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水,观道
文/灿川
早晨,晨雾迷迷茫茫,将我的眼帘锁住,天空大地,混在一起。视野中,乳白色中隐隐约约透出近处楼房的一些灯光,哇,好大的雾啊。
街道上,几声喇叭,让我知道这是在车水马龙的城市中,几声鸟鸣,让我回味着生命的美好。此刻,我以有形的血肉之躯的生命状态,正站在家的高楼窗前,用眼睛扫视着远方。
那些影像,一幅幅扑入我的脑中,合成了一幅一幅画面,那些声波,通过耳膜,激荡着耳骨。推开窗,一股海腥味闯入鼻腔。
看到雾,就想到了云。由云,想到了水。由水,想到了海。由海,又想到了风……再看到水,它已经不再是水,它有了灵魂,有了道的影子,有了生命。
不仅想起老子《道德经》,他多处写到了水。
比如第 八 章“上 善 若水 。水 善 利 万 物 而 不 争 ,处 众人 之 所恶, 故 几于 道 。”
比如第 六 十 六 章“江 海 之 所 以 能 为 百 谷 王 者 ,以 其 善 下 之 , 故 能 为 百 谷 王 。”
比如第 七 十 八 章“天 下 莫 柔 弱 于 水 , 而 攻 坚 强 者 莫 之 能 胜 , 以 其 无 以 易 之 。”
道,以我们看到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老子说,水最接近道。道摸不到,抓不住,看不见,可强大到以海的形式存在,以柔弱的水,存在在大自然之中。可谓道独具匠心,让我们观水,见道。
水,可以任何方式存在着。它可以化为海上的雾,可以变为冬日的冰,可以是寒冬的雪;可以是天上的云,可以是山里的小溪流,可以是江河湖海;可以在土里,可以在植物里,可以在人的身体里。它的分子式H₂O,以氧气以氢气的分子方式聚合而成,继续分下去,原子,量子,我们看不到,摸不着,可它就那么以自己的方式,有形而又无形的存在着,我们因为水,才有了有形的生命。
它无处不存在着,以物质的形式在讲述着道。庄子说“道在屎尿中”,水由身体而转变为屎尿,屎尿也只是道的不同形式而已。物质的一切,皆是道。
正是老子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万物可以见道,正如有水,可见万物,由万物可以见道一样。由万物反推回去,也才能见道。
水是不争的,老子在第 七 十 三 章说“天 之 道 ,不 争 而 善 胜 , 不 言 而 善 应 ,不 召 而 自 来 , 繟然 而 善 谋 。天 网 恢 恢 , 疏 而 不 失。”水,柔弱,却可以成为大海里的一滴水,成为百谷之王,成为生命的主宰。因为,它就是道。主宰着生命。
有如老子的说的“天 之 道 , 利 而 不 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没有任何争抢的《道德经》,老子只是寥寥五千言,就奠定了它“万经之王”,可谓,圣人之所以是圣人,他们为而不争,是在依道而行。无人能胜过他们。
一如水,由水观道,由道见水。
读水,才理解了“上善若水”的深刻内涵,水,泽被万物而不争,滋养万物是它的德性。因而,老子才说,水最接近与道。
读水,品水,观道,或许是一生都要学习的终身课程。
2023年4月6日午后灿川写在北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