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淮诗
早晨七点半离开宁波,前往奉化。上午游览的景区是我国第五大佛教名山一一雪窦山。我们的中巴车停在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标志牌,上写:不到雪窦,为平生大恨。我们一行人,谁也不知何意。导游收集每个人的身份证,买了票,便上了游客服务中心提供的中巴车。这车在盘山公路上开的是又快又稳,真个叫驾轻就熟。
雪窦山上有个妙高台,亦称天柱峰。奇峰突起,是登高览胜之地。1927年,蒋介石第一次下野,在此处修筑了中西合壁的别墅。别墅里有机要室,表面上说下野,实际在遥控指挥,发号施令。陈列室里,有孙中山给蒋介石的委任状等原件。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发动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西安事变“,促进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全面对日抗战。西安事变后不到一个月,张学良即被移送到雪窦山幽禁。毕竟是将军,身陷囹圄的待遇也不同于一般人,我们在幽禁处看到,会客室、阅览室、医务室等一应俱全,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他后来一直过着幽禁的生活,不烦神,颐养百年。直到蒋介石去世,他才获得了一些自由。游览之后,我们对下车伊始,所见标志牌上的文字就很好理解了:不到雪窦山来看看,是一生的遗憾。
午餐后来到溪口蒋氏故里。这里是蒋介石的家乡。提起蒋介石,也是民国时期的总统。1912年,孙中山创建了中华民国,国民党推行”民主、民生、民权”的三民主义。后被蒋介石接了班,蒋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领导人民闹革命,推翻了蒋家王朝,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蒋介石的政权被赶到台湾等几个海岛上苟延残喘。作为对手,蒋介石输给了毛泽东。但令蒋介石感恩的是,毛主席大仁大义,保护了蒋家的祖坟。我们今天,正是到蒋介石的家乡游览。
进出蒋氏故里有个大门楼,进去的一面“武岭“二字,是由国民党元老于佑任所题;出来的一面“武岭“二字,是由蒋介石所写。导游说,这样做体现了蒋对于的尊重。蒋介石的父辈是开盐铺的,很有钱;蒋介石有三兄弟和三姐妹;先后娶了四房妻室,有二子:蒋经国、蒋纬国;有四个孙子,一个孙女,八个曾孙。蒋经国的生母毛福梅,在日本侵华军机轰炸中丧命。他立碑盟誓:以血还血。表示要向日本鬼子讨还血债的坚強意志。
蒋介石已去世多年。但有三个酷似蒋介石的人,活跃在街面上,开了照相馆,化装成蒋介石,收取与游客的合影费,确实是生财有道。
游览雪窦山和蒋氏故里,走了很长的路。好在时间宽裕,不急不徐。也给驴友之间提供了交流机会,有两个人给我留下良好的印象。一位是在军分区大院里长大的老黄,比我小10岁,我提到的儿时伙伴,以及他谈起的在邮电局工作的人,我们只是略知一、二,不由感叹:岁差较大,物事人非。他之所以引起我的关注,是因为他1米68左右的个头,面庞白白净净,行动利利索索。经常搀扶着两位87岁的大姐上下台阶。一开始,我以为他是老人的亲友。后来知道是学雷锋 ,助人为乐。今天他接近我,开口就说是肺癌患者,手术已三年。我大为惊异,肺癌可是癌中之王啊。他很健谈,谈到术后的存活率,说起癌症的起因和预防事项。我对他是肃然起敬,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他人的经验,可以少走许多弯路。还有一位美女,平时不开口,开口就是滔滔不绝,她是烟厂的,退休已六年。我说,看不出您有60岁哦。她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人又看得开,想得通,就会显得年轻。她的一番话,代表了喜欢旅游人的良好心态。与驴友们从不相识到推心置腹地交流,我感到有一股暖流在涌动,多么温馨,多么惬意。
三点半,从溪口往千岛湖的途中,高速公路是在丛山中穿越。基本上是全程高架和隧道,双向四车道。高铁大多数地段与高速公路并行,当高铁靠近山体时,被削去的山体,都做了防塌方的保护墙。交通基本建设,在富裕的江浙地区,资金已经是不成问题,只要需要,即纳入规划并实施。
晚上入住千岛湖的海友饭店。一天的爬山下山,走了很远的路,加长途车程,大家都累了。然而,三位高龄的老人,一直随团跟进,没有给大家拖后腿,我们六、七十岁的年轻人,还有啥可说的呢!会喝酒的聚在一桌,释放一下心情;各人洗个热水澡,美美地睡到天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