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待扬鞭自奋蹄
作者:山佳
退休前忙于工作,退休后把自己写作的爱好拾了起来,我摇动掘笨的笔,开始学习写作。那短小的豆腐块报刊、杂志鲜有问津,只是网络平台偶有发表。开始还自以为是,觉得写作无非这么回事。直到2020年11月接触到《当代文艺》,我才真正知道自己的写作水平,至此,我迎来了学习写作的春天。
在《当代文艺》这个大家庭里,那其乐融融地氛围,众多文学大咖的篇篇珠玑文章,还有老师的精彩点评,让我眼界大开,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2020年12月13日,我的短文《红歌情》发表。寒风老师、李花满园老师不辞劳苦写了大篇幅的点评。令我倍感鼓舞。我知道一篇短文的发表,其中会倾注众多老师的心血。
在《当代文艺》这个和谐的大家庭里,有的老师如今还在工作岗位上,他们在百忙中挤出时间,为家人推出文章或做点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有众多文学大咖,他们知识渊博,为人师表,笔耕不掇,佳作不断,发挥余热。八十余岁的王正元老师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在疫情期间,墨舞菲老师不顾工作繁忙和身体不适,照常为家人推出作品。
那些点评老师,为了点评,付出的甚至比作者还要多。在我的小说《大哥》发表后,李花满园老师、杨山坡老师做了大篇幅的精彩点评。特别是杨山坡老师给与“三条”建议。我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了修改,果然《大哥》焕然一新,收到读者好评。
老师们高尚的品德值得你我学习与点赞。
在我辛勤耕耘的同时,发现自己的写作水平太低,和众位老师的水平相差千里,曾有打退堂鼓的想法。是老师们的鼓励,才使我鼓足了勇气。
在前进的道路上,有风雨,也有坎坷,在迷茫之际,总会有老师出现,似明灯给予指明方向。记得有一篇短文,开始投《新山东文学社》,在超过规定五天后转投《当代文艺》。在墨舞菲老师通知我当天发表时,我发现《新山东文学社》刚刚发表。我立即告知总编老师事情的原委,让老师费心酌情处理。老师告诉我一定要执行不准一稿多投的相关规定。当时我想:有责任心这么强的老师把关,何愁《当代文艺》不繁荣昌盛呢!从中我体会到做人必须遵规守则,诚实有信。
2022年9月份,我遭遇车祸。在疫情严重,住院的日子里,我的心情差到了极点,写出了几篇情绪低落的短文。总编老师发现后,及时提醒我振作起来,写一些充满正能量的文章。我受到极大鼓舞,于是振作精神,在住院的艰难日子里,坚持写作。受到医院医护人员的称赞。
我深知自己的写作水平有限,但每篇文章都有许多老师点赞鼓励。特别是点评老师精彩的点评,使本已平庸的短文意境升华,此时,我会感到汗颜。
“三八国际妇女节”征文比赛,我没有勇气参加,众多老师的佳作令我望尘莫及,怎能相提并论?此时的心情正是我的短诗《练笔与妙笔》的真实写照。
在《当代文艺》这个大家庭里,众多老师的精神与渊博的知识令我敬仰,和他们在一起畅游知识的海洋,是一种缘分,也是一种激励。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在《当代文艺》创刊三周年之际,我衷心的感谢《当代文艺》,是您给我们发挥文学写作的舞台。同时感谢所有老师,是你们的榜样力量促使我在文学道路上稳步前行。今后绝不辜负老师的期望,沿着老师们走过的道路学习前行。努力写出好的短文,为《当代文艺》这个大家庭增光添彩。
祝《当代文艺》繁荣发展,更上一层楼!祝如今在工作岗位的老师工作顺利,精神愉快!祝在夕阳路上的老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2023.04.04
【作者简介】
崔同禹,笔名山佳,男,山东省东阿县人,退休警官,文学爱好者。在报刊及网络平台发表作品4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