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大地 塞北散文】1299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阿春(辽宁)诵读 || 倾倾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清明话寒食
作者 || 阿春
诵读 || 倾倾
编辑 || 荆枫

寒食,中国传统祭祀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在清明前一两天,也是汉民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而命名的节日。
中国人对待寒食与清明节一样,一方面赏春踏青,另一方面追溯节日起源,对先贤先祖心生敬意和哀悼。
与清明节相比,寒食还有一项仪式感很强的活动:禁火。从宫廷贵族到平民百姓,家家不准生火做饭,只能吃冷食,即寒食。
但是,那些地位尊高的人,却享有着特权,寒食可以燃蜡烛。对此,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韩翃,很是看不惯,写了一首诗《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首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让人闭上眼睛就能想象到长安满城飞花的美好场景。“春城”
一词,将人带入画面中,看花红柳绿的春色,听风动春水的潺潺。那无处不飞的花,令人欣喜,令人陶醉。
清明过后,便是暮春。风定时,“簌簌无风花自堕”;风起时,“花谢花飞花满天”。
一片花飞,,一树花落,很是凄美;待满城的花都在飘飞,则彰显出一种壮美。
次句“寒食东风御柳斜”,引入了“御柳”的意象,交待了“无处不飞花”的原因:“东风”。东风无形无色,只有通过飞花方能体现出来。再赏那“柳之斜”,也是由于东风的作用。诗人在这里指明“御柳”(即皇城中的柳树),为后两句作了铺垫。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此二句与题目“寒食”联系起来,意义颇为深远。
寒食节,天下一律禁火禁烟,可偏偏皇宫可以燃蜡烛,已是破例;而那些皇帝身边的重臣“五侯”,也同样享有特权,他们不但可以燃蜡烛,燃的还是从皇宫中一路传来的蜡烛,可见待遇非同一般。
诗句中的“汉宫”,实际上指的是唐代的皇宫。古人说本朝之事,一般都会假借前朝,比如白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高适的《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等。
以汉代唐,显然暗寓讽谕之情。
高尔基说:“形象大于思想”,此诗虽然止于描绘,作者本意也未必在于讥刺,但他抓住的形象很典型,因而使读者意会到比作品更多的东西。
2023.4.3

【作者简介】
董莹,网名阿春,大学本科毕业。68年毕业于辽宁省实验中学,下乡。回城后进工厂,做团书记工作,后从事教育工作,至退休。
热爱生活,爱好文学,喜欢写作。

【主播简介】倾倾,70后,生长于辽西蒙古贞。多才多艺:擅长弹吉他,设计制作服装,模特表演,民族舞蹈表演。酷爱阅读朗诵。愿意用声音走进诗文的内核,与心交流,触摸人间冷暖。

声明:插图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总编联系方式15841806399文字 版权属原作者。
音频来自主播。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栏目:
【诗与大地·蒙古贞部落】
【诗意阜新】
【阜蒙诗词·现代诗】
【诗与大地·名家有约】
【诗与大地·拓展】
【诗与大地·绝句小说】
【诗与大地·读诗心得】
【诗与大地·诗坛十三姨】
【诗与大地·渤海潮】
【诗与大地·诗情画意】
投稿请微信搜索关注“诗与大地”。
总裁总编辑:
微信:荆枫wu2630582695
副总裁音频总监:
微信:箫雅jia745405216
投稿请附200字以内作者简介,照片一幅。有声作品MP3格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