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诗人:褚向平/刘飞/李振全/那片树叶/容止若思/汪波/刘玉平/涧之燕/梅松/刘笃瑜/薛芳

清明
文/褚向平(河北)
云朵来了
流苏花开了
我的故人被一个
叫清明的日子唤醒
故人的梦
我的命
梦与命之间 镌刻着
来世今生
里面画着:古道 白草
老酒 老牛 牧童
清明过后
故人还会走的
不再问家事和前程
清明过后
我也将继续踏上归途
更不问来路
所有的万象依然
挂起空明
一个人的守望 依旧
细微安静

清明
文/刘飞(江西)
母亲,去年您走时
没有开口说出您的痛苦
也没有睁开眼
看看所有的亲人
您带着巨大的忧怨离去
如今,隔着一层冷土
难能阻挡亲情的思念
虽然我的泪,大过眼前雨
母亲您应该知道
今天的泥土过于潮湿
咸味严重
我不发出悲伤的哭声
怕您听到
又让您忧心忡忡
难以清静
知道您去了哪里
习惯操心孩子们
今天我不再是个迷途的人
回来看您,我的母亲

清明祭
文/李振全(河北)
清明并不清明
遮天蔽日
云 饱和 凝重
一座座坟
一簇簇纸钱
大地有了生命
跳动的火苗
缠绵的青烟
一张张慈祥熟悉的脸庞
时光无情
——哭声撕心裂肺
纤条为谁掀开幽帘
小河为谁东逝
——这一跪断魂
不敢触碰云 怕雨倾盆

清明
文/那片树叶(河北)
又是一年过去了
回乡扫墓
老天仿佛懂得我的心事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
让我的悲伤平添了几分
坟头上又长出了杂草
在风中摇摇晃晃
像是要对我说些什么
我仔细把它们拔除
然后培了新土
我是受先人委派
为他们修缮住所的

清明祭
文/容止若思
雨水伴随泉涌般泪水
顺着脸颊,流成思念的河
穿过时光隧道抚摸记忆疤痕
又重新撕裂 裸露出疼痛
孩提时代朦胧记忆
骑在父亲的脖梗上耀武扬威
俨然小皇帝坐在金銮殿上
发号施令指挥大臣勿东勿西
他仿佛是我最得利的宠臣
时光穿梭岁月蹉跎
父亲早已不在了
他去了,遥远的天国
偶尔只能梦里相见……

清明
文/汪波(江西)
惜别三月的热烈,桃花知情
饱蘸四月的多情,山寺花晓
长卷画轴中涂抹丹青雨露的青涩
人间芳菲尽,流水清浅春色几许
只有零星油菜花黄还顾盼生辉
惹枝丫间的青葱苞芽,含羞躲藏
忘不了月色泮酒,星光煮茶
忘不了灶台味美,饭香菜肴
只有时光烹饪旷世绝恋
让思念的脚步在广袤原野漫步
上山的清冷,风告诉你的情觞
陈列的祭品
在烟火的叮嘱下飘一季纸花
这是山这头的牵挂
更是山那头的不舍
独守一年,积攒一年的话
会让四月的诗行爬满心间
唠唠家常里短,陈年趣事
请几声炮响,寄给先贤列祖的慰藉
隔世的目光已融化
雨知风晓,思念一季
浊酒一杯,饮一回山间林壑凄美
把酒问天,今夕还是何夕

思念,在乡土里
文/刘玉平
迎面的风
吹干了我的泪眼
渐沉的脚步
再也踏不出当年的鼓点
多想再听到那熟悉的乳名
多想再看到那些熟悉的笑脸
可是,满目陌生而又熟悉的乡音
一个个漠然的眼神
一种悲悯
在骨子里呻吟
山还是那山
水还是那水
我已是一个远方的客人
曾经的老屋′
只剩一堆黄土
曾经熟悉的父老乡亲
如今,已都是故人
只有那熟悉的土地
仍那么地亲近
只有那熟悉的山雀
仍是那么的亲切
捧一捧故乡的热土
父亲母亲以及那些慈爱已故的乡亲
我又触摸到了你们心跳
我又嗅到了你的汗香
你们那沸腾的热血
又一次注入到了我的身体
当我举目仰望
那碧空极远 难觅一个熟悉的身影
我只能焚几片香纸
让缕缕香烟带上我的思念
到天堂把你们找寻

清明雨
文/涧之燕(山西)
带着思念
和嘱托
慢声细语的来
每一滴都是天意
也有民愿
有了她
每朵花都会洁身自好
都能笑逐颜开
都愿意为此尽份孝心
替天下孝子
慰劳已故的亲人
有了她
块块碑文清晰可见
冢头更显得清洁
思念更觉深沉
渗入土中
把爱意传递

荒唐节清明
文/梅松(安徽)
亲人在世不着意
逝去归宿西山
一年三百六十日
有几天去看望……
清明节民间俗祀
人们的暇想
祭拜先祖保平安
一束鲜花足表思念心肠……
可笑带有泪酸带有荒唐
桐城徐玉田儿媳一家三囗做清明
摆渡孔城大河湮没在急流下
旧痛添新伤……
可笑上山寻亲坟
不知方向
来回旋转迷了路,丢掉魂
真是不见坟墓乱叩头,岂不怪谈……
人的思维谶语梦幻
一种寄托、一种风俗锢牢人们丟不开的思想
人如草木,春秋赐换
生知痛痒、死去似灰风拂地狱天堂,空空茫茫……

清明
文/刘笃瑜
时节飘零怜悯
山坡攒动慰忠魂
血脉传承的眷恋
追念钻心痛
静立茔冢默然
泪眸举锹新添土
撒下沉重悲恸
覆上湿润哀伤

诗词二首
文/薛芳
■ 清明有感
尽是伤春夜雨天,花枝带泪惹人怜。
乌啼触望峰峦外,鹤梦随行鸥鹭悬。
只许兰肴呈膝下,更期玉酒向堂前。
愚忠千载几时了?莫若奉茶常抚弦。
■ 临江仙·清明吟
雨洗梨花枝上瘦,愁听柳拂梢头。燕衔瑤草意啾啾。冷言相对,声远恨方休。
天路少梯增夜梦,空闻仙鹤音柔。三千鬓发系云舟。相思绕月,浊泪湿衣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