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刘志红
素描创意花鸟人物禅意国外壁画多才多艺学院艺术家歌颂杜彦彪著名中国华夏之歌红白蓝唐朝繁荣昌盛国服民强清香宜人贞元年间近代当代宗著名画家变色富贵牡丹洛阳国色天香诗意百花之王书法山水画绘画喷绘油画水彩油漆西洋素描 刘志红,少林居士,现任东方文化书画院副院长、河南轩辕文化书画院理事、联合国书画家协会中国分会理事。杜聪豪
她创作的牡丹画作品入选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而出版的继往开来名家书画作品集。刘志红自幼喜爱书画、酷爱艺术,对名家字画,爱不释手,仰慕不止。下学以后,操笔临摹,潜心研磨。一边拜师求教,一边勤奋苦练。有过憧憬,有过苦恼,有过彷徨,有过徘徊,她咬牙坚持,用自信战胜困难,以刚强迎接曙光:她的画技日渐增长,她的画风日臻成熟。

刘志红老师创作的牡丹花画茎叶错落有致,花瓣栩栩如生,色彩浓淡相宜,形状呼之欲出。更值得一提的是,她的牡丹花画独具匠心:在盛开的牡丹丛中,素描了一尊安详慈善、妙手回春观世音菩萨像,令观者肃然起敬,更激发了对中国国花—牡丹的爱慕之情!
画牡丹的画家非常之多,我们期待挚爱丹青的刘志红技高一筹、出手不凡,创作更好的牡丹画,沈宗骞在《芥舟学画编》中说笔墨关系,“笔为墨帅,墨为笔充”, 宋代画家葛守昌要求用笔“精而造疏,简而意足”。
意思是中国画要重视笔墨关系,既要求精,又要求简,只有这样,才能画出中国画的精气神。
刘志红对于中国画的传统笔墨关系,有着独到的认识和实践。她牢记古训,从传统笔墨技法入手,有着十年磨一剑的韧性与执着。可谓胸中具上下千古之思,腕下具纵横万里之势,立身画外,存心画中,发墨挥毫,皆成天趣,立成大志。牡丹抗命蔑天声,惹怒曌皇贬洛城。刀斩火焚根末绝,春来焦骨绽新英。春来焦骨绽精英,群芳魁首笑颜妍,高挂厅堂竞月圆。才子风流花下醉,美人把酒羡神仙。高挂厅堂竞月圆,花团锦簇叶帏葳,富贵临门耀眼非。唯有牡丹攀附凤,暗香盈动向春暉。暗香盈动向春暉,牡丹虽媚,但也有骨气,相传武则天称帝时,着令百花寒冬俱开,唯牡丹不从命,武皇大怒,逐贬牡丹于东都洛阳城,牡丹虽经刀斧火焚而不败全身,春来又发,并且特别香艳,名噪九州,后来人们更称之为洛阳焦骨牡丹,以纪念牡丹的傲然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