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抱我哭过的知青大姐(散文)
段广亭(甘肃)
70年代初,村里来了一批上山下乡的热血知识青年,被生产队按排到提前修建好的知青点住宿活动,并在生产队选派了一名妇女专门给他们做饭。
他们到来的那天,我们小学组织了秧歌队去三里外的街道锣鼓喧天地欢迎他们。我们这里的生产大队和生产队把他们视若上级领导,恭敬地待遇。那天也是十月天寒的季节,知青点的八个箍窑盘的土炕队长派了两个女社员给烧了两天,屋子进去热乎乎的。专门做饭的女社员从中午就把面条擀好放在案板,切好的炒汤菜都放在锅台盆子里,还蒸了馒头,等待他们“回家"。那时人均每天八两粮食,小麦面少的和金子一样稀缺,多数人家都是玉米高粱杂粮,为节省口粮不断顿附加很多野菜垫补。对于知青们大队干部给所在生产队队长讲的很清楚:一月之内保证开仓让他们吃上白面。队长奉命把仓里少的可怜的小麦领出后专门派人套上毛驴在石磨上磨了三天面粉。农村人厚道,善良,都不希望城市娃娃离开家离开父母后在农村受罪。
下午三点多分到我们这里的十二名知识青年被解放牌军绿色汽车在欢歌迎接中送到知青点,院里早已摆好的欢迎席桌凳用借来的布床单苫着,安上高音喇叭和麦克风,生产队长支持,大队干部列席,社员提前放工齐聚知青点欢迎他们。大队干部讲了话,知青代表讲了话,都热情洋溢上纲上线。之后学校秧歌队演了四个小节目,欢迎仪式结束。队长派人为他们拿行李,铺炕,整理屋子,知青点的院子一下热火了起来。
这批知识青年都来自省城油泵厂,单位护送他们的子女时还随来了他们的电影队,晚上在知青点院子外放了一场《红雨》电影……
之后生产队一个礼拜内没有按排他们上地干活,让他们跑的熟悉一下环境,安顿好内务。一礼拜后队长就通知他们的队长领着他们参加劳动。农具也是给买上新的,他们各自自备手套、胶鞋开始上工。农村冬季没有太多农活,主要就是农田建设。其他社员早上五点上工,晚上九点放工。对知青的时间是早上八点到工地,晚上六点就回家,中午还允许回知青点吃饭休息一个半小时。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农村人都把他们当宝贝对待。到工地上这些大娃娃都皮嫩肉细,谁都舍不得他们干重活,就帮忙推推架子车,平平土堆,谁要是觉的干累了,随时稍稍休息也没人反对。这帮年轻人喜欢唱啊跳啊,有时中午还给社员唱几首歌,这是众人迫望的好事,可以借此休息半个小时。……其实他们生产劳动很愉快,整天无忧无虑地生活着。在这些知青中有一位姓王的大姑娘,个头不高,少言寡语,不喜欢与人交往,总愁眉苦脸的,她在农田建设专业队一直跟着劳动着,每天干活一声不吭地卖力。劳动间隙别人稍稍休息,她也是一个人坐在一边低头不语,性格很不合群。在知青点院里和同伴们里,她也是一个人很孤僻,有很大的心事。他们知青队长姓肖,很活跃也能说会道,却很瞧不起这位大姑娘,派活给她也派重活,也许性格古僻之人都是这种命运吧?那时我上小学三年级,也不懂这些。王姑娘生产劳动中常和我母亲在一块,惭惭母亲才得知她的父母都有病,姐妹三人她年龄最大,抛下多病的父母到农村去了。母亲一生心地善良,也乐于助人,就与她一天干活说话,帮助,王姑娘不久也喜欢上我母亲了,家里来信说的家事也讲给我母亲,有时讨个主意,两代人也谈的很融洽。她对我母亲说:“阿姨,我就当你是我娘!"母亲带她到我家来过几次,回来千方百计给她做点好吃的吃。我们家那时特穷,吃饭因为人口多往往青黄不接。但母亲对别人宁可自家人饿着少吃点也要满足。于是,我便有了知青王姐,我们一家人都喜欢她,她也喜欢我,给我铅笔,写字本,教我要好好念书。王姐来过几回我家,回到知青点还遭到肖队长指责批评,她很痛苦。可我母亲不依,来到知青点找到肖队长论理了,说你也是女孩子,她身体不适肚子疼,我领回家给说说护理有啥错吗?你们女孩的正常生活毛病你不知道吗?肖队长无言以对说了些客套话也就罢了。后来在夏收秋种季,每天放学后我也干些家务杂活或者去地里挖野菜,只要王姐能见到我,总要把我叫过去坐下抱我一会,每次抱着我便流泪,抚摸我头,常常叹气。这样干活稍歇缓抱着我流泪,一块干活的生产队其她婶娘们都没人反感和打小报告。她抱我暗自哭一会,就从背包里掏出一个玉米面和麦面夹层的“金裹银"悄悄塞进我口袋,悄声说;“别吭声,给妈带回去!"这事被母亲知道骂了我,不许我拿王姐吃的馍。她后来偷偷告诉母亲:“阿姨,你家人多粮少很困难,我每天多领上馒头没事,他们都知道我饭量大。你和我妈一样,心善!"就这样,她见到我就拉过去抱住流泪,然后给我衣兜里塞个蒸馍。那时,我小,也不明白什么,更不理解大人的心情心思,只要王姐叫我,就过去任她抱住看她流泪,之后自己揣着蒸馍回家。一两个星期后,她给我一支铅笔或写字本,铅笔我拿回家截成三节节,给弟妹分上一节子……
一年多以后,知青点的人陆续都走了,听说回去了。张姐和另外一位姑娘没有回去,一直到第二年满了才来了一辆车接她俩回油泵厂。那天她们俩都没有上工去,在知青点等待接她们的车。中午王姐来到与知青点相邻的小学向老师请假叫我,我跟她去了知青点,她把我搂抱进怀里大声哭了起来。上四年级的我傻傻地任她哭了老大一阵子,她擦干眼泪,给我一条淡蓝色毛巾,还用报纸包了四个馒头,对我说:“这些拿回给妈,记牢呀!"又拿出四支铅笔给我,特别叮咛说:“拿回给弟妹一人一支呀!"我接过这些东西,也傻乎乎不知言声谢。另一位知青姑娘这时拿着两个写字本和一块肥皂进到王姐屋子,抚摸了两把我的头,把这些东西都给我,说:“小弟弟,拿上它,好好念书!"还帮我把所有东西用一张稍大的麻色包装纸包了起来,叮嘱我带好,别弄丢了。王姐揉着眼睛,把我送回到学校……
从那天她抱我哭过之后, 我再没有见到这位抱着我哭的知青大姐。有时想起便问母亲,“姐姐咋去了?"每次问起来,母亲总是一声不吭,我也一头雾水什么也不明白……
2008年我在省城办事,经过油泵厂门前,又勾起心里的往事,我在厂门外呆了很久想了很多,幻想能见到知青王姐。平静之后,我为自己的天真之傻感到可笑:自己都小老头了,王姐还能在厂里上班吗?也许早都退休不知定居哪里了!自己也不知小时抱过我的王姐叫啥名字,单凭王姐之称,能找到吗?

段广亭,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人,曾任乡村干部,后在杂志社为记者,记者站任职多年,先后在中央和省市级报刊发表各类文章近万篇,文章朴实无华,接近地气,很受读者品味。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编辑,《九天文学》杂志编委,《定远文学》编委,《祁连文学》特约作家,庆阳段氏统谱主任,《镇原段氏族谱》编辑,热心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思念母亲
文/王树军
每当迎来清明节,思念母亲心急切。
天堂过得可安好,心中有话对娘说。
都说天堂如仙阁,生活美好多快活。
母亲心中可欢乐,儿女想念牵挂多。
平时是否有水喝,身上是否穿绫罗。
一日三歺可如意,夜晚睡覚能安歇。
劝告母亲心胸阔,别为小事心窝火。
为人处事要谨慎,莫与坏人有牵扯。
左邻右舍态度和,楼上楼下要亲热。
街坊邻里相处好,互敬互爱高风格。
对己莫要太吝啬,有难相助大手脚。
需要用钱尽管花,莫把纸钱攒成垛。
身体有病要记着,身边随时备药盒。
按时服药莫忘记,身体健康才快乐。
家中一切都安好,不用操心地里活。
天地之间无隔阂,网络通讯很宽阔。
有事往家发微信,畅通无阻过银河。
母子离别有年月,梦中相聚欢乐多。
养育之恩永不忘,思念母亲泪满窝。

作者简介
王树军,笔名绿叶,绿树成萌。山东省莱西市人。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莱西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爱好文学,出版长篇小说《沽河风云》(上、下集),诗歌作品集巜献给家乡的歌》,有作品获奖。

清明祭
文/王涌波
清明时节泪水涟,众人云集在陵园。
缅怀先烈齐哀悼,献上花圈痛思念。
难忘八十多年前,日寇践踏我河山。
强盗疯狂似虎狼,国破家亡妻儿散。
中华儿女意志坚,慷慨奋起赴国难。
挥刀奋力劈豺狼,洒尽热血保家园。
八年抗战凯歌旋,内战又起烽火燃。
三大战役得胜利,战略反攻够壮观。
百万雄师过江南,固若金汤成笑谈。
南京城里人欢笑,蒋家王朝已完蛋。
天安门前国旗展,阅兵方队多震憾。
建国礼炮震天响,人民当家把身翻。
五星红旗最鲜艳,全是烈士鲜血染。
流血牺牲抛头颅,前仆后继永向前。
人民英雄永纪念,丰碑挺立入云端。
而今国强民富安,小康生活比蜜甜。
挥泪继承先烈志,热血沸腾绘宏卷。
牢记初心永不变,光荣传统代代传。
砥砺前行树壮志,中华复兴开新篇。

作者简介
王涌波,山东省莱西市人。在市检察院工作,爱好文学和唱歌。业余时间练笔歌唱,展示丰富多采的文化娱乐生活。

时光之笔
文/过客(山东)
在奢侈的时光里
与岁月对视
在无边的寂静里
我听到来自心底的轰鸣
大片大片的寂寞,从心灵的
旷野上刮过
我屏住呼吸,拼命忍着
让寂静更寂静
这样的时刻,在我的生命里
重复上演
也只有这时
我离我自己是那么的近
伤口一点点撕裂,缝合……
爱在自虐中凋零
借时光之笔
写下与灵魂的对白
泪水泅渡了远去的帆
独独不道离别

七绝•清明(新韵)
诗/刘文轩
清明节至雨连天,
欲奔陵园行路难。
无奈吟诗聊闷语,
孤身倚在小窗前。
七绝•思亲(新韵)
诗/刘文轩
清明又见雨纷纷,
天地同悲祭故亲。
昨夜床前叮嘱语,
梦中泪目叹吾身。
七绝•上坟(新韵)
诗/刘文轩
清明节到倍思亲,
难忘齐家父母恩。
含泪焚烧冥币纸,
谨聊儿女寸颗心。

作 者 简 介
刘文轩,陕西咸阳人,生于1946年10月,中学高级教师,曾任联盟中学校长和咸阳渭城中学副校长,。2002年因车祸致残。现为咸阳市作协会员,咸阳市诗词学会国学顾问,咸阳市青春诗社理事,渭城老科协诗社文学部主任,陕西省散曲学会会员和陕西省大雅礼乐文化促进会专家委员会研究员。 出版作品有:《梦学礼宾》,《梦习诗词》,《梦回西里》,《梦忆人生》,《梦研孝道》及其姊妹篇《梦究忠道》,均被咸阳市图书馆、秦都区档案局和多所学校收藏。本人简介、著作收录在《大美关中·人物图志》和《咸阳文学史略》之中。其诗词散曲在多家报刊和微信
平台发表,专题诗词曲被有关书籍收编出版。

巫山一段云/自渡
文/童话(山东)
春酿梨花酒,秋随雁字鸣。夏来风雨石榴惊。四季皆分明。
独自穿山越岭。静赏天光云影。从容不迫度余生。何需暗伤情?

作者简介:网名,童话。18岁因伤致残。河北唐山作协会员。上世纪末参加了中国文联《诗刊社》举行的诗刊函授班。曾获《燕赵晚报社》举办的全国杂文大赛二等奖;陕西作家协会主办的首届路遥文学奖诗歌三等奖;以及首届鲁迅文学奖优秀作品奖等。曾陆续在多家诗刊报社发表诗作。比如《诗刊》、《星星》、《绿风》等

七绝 清明
刘佰儒
清明细柳钓春风,孝子坟前泪雨生。
敬上鲜花当作纸,思亲梦里话征程。
2023 4 4

清明吟
粟未卜先知票(湖南株洲)
岁月清明祭奠惊,时间远久念深情。
来年今日再相见,旧事加思更不平。
清明祭奠(新韵)
粟未卜先知票(湖南株洲)
跪到坟间泪已悲,搓情于痛愿同归。
忆得往事生前累,苦命天涯走后垂。
调侃
粟未卜先知票(湖南株洲)
书生楚相笑中芳,捂嘴遮牙貌下藏。
神韵红云开美妙,侧边溜走后门光。
晚风吹(新韵)
粟未卜先知票(湖南株洲)
桃花树上晚风吹,柳叶池边夜雨微。
斜路阴行青绿色,满天韵落远诗回。
速度惊人(新韵)
粟未卜先知票(湖南株洲)
株洲火箭到京城,八小时间像飓风。
一道青山贴眼过,多家市貌冇屏同。
夸(新韵)
粟未卜先知票(湖南株洲)
真料馨香莫总夸,天生丽质一枝花。
擒拿榜眼争三秒,随便来来不下滑。
趋势把持杀上山(新韵)(仄韵)
粟未卜先知票(湖南株洲)
周剋月剋量突三,六十分钟线上看。
标的就在涨停找,一路飘香过天关。

七律 清明悼念父亲
文/韩俊清(内蒙古武川县)
又到清明祭父天,时归节令有情牵。
常思正气人间迹,独忆殊恩厚地连。
洒酒高香惊世上,无多纸币敬坟前。
寸心颗颗文章录,双泪行行岁月怜。

炊烟
武汉:张维清
像一支笔,抒情,犁出几粒感伤
又如门前的那条山路,拎上母亲的咛叮,不曾游向远方
放点黄土,秋色,苦涩……熬制
家的味道让你置换成一种难以抑或的愁叹
母亲从土灶里纺出的那根线
何能缝补好天涯游子骨子里疼痛的忧伤
没谁把它写成扁担,除了我
一头挑起田野,秋天,金色的梦……
一头挑起游子的相思和惆怅
没谁把它看成一根脐带,除非我
那是生我养我,回不去的故乡
风砍不断,但从不沉沦,向上的箭头
测着小村幸福的指数
仿佛五月金黄的麦子,举起炫耀的火把
看黄昏,多么美丽,沧桑的排比句哟
我不知从左,还是右,读出村庄的悠然,古朴和憧憬,我深情的眷恋

清明祭
书乐
泪水憋了一个冬季
怀揣悲伤的心
踏着青草
奔向了坟地
我拽一把柳枝
缀上了冥币
跪在您的坟前
叨咕着思念的心语
o
年年雨纷纷
今日晨辉奕
阳光照着
鹅黄色的柳叶
勾起了长长的回忆
当年您领我来上坟
如同我今天
带着您的孙女
我也给她戴上
我编的柳圈
也学着你的口气:
只要你带着孝心去
老天就不下雨
清明时节雨纷纷
而今风和日丽
不是眼中没有泪
而是心里有期翼
民富国强家和谐
告慰亡灵当欢喜
先贤们的战天斗地
换来子孙们的福气
碑前一片碧绿
一阵春风得意
挥舞柳枝做笔
拨弄尘土当墨
写出一首清明祭
树月2023.4.4日晨

五律 春晨
文/梅柳
薄雾透窗纱,
闻香赏晓花。
黄莺鸣绿柳,
粉杏映红霞。
岭上千层树,
沽河百里葭。
晴空翔紫燕,
携梦到天涯。

黄志毅,莱西市水利局退休干部。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莱西市诗词楹联学会常务理事,莱西市作家协会顾问。出版诗集、诗文集多部。

清明节感怀
李静(潺潺流水)辽宁丹东
(1)
烧纸焚香绕冢梁,清明时节恸悲伤。
坟前跪拜思情切,怎不教人痛断肠。
(2)
清明节感怀
李静(潺潺流水)辽宁丹东
今又清明祭祖先,佳肴美味送坟前。
潸然泪下音容记,似海恩情咋报还。
(3)
清明节感怀(新韵)
李静(潺潺流水)辽宁丹东
墓前烧纸复悲吟,思念爹娘泪满襟。
酹酒三杯传子翤,每逢此日祭双亲。
(4)
清明节感怀
李静(潺潺流水)辽宁丹东
细雨连绵雾气添,严慈梦里几回牵。
清明洒泪坟头祭,寄托哀思慰九泉。
2023-04-04

七律•清明祭外祖父母
碧海蓝天
大雪封山道不通,回乡祭祖愿徒空。
儿时记忆今犹在,梦里思寻外婆公。
浩荡洪恩书满卷,万千感慨泪盈瞳。
苍天一望悲声切,育我成人尽瘁功。

停云阁感怀
文/樊志刚(辽宁)
步上云亭望邈然
枯苇残塘断桥边
衰草横斜藏稀径
荒园零落动春烟
野雉幽禽时出没
蟾光魅影夜生寒
常自独来还独去
唯余点点与斑斑

当下一念
文/樊志刚(辽宁)
揖别几经年
荣枯转眼
世事苍凉难凭
无常随至
一改旧容颜
潜坐无心
野禽声声唤
忘了浮生残梦里
幽思无际
旧忆也缠绵
外境纵疏别
真心未变
何必在意老迈
世界在我自性中
当下一念
2023.3.31去莲花湿地
苇海停云阁,此为三年
前常来打坐之处,偏僻
清净,少有人来。每每
潜坐,禽吟鸟语,鹤影
轻翔,幽思渺渺,消遣
尘虑。如今已是冷落荒
阶,凋零残迹,断桥破
径,枯苇寒塘,一片狼
藉。诚令
人切感世事无
常,人生苦短之浩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