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海泉
汉山脚下的三个年轻人来自农村,从小在一起玩大,胜似手足。为了生活飘泊异乡,其中的酸甜苦辣艰辛自知。命运从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却向他们各自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与生命抗争,与命运妥协,甚至付出了生命代价。
第 六 章
地痞刁蛮耍奸计众生指责气冲云
子凡受家庭遗传影响,爷爷父亲都爱喝酒。尤其是自己,晚上没事的时候也爱喝点小酒。只要看到房东就会一把拉住,两人坐一起喝上几杯。
房东姓‘安名居’,在地税部门当副所长。精明能干,中等个子,嘴巴能说会道。
那时工商税务部门相当吃香,个体户每个月都要按时上缴工商费和地税。不能延误,只能提前缴纳。
子凡一看安居在家,便故意多炒几个菜,一定叫上安居喝酒,借此拉拢感情。
好的一点安居这人从不摆架子,说话笑眯眯的。性情中人,也容易相处。
安居见子凡为人处世识大体明事理,说话客气又有礼貌,尽管做的是伺候人的买卖,但注重外表。
头发迟早梳的溜光,胡子刮的干干净净,衣服换的也勤。皮鞋擦得锃光瓦亮,总体干净利落,给人印象不错。
知道子凡当过初中代课老师,喜欢看书学习,偶尔写点诗词陶冶情操,单身没对象。
家在农村条件不好,这些都是两人喝酒时,子凡对安居亲口说的。
子凡为人诚恳,从不虚来晃去。叶静郑军两口子对人也实在,渐渐对这三人产生好感。
城里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只要心地诚实,还是容易相处的。
长喜把房子简单装修好就开了业,把媳妇黄秀英和女儿也接了过来,心把子总算稳了。
海元给长喜暂时搭把手,先把生意做起来再说。所卖的种类和子凡一样,但生意一直不温不火。
子凡去了几次,地理位置还不错,味道基本相同,不知什么原因吃的人少?
直到三个月以后,生意才逐渐有了起色,但与其他人相比,差距甚远。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了下去,春夏秋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转眼又到了秋天。
临近中秋,子凡除了按时给父母打电话外,经营自己的小饭馆成了每天必备功课,有时忙里偷闲看会儿书,偶尔写点心灵鸡汤,打发无聊时光。
这天下午,天气突然刮起了风。树上的枯叶不停地掉落下来,秋风秋雨秋草黄。
几天之内,满地到处都是枯叶乱舞,尘沙飞扬。北方天气冷的早,十月中旬就开始供暖了。
‘十一’长假,子凡见房东安居夫妇没有外出,便抽空在晚上请两口子吃饭。炒了几个拿手菜,其中有回锅肉、青椒肉丝、干煸肥肠、酸菜鱼。
炉子上炖了一锅羊肉,拌了几个凉菜。提前给平安文涛打了电话,魏功成有事来不了。
六点多两人就来了,先喝一会茶,等安居两口子一到就开始喝酒。也不知是谁买的酒,两人只要来就必须把酒带上,有时两瓶,有时三瓶四瓶。
子凡是这样想的,自己卖的酒可能不好,不符合他两人的口味。但平安文涛却说子凡挣钱不容易,小生意又不是大买卖,一碗面能挣几个钱?
子凡心里明白,这两人不愿白吃白喝,把自己当成兄弟看待,绝无嫌弃之心。这也是两位当哥的处世之道,难得的有心人。
过了不到半个小时,安居和老婆‘云小芳’准时来到店里。子凡一切都准备好了,并对平安和文涛做了介绍,这是房东‘安居’,在地税所当副所长。
这位是云小芳,在某三甲医院当护士长。又对安居夫妇介绍了平安和文涛两人,在市民政局和铁路公安处上班,具体职位子凡没说。
这云小芳为人随和,说话又好听,温柔漂亮。坐下后开始喝酒,平时都是子凡先提酒敬大家,这次专门让平安和文涛先提。
因为他俩都是吃皇粮的人,酒场规矩比子凡懂得多。再加上两人口才又好,普通话标准,因此让两人提酒显得尊重对方。
安居两口子和平安文涛相谈甚欢,说些体制之内的话,子凡有些听不明白,但从来不插话。只负责倒酒添茶,云护士长也能喝酒,还不时频频举杯敬酒。
子凡赶忙站起来,先敬了安居和云小芳一杯,几人杯中酒都不多,自己一干而尽,平安文涛作陪一口干了。
子凡重新给每人倒酒,这时只听云护士长道:“听说子凡还未找对象,你是准备在老家找还是在这里找”?
子凡道:“像我这种农村人,只要能找个媳妇就不错了,还分什么地方?不管哪个地方的姑娘看上我,自己就算烧高香了”。
云小芳道:“等有合适的人就帮你物色一个,如果入赘当上门女婿行吗”?
子凡道:“我自己无所谓,就看父母同不同意”?
郑军在旁边道:“我表哥年龄也不小了,你们是此地人,认识的人也多,帮忙打听一下,如果有合适的姑娘,当上门女婿也行”。
哑巴叶静望着子凡直笑,嘴里干着急却说不出来话。
云小芳道:“这事先不着急,遇到合适的人我会尽量帮忙。你来我家干饮食生意也两三年了,生意也比往年好,干净卫生价格合理,人也勤快。
个人问题是一辈子的大事,我们医院护士虽多,说了你别生气,但不会看上外地做小饮食生意的人”。
文涛道:“千真万确说的实话,这是普遍现像。这种人不但观念落后,而且还有点瞧不起农村人”。
云小芳道:“虽然你的收入比我们在座的几人都多,可人们的观念还停留在固步自封的阶段。都想找个体面的工作,现在的姑娘爱面子图虚荣。
宁可找个在单位拿一千多工资的对象,也不愿找一月能挣五六千的个体户,这是现实。你的个人问题我会放在心上,等上班后帮你打听一下,有合适的再通知你”。
平安文涛连忙打圆场道:“谢谢两位领导长辈,能帮子凡兄弟物色个合适的对象,我俩在此当面致谢”。
五人喝了三瓶,酒足饭饱,安居两口子先行告退。三人喝茶聊天,平安文涛坐公交车回河东不提。
子凡和郑军两口子把桌子收拾干净,圆桌折叠起来,店里打扫干净。把酷壶倒满,小碗里添上辣椒,桌上零蒜归拢,准备明早再用。
一切就绪后,每天例行的事绝不往后拖延。等拉泔水的人来,把泔水倒进大铁桶里拉走之后,一天的事才算结束,关上门窗回后院休息。一切依然如故,每天照旧。
当晚子凡沉思良久,在笔记本上习作两首古风,但不能判断平仄是否正确。
其一
疾风劲扫乱云冈,
寂寞枯藤蒿草荒。
落日枫林蝉语噤,
孤鸿雁叫夜初凉。
未知池畔藕莲动,
又见院中蕉叶霜。
老树愁容堪忍受,
残英怨恨菊留香。
其二
黄昏倦鸟林间绕,
老树寒鸦枯木凋。
远顾雁飞声哽咽,
近听莺啼似歌谣。
浣溪秋水粼光浅,
雾罩深潭云路潮。
瑶阁画眉疑识意,
闲窥怨偶诉萧条。
写完已快十二点了,实在困得不行倒在床上便睡。眼睛一眨又到了深冬,连续下了几场大雪。
这段时间吃饭人多,子凡忙着给顾客端面捡碗,叶静一边扯面捞面,和郑军忙的不亦乐乎。
冬天吃面的人特别多,一来吃面暖和,北方人以面食为主。二来外面天气太冷,进屋可以取暖,还得把炉子里的煤炭添足。
人一多把屋子里踩得稀脏,鞋子上全是雪迹,进屋之后雪一融化地面打滑。
就在这时,上次往碗里放了许多辣椒,被子凡说了几句的青年男子身穿棉大衣进来了。
子凡当时没看清此人,找了个空位坐下。要了个大碗面,两个茶蛋。
又拿了几瓣蒜剥皮,夹了满满一碟咸菜。哑巴上了面,顺便把桌子上的空碗也捡了。
这小伙吃的快完了,突然大声喊到:“服务员过来一下”。
哑巴过去后,青年指着碗里,用筷子夹了个黑乎乎像小豆那么大的东西对哑巴道:“你看这是什么东西?把苍蝇当成臊子卖,我也不吃了,找卫生防疫部门给个说法”。
哑巴说不出话,急的快哭了出来。子凡见状,知道是自己上次得罪了他,今天故意来找茬,心里已经有了准备。
便走过去很客气的说道:“这不是苍蝇,是花椒粒。打调料的时候可能不小心落在辣椒里面,你若不相信的话我当着大家的面吃给你看”。
二话不说,拿手一把抓过来放入口中,这小伙子一看放入口中没了凭证,一时恼羞成怒,把碗朝地上狠狠一摔,面汤和碎片溅了一地。
周围的人看不下去了,纷纷指责这位小伙子道:“你这是欺负外地人,人家小伙子做点买卖容易吗?卖你三块多钱一小碗面,得多少道程序?
差不多就行了,又不是挣了你多少钱,端茶倒水忙里忙外,出门在外打拼干点小买卖不容易”。
青年男子见众人都帮子凡说话,还恬不知耻道:“这事和你没玩,你小心点,我还会再来的”。
钱也不给,碗也不赔,转身出门而去。
子凡本想冲出去让他把面钱和碗钱赔了再走,众人劝说算了。这种人哪个地方都有,犯不上跟他置气。
子凡心里一想,这不过是小事一桩。听人劝得一半,小不忍则乱大谋。几块钱的事如果硬来不好,自己以后还要这在做生意,跟这种人论理犯不上。
只得忍气吞声,连忙拿拖把和叶静把地面打扫干净。坐在那里一言不发,心里在想活该。
谁让自己放着老师不当,非要干这种看人脸色行事、下贱伺候人的买卖呢?
阳光从窗户照射进来,有点刺眼。子凡闷坐了一会,赶紧又去忙别的。这时还有许多事要做,饮食生意的利润薄,少干一样都不行。
郑军也过来劝了子凡几句道:“你也别生气,这种人到处都能遇见,故意找别扭。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哪个饭馆都会遇到这种人,生那气干啥”?
哑巴打着手势,意思别跟这种人一般见识。子凡笑道:“我没事,你俩吃饭吧。已经两点多了,想吃啥自己动手”。
子凡自己做了一碗油泼面,哑巴俩人炒了个土豆丝吃米饭。
电饭锅里的米饭提前焖好,两人各自吃了一大碗多。干这种粗活的人饭量都大,能吃才有力气干活。
岁月如梭,一晃又是一年。按道理子凡应该回家过年,在电话里和母亲说了几次,征求母亲的意见。
又把这里的情况随时和母亲说明,按家里的意思还是不要回去,趁着年轻多挣点钱,将来也好娶媳妇。
子凡也不时向家里捎钱,让父母少干点体力活,多保重身体。
每次打电话,基本上就是重复以前说的那些话。想说点别的,一时又想不出合适的话来。
爆竹声中又到了大年初六,子凡六点准时起床,和郑军两口子正式开门营业。
所有老乡大部分都在这天做生意,闲着也没事,待在屋里也嫌闷的慌。
也有正月初八才开门的,毕竟是少数,小本生意都抓的紧,耽搁不起。
能多卖点钱当然是好事,房租钱总得挣出来吧。城里人过年好的吃多了,来店里吃点素食感觉挺好。
尤其是外面打工没回家的人,大饭馆吃不起,小饭馆就成了外乡人吃饭的落脚地。
而且经济实惠可口,花钱又不多,这也是小饭馆不易倒闭的真正原因。
大饭店投入高,雇的员工多,房租和人员工资就是一笔最大的开支。如果经营不善,倒闭关门是常事。
当然大饭馆开好了能挣不少钱,投资高回报率自然也高。
小店两三个人,虽然挣不上大钱,但也不至于亏本。最多赔点时间,挣得少罢了。
新年上班第一天,平安就在单位给子凡打电话,问这两天生意咋样?子凡告诉他一切都好。
自从认识到现在,两人算是知己,加上文涛无话不说。一星期不在一块喝顿酒,心里老感觉不是滋味。
这种关系一直维持到现在,依然牢不可破。人与人之间相处,互相信任就是最大的制胜法宝。
子凡每天干着重复的事情,与所有人一样挣点辛苦钱。将来买房娶妻生子,这是他目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其他不敢想,唯一的目的就是把小店经营好,也多亏郑军两口子大力支撑。
虽说每天比较忙,但人活的充实,这是为自己而忙,又不是为了别人。
每天的劳作使子凡无暇分心,除了给父母打电话外,家乡的事对他来说已经遥不可及,儿时的梦想已成妄谈。
闲暇无事的时候,翻书看报成了他最大的精神寄托。尤其到了晚上喜欢喝上几杯,睡不着觉的时候,坐在窗前数星星看月亮。
子凡永远都会记住父母曾经给自己说过的一段话,现在自己总算逐渐明白这个道理了。在这个世上除了父母而外,真正希望自己过好的人没有几个。
唯有自己的能力和手上的钱,才是活在这个世上最大的底气。
因为钱可以解决百分之九十九的烦恼,剩下的百分之一最为关键,需要更多的钱来支撑。
小孩子尿床顽皮捣蛋,大人都可以原谅,认为是聪明活泼。而上了年纪的老人则不同,时而遭受歧视,因为老人现在已经自顾不暇无能为力。
好的一点幸亏自己父母都在,以后的人生尚有来处。父母若去,自己又将走向何处?子凡不敢往后想了,怕伤心流泪...
(编辑:刘波)
欲知后事如何,期待下期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