像此刻
三十多年后,我又重来
坐着,看着你,
还在奋力
还在
细雨中
低首蹙眉
沉湎细节的变换
无结尾,就此搁笔。
来一句格言:风来风往
我岂不是另一根低拉和滴蜡的丝弦?
穹顶之下
不是天空限制了我们
而是我们自觉有一个天空,
而且,我们时刻把这个天空牢牢放在了心里
【天眼】
1:
我惊诧大地上最大的这只眼睛,
一落地,它就朝上看、朝天看、朝一切陌生的
永远莫测的未来看
它从不去昨天,所有已知的世界
它转身走开,它独立于人间
善良于人间,未知的世界
越是浩瀚,越是神秘,越是隐蔽遥远
它就越是专注、深入,和越是深沉与凝聚
是这样一只
来自人间的
最大的眼睛
此刻,在我的眼前展开
它好像提示我
是眼睛就要完成眼睛的事业
穷尽未来与无知
让心灵的世界逐渐丰满
2:
我看着我自己的这双眼睛
在它面前
我是不是过于的,
太多的看向自己的内心?
我的身边有太多这样的眼睛
我们是不是辜负了眼睛的前程?
在大地上最大的这只眼睛面前
我惊诧、对比、
我抬头
向天
一片泪光
忽然迷糊了我的双眼
3:
我热爱大地上最大的这只眼睛,我也热爱
这眼睛背后高高举起的无数手臂
他们的牺牲、劳动,他们
穷尽一生的智慧与奉献
“它可以领先世界
整整三十年”
讲解小姐
用她的微笑轻轻诉说着
这个让她如此骄傲的年份
我忽然想到我们从前的眼睛
它们到底都去了哪里?我们为什么
曾经丢失了那么多的眼睛?我轻轻坐下
在大地上最大的这只眼睛前
我不敢眨眼
浩瀚宇宙
一瞬间
像脉冲星传来的那一声神秘的呼喊
我们来了
我内心回应
我在期望中拍起了栏杆
【下司与镇远】
有少年辞去白雪,欣然从长白山来
也不多言,也不对眼,孤坐江边
想百多年前,这里船忙,货多
苗人、彝人、侗人,仫佬人
还有汉人王阳明从中央来
他洒下各种格物的种子
在此开花,孕育,并
展树枝,结了心果
清水江滔滔,
并不多言
像此刻
看见
我们来,
从浙江各地
走山脊、穿牌坊
在刺绣蜡染的竹灯下
在弯曲久远的青石小巷
踏上我们崭新的脚印,和
禁不住赞美,那豆腐花漂浮在
入心入味又点滴入微的酸汤鱼锅
乾坤入钓竿,这是李烈钧欣然立起
大笔书写在历史久远的青刚石崖壁上
江南小上海
此刻
被我们看见
梁晓明,中国先锋诗歌代表诗人。1963年生。一级作家。
浙江电视台大型文学活动总策划.
1994年获《人民文学》建国四十五周年诗歌奖。
2009年5月出席上海德国领事馆举办的《梁晓明和汉斯.布赫—中德诗歌对话》。
2014年8月出席上海民生美术馆主办的《梁晓明诗歌朗读会》。
《2017年中国诗歌排行榜》,被列为“2017年度十大诗人”。
2018年获中国新诗“百年百位新诗人物”称号。
2019年获名人堂2018年度十大诗人。
出版诗集:《用小号把冬天全身吹亮》、《印迹—梁晓明组诗与长诗》、《忆长安——诗译唐诗集》。
清明 | 刘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