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节的记忆》
文/诵 /视频制作:女神佑华
审音:李春艳
总编:阳光波
责编:夏 天



清明节的风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的悲伤辛酸,又有踏青玩耍的欢声笑语,是一个特别的日子。 近年来清明节就干脆变成了祭扫了。让人思念,让人悲叹,亲人们已经入土为安,给人们留下来的全是思念。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一年的清明节到了, 我思念的亲人一个个远离我长眠九泉之下了,这一去,一去就不复返了。我的老妈在冰冷的墓地里已经长眠很久很久了……女儿跟您近有咫尺,却又阴阳两隔,千呼万唤也无法跟您相见。这怎么会让您的女儿不思念您呢?满怀的悲伤而又惆怅。
记忆中的清明节,老妈带着我们子女三人去墓地祭扫姥姥和舅舅,姥姥的坟地在老远的农村,那是一个小坟包,前面有个木板做的碑,上面刻着姥姥的名字,坟上长了些青草,老妈亲手拔掉杂草,然后用铁锹填土,告诉我们祖坟不能塌,那时我们很小,不知道什么是祭扫,只是跟着老妈拎着白酒,鲜花,烧纸,大洋票,水果和姥姥生前爱吃的猪头肉,蛋糕,等在墓地坟前摆贡品,烧纸,在自家带的碗里放点小米插上香,点香,祷告,我虽然不知道老妈的所作所为姥姥是否知道,但总觉得这是一种活着的人对逝者一种尊敬和寄托,我们也面对姥姥的坟默默地站着,直到那柱香烧完我们才离开。
长大了有亲人相继过世,我们这些习俗一直延续着多年……而且又增加了很多现代的项目:纸做的家具,家电,室内摆设等。

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烧纸逐渐被政府禁止,即使到墓地也不让烧了,细想起来那些纸钱逝者能收到吗?那些家具逝者能用到吗?会使用吗?阴间有电吗?上哪里去花?那些食品散发诱人的香味,去世的人已经化作骨灰长眠地下了,能吃到吗?
以前虽然疑惑重重还是每年照做了,总觉得这样做是对逝者的一种尊重和寄托。将来随着社会发展估计墓地也要取消了,为国家省出大片的土地为国家建设服务了。
回到现实中觉得我们活着的人还是好好活着吧!享受人间的美好。因为好好活着也是逝者对我们活着的人的希望。
清明节正值春光明媚之时,今后人们也会逐渐转到欣赏草木吐绿,鲜花芬芳的活动上来,踏春、赏春将会代替单一的祭扫。

文/诵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