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兴安岭森林文化记忆
——邴玉君

多年来每期必看,中央电视台四频道的《国家记忆》节目。每期的节目都向观众揭秘了一首歌、一幅画、一部话剧、一部电影等,不为人知的感人创作故事,像词坛泰斗、词之大者乔姥爷的歌、中央美院的画师六次画天安门上悬挂的伟人毛泽东的画像、曹禺的文坛巨作《雷雨》、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钢琴协奏曲《黄河大合唱》、电影《冰山上的来客》、胖老头阎肃半生戎马半生歌的军旅词作家的歌剧《江姐》等等。这经典之作都在《国家记忆》中。
每一期《国家记忆》都是对经典作品的揭秘和再展现,你的心灵都会受到振憾,你的心中都会为之感动,你的灵魂都会受到一次洗礼。
华夏上下五千年,经典之作无处不在。就是这经典之作,升腾了华夏文化的繁荣璀璨。这些经典有大汉的赋、唐朝的诗、宋代的词、元代的曲、明清小说、现代的诗、歌、画、影、剧等等。
我的家乡林都伊春,森林文化也有诗和歌中的经典,它是森林文化阵地上的风向标,它是引领森林文化繁荣的一面旗帜,它是森林文化定格的记忆,它是小兴安岭森林文化中无法超越的记忆,同时更是《国家记忆》。因为,尽管时光流转,诗和歌依旧广为流传,在龙江大地上入心、入耳、入目、入情,尽显着森林文化的一派生机勃勃。
打开尘封已久的记忆,去寻找森林文化的经典,重温小兴安岭森林文化那段永恒记忆。
郭小川,中国当代著名诗人。他首开世界森林文化之先河,山里人赞誉他为中国森林诗歌之父。他为林都伊春红松故乡,量身创作了脍炙人口的《林区三唱》。从《林区三唱》横空出世的那一刻起,就成为小兴安岭森林文化的永恒赞歌。从《林区三唱》在八百里兴安大地广为流传那一刻起,就为小兴安岭森林文化植入根、注入魂、立标杆、定风向。小兴安岭森林文化的大花园,一花引来百花开。小兴安岭森林文化的诗和歌,助推林都伊春走出大山,走向世界。小兴安岭森林文化中的“三诗一歌”,写出和唱响了林都伊春的青春魅力。“三诗一歌”是林都伊春的森林文化名片,它让全中国、全世界都知道了北国边陲小城林都伊春红松故乡。

郭小川的《林区三唱》,分别为《祝酒歌》、《大风雪歌》、《青松歌》。郭小川《林区三唱》的采风创作过成,源于林区生活,又高于林区生活。它像一缕春天的风,潜入山里人的心中,它像夏天的一抹绿,为小兴安岭森林文化画龙点睛,它像金秋的五彩林,在山里人心中生成一幅画卷,它像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银冬,讴歌山里人迎风斗雪无私奉献的冬运采伐大会战。
《祝酒歌》引古说今,大气磅礴,像钱江大潮动地而来,像千里林海的松涛声,把林区开发建设先行者的英雄故事诉说。每次读起都让人心潮澎湃,都仿佛再次听到冬运采伐大会战的英雄交响曲;都仿佛再次听到顺山倒的喊声在山谷回荡,都仿佛再次看到林区开发建设的先行者,拿着斧锯,狗皮帽子走进齐腰深大雪的林班;都仿佛再次听到祝捷大会上那群舍小家为国家的先行者的鼓掌声和被评上伐木英雄的灿烂笑脸,都仿佛再次看到一列列装满大红松的运材火车汽笛唱鸣出深山。“想昨天:百炼千锤;看今朝:千娇百媚;谁不想活它百岁,干它百岁!舒心的酒,千杯不醉;知心的话:万言不赘;今儿晚上啊,咱这是瑞雪丰年的宣誓会。”这就是郭小川振聋发聩的《祝酒歌》。

《青松歌》中写到: “青松哟,是小兴安岭的旺族;小兴安岭哟,是小兴安岭的故土。咱小兴安岭的人啊,与青松亲如手足。一样的志趣,一样的风度,一样的胸怀,一样的抱负。青松啊,咱林业工人的形图。”《青松歌》,抒怀的是林中伟丈夫,红松大将军。讴歌雨雪风霜何所惧,永远挺立在山顶的红松精神,通过《青松歌》吟诵林业工人的气度和抱负。一代代林业工人,就是林中伟丈夫,山中大将军。
《大风雪歌》,吟诵的是林区开发和建设的先行者战风雪,斗严寒的冬运采伐大会战。读这首诗,就让人想起林区开发建设初期,零下四十度的银冬,北风呼啸,刮起像刀子割脸似的大烟炮。诗人以亲身经历写到:“山风呀,成了进军的喇叭。松涛呀,成了庆功的唢呐。满山遍野䌊,都为咱吹吹打打……”大风呀,你刮!大雪呀,你洒!请看今天的世界,竟是谁的天下。”《林区三唱》就是冬运采伐大会战的英雄史诗,就是林区开发和建设的先行者志在深山怀天下,建设祖国献木材的赞歌,就是林都伊春走出大山的一张重量级的森林文化名片。
在广袤的大森林,久久回声着一首山里人都喜欢唱的歌,无论是开业庆典,还是森林节开幕,无论是老友相逢,还是他乡遇故知,都会唱起这首歌。这首歌旋律优美,一字一句都是大森林的画面感。《请到大森林里来》,这首歌的词作者,是伊春著名文化名人谷世泰。他心中装满了对大森林的眷恋,对这座边陲小城的爱,对山里人的一腔情怀,那飘香的笔墨写出至今无人超越的经典之作。三十八年来,这首歌成为林都伊春的主题曲,成为唱响林都伊春的主旋律,成为林都伊春不可缺失的市歌,成为烙在山里人心中的“圣”歌。

“三诗一歌”是小兴安岭森林文化的记忆。这记忆,永远散发着浓浓的松脂芳香。这记忆,永远都在诉说边陲小城林都伊春的故事和传奇。这记忆,永远是小兴安岭森林文化的根和魂。这记忆,将当代著名诗人郭小川和林都伊春著名文化名人谷世泰跨越时光岁月联系在一起。这记忆,永远是林都伊春森林文化的标志。这记忆,留给森林时歌爱好者创作新诗的启迪。这记忆,刻在《中国郭小川林区纪念馆》刻在新诗《三唱园》。这记忆,留在《国家记忆》的长卷上。
森林文化记忆,代表着世界级森林小城一种个性文化的光环和荣耀。森林文化记忆,留下了世界级森林小城的文化印迹。森林文化记忆,提倡如何好风凭借力,努力打造中国森林文化名城的思考。森林文化记忆,在相约四海宾朋走进大山,来一次终生难忘的梦幻之旅。
时光流转留记忆,“三诗一歌”久流传。首开先河致经典,森林文化谱新篇。
向当代著名诗人,中国森林诗歌之父郭小川致敬!向林都伊春著名文化名人谷世泰致敬!向森林文化记忆致敬!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