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责任、是感恩,是哀思、是心静,是思接千载、神游万仞,是传承、是教育。清明,更像一种精神……

认知了清明,
就懂得了人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站到祖先和亲人的坟前,才明白了: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将向何处!”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从哪来?静立茔冢默然,你便会追寻到这个答案。
你来自父母,父母来自祖父母,祖祖辈辈,总会有根,总归有源。
开枝散叶。枝再繁,叶再茂,扎向大地的根,只有一处。
这就是融入血脉中的眷念,是我们的来处。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生者寻根,叶落归根。有人烟处,必有血脉传承。
难怪有人说,清明节就是中国的感恩节!
清明时节,教我做人。
清洁、清廉、清净,无非一个清白;
明事、明礼、明法,无非一个明白!
清白明白之人,自有清风拂面涤心,自有明月皎洁般的真善美。
红尘滚滚、功名利禄,如果你过于执着、拿不起放不下,为权、为钱、为名、为情黯然神伤,不妨清明时分去扫墓。
那里,自有另一种答案,让你心如止水、超然物外!
清爽做人,清白做事,足矣!岂能事事如意,但求无愧于心!
到哪去?
不管是谁,多么伟大,这世间终将忘记你的存在,“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这样一想,很多事自可淡然、豁然、悠然、乐然、坦然。
当你明白了“从哪来、到哪去”,“我是谁”似已豁然开朗!
认知了清明,就懂得了人生!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你是人子(女),你是人父(母),你是人夫(妻),你是华夏血脉,你是人类赤子。
难怪有人说,清明祭祖,彰显的是一种血脉的传承和责任。
来到这世间,你安身立命,拥有自己的角色,承担相应的责任。
清明是责任、是感恩,是哀思、是心静,是思接千载、神游万仞,是传承、是教育。清明,更像一种精神。
认知了清明,就懂得了人生!
(来源于网络文件)

拜山
作者:桂汉标
千年万载文雅的祭奠
芸芸众生通俗的上坟
清明细雨纷纷 承载
多少的追忆多深的虔诚
最是粤海多情 一声
拜山 足以让天地动容
山呵山呵 厚重深沉
不尊崇你何以处世为人
先人都是山的子民
山是摇篮托举所有生命
就连尚不完美的今天
新的征途也出发于山中
山呵 包容了一代代先人
座座坟茔贮存不死的魂灵
肉体易逝 山体长在
山之魂魄如草木常青
安眠的魂是渴望听到呼唤的
只有冷血失魂者才忘却传承
一切鲜活着的生命呵
离开多远思念也日夜兼程
回乡拜山 拜谒的是
家园的山 自己的魂
呼唤的不仅仅是亲人哟
更有物欲中挣扎的心
清明是生死沟通的时节
默默倾诉 后人与先人
尽情交流 灵魂与灵魂
由香烛火点燃 随香烟飘入云
雨飘飘洒洒 山分外肃穆
喧哗的尘世 此刻得以宁静
拜山拜山 拜望山高水长
拜望岁月永恒 生命葱茏
(2012年3月28日)

忆通哥
作者: 闻 月
你用一根橡皮筋将满头银发束起
一字胡须 目光如炬
头顶米黄色小草帽
高鼻梁上架副墨镜
抬到嘴边的右手指间叼着根香烟
酷酷的画面就此定格
历经世事沧桑
尝遍人间百味
你似乎已闻道
便理掉了一头烦恼丝
以光光头展示世人
如此这般 你的外形
诗人气质尽显
自五月诗社创立
你便将诗社当成了第二个家
每次“诗歌小屋”的活动
几乎都能见到你的身影
四十载风雨无阻
诗歌也成了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早已融入到你的骨髓
《老区印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客家客家》记住了你从客家走来
1989年的广东省新人新作奖
是给你永不言弃的
“诗心”之回报
你几次来花都
与我等对饮
从酒品也可看出你
高尚的人品
我们谈天、谈地、
谈人生、谈诗歌
往事历历在目

通哥哟
人生无常
春分来临之日
你却离我们远去
怎能不令我泪湿衣襟
从此“诗歌小屋”再也找不到
你身影
诗友们只有对你深深的怀念
生死轮回
无可避免
有一天你、我天堂相会时
再侃侃而谈
开怀畅饮
(“通哥”——韶关“五月诗社”资深诗人欧运通。
2023年3月25日晚、于花都“闻月轩”匆匆而就)

懷念這個春天
——致歐運通詩兄
作者:赖年华
故事從這個春天
長出胡須
黑黝黝的一片
行雲流水放縱人世間
倒影偷偷收播前塵往事
緑呀緑難得糊塗
慌言從抽芽的時分
挾持無悔余生
珠璣古巷
成朵似錦的繁花
依然故我
南嶺峰厎下
那片親切的梧桐葉
瑟瑟嘴角錯落盤根
脊梁骨滲透出
自古英雄般的豪邁

相逢不必曾相識
因詩結的緣因緣結的份
甜蜜的歌
喚不醒沉睡的心
沁脾的酒
召不來舒懷的情
傍晚知已早早爬上月梢
輕輕放下
生前喃喃的一句叮嚀
(2023.4.3寫於香港)(图文来源于诗的红三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