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是养自己的心
青海 马学忠
知我者,再三吩咐准备两套戒衣(未经人工缝制的两片纯棉白布或白色毛巾被),以防这套脏了时,可以穿另外一套。
当抵达陆路戒关,沐浴、身涂香料之后,男性身着上下两片戒衣,意味着决意斩断私欲和是非恩怨,犹如亡者远离尘世一般。
我在欣慰之际,他人却替我一件件计算着损失。
有些人特别在意金钱物质和级别待遇,得之视为莫大的成功,反之视为极大的失败。
有些人天下为公,终极追究乃奉献付出;有些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些人视死如归,驰骋疆场,保家卫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尤其是那些年轻的战士们,长眠于祖国的南陲,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倘若以财富论,他们乃赤贫之人;倘若以精神论,他们乃世之巨人,无与伦比!
其实,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同,其人生追究亦势必迥然不同,若以己为尺,度量他人得失成败,谬矣!

请先来读读这副颇具禅理的对联:
上联:睡至二三更,凡功名都成幻境
下联:想到百年后,无少长俱是古人
人生短短几十年,长寿者也不过一百来岁,与无穷无尽的历史长河相比,人生何其短暂!而金钱财富也不过是过眼烟云而已。
兴许如此,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那些喋喋不休,评头论足他人者,其实没啥大智慧——
虽然有些人自己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可惜大多数后辈乏力,青黄不接,或屡考不第,或无缘仕途,断层现象严重,智力禀赋凸显;有些人吃出一身病,未老先衰,前后判若两人;有些人聪明反被聪明误,出师未捷身先死;有些人生命已进入暮年,却形单影只;有些人或子女结婚无望,或无法享受一家三代、孙辈嘻嘻的天伦之乐。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者,不足谋事也。"
这是古人的智慧,也是现代明智之人的座右铭,那些一味地侧重于某一方面的人,最终必将品尝其恶果。

“人生天地间,寿夭不齐,姑以七十为率:十岁为童儿,父母膝下,视寒暖燥湿之节,调乳哺衣食之宜,以须成立,其名曰生计;二十为丈夫,骨强志健,问津名利之场,秣马厉兵,以取我胜,如骥子伏枥,意在千里,其名曰身计;三十至四十,日夜注思,择利而行,位欲高,财欲厚,门欲大,子息欲盛,其名曰家计;五十之年,心怠力疲,俯仰世间,智术用尽,西山之日渐逼,过隙之驹不留,当随缘任运,息念休心,善刀而藏,如蚕作茧,其名曰老计;六十以往,甲子一周,夕阳衔山,倏尔就木,内观一心,要使丝毫无慊,其名曰死计。”
此乃古人总结的“人生五计”。
每个人的一生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人们对每一个阶段都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自我设计。
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同。笔者以为幸福是养自己的心,不是养别人的眼和嘴。
那些喋喋不休、评头论足他人者,鲜识国学,惯于嬉笑嘲弄他人,可谓是杞人忧天。
那些喋喋不休、评头论足他人者,未俟到老,未俟到死,其结果便出,对比鲜明。
哀哉!悲哉!
2023年4月3日
作者简介

马学忠,网名,西海天马,青海省海东市人,法律研究生。曾任教师,情钟于史学,文学,哲学,国学,现为自由作家,善长诗歌,散文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