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半个世纪的跨越-从山区工厂露天会场的职工“双代会”到首都绿地中心中国锦大厦四十层“第三届冠衡刑事法治论坛”(王文生)。
今天下午,由北京大学犯罪问题研究中心和北京市冠衡律师事务所主办的“第三届冠衡刑事法治论坛在”在北京望京东街绿地中心的中国锦四十层北京冠衡律师事务所宽敞明亮的大厅成功举办。

我的恩师著名法学家、北京大学法学院陈兴良教授和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车浩等六位教授和社会科学大学副校长林维教授等各高等法律院校的教授、《法治日报》主任记者蒋安杰、律师界代表约100人参加会议。
中国证监局稽查处处长李国兴、北京大学法学院彭冰、王新等中外学者、律师做主题报告和与谈发言人,我荣幸承担了第二单元:证券执法的行刑衔接的主持人。
李国兴处长做了精彩纷呈的主题报告,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刑法学研究所副所长耿佳宁和北京冠衡律师事务所主任刘卫东做精彩与谈发言。由于今天是四月一日,不禁勾起了我五十一年前的回忆。

四年前我曾经发表一篇文章:从露天会场到北京人民大会堂——纪王文生律师参加四平地区东丰钢铁厂首届“双代会”四十七周年。

51年前的1972年4月1日,我年仅21岁,在四平地区东丰钢铁厂冶炼二连参加了首届“双代会”即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并且在大会上作典型事迹发言。

记得51年前的今天也是风和日丽,万里无云。当时四平地区东丰钢铁厂正处于建厂初期。条件极为艰苦,没有礼堂和室内会场。

我们是在露天会场召开的大会。我这是第一次在上百人出席的会上发言,也是生平第一次对着麦克风发言。

记得当时厂部政工组的张欣同志递给我一个纸条,上面漂亮的笔体书写着:“王文生同志!讲用一定要过硬,千万!千万!”

这次会议因为是首次 ,至今我记忆犹新,会后集体会餐,伙食自然比平时职工食堂吃的丰盛。

51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巨变,政治和经济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人治走向了法治,从相对贫穷走向了富强,成为世界强国,我也从一名普通的工人、保卫干事成长为一名副厅级领导干部。
从一名书记员成长为一名集高级法官、高级检察官、高级警官、高级律师、法学教授于一身的法律人。

从一名初中毕业生成长为一名法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我先后6次在人民大会堂参加法律盛会。

第一次是我时任四平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1990年4月23日我在中国高级法官培训中心委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举办的首届高级法官刑法班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盛况空前的第十四届世界法律大会。使我眼界大开,使我第一次认识到法律在国家治理和人民日常生活中如此重要,须臾不可离开。

第二次是时任吉林省四平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于1994年11月1日上午,09:10在人民大会堂广西厅参加了全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先进集体表彰大会。我代表四平市中级人民法院上台领奖,我所在的四平市中级人民法院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先进集体。

第三次是在在1995年8月16日晚06:30,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参加了第十四届亚太协大会和第六届亚太首席大法官会议招待宴会。

第四次是我时任四平市司法局局长,2000年12月3日,我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在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召开的成立五十周年庆祝大会。

第五次是我时任四平市司法局局长,2002年8月25日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参加了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成立20周年纪念会。
我所在的四平市司法局和四平市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双双被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评为全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先进集体,我个人被评为先进团体工作者,第二次在人民大会堂登台领奖。

第六次是我时任辽源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于2004年9月13日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第十七届国际刑法学大会。这些盛会使我开阔了眼界和视野,收获了知识。
此后我经常参加国家级和国际级学术研讨会,经常做主题发言,学术是我的生命,正如我的恩师著名法学家陈兴良教授所言,人的自然生命是有限的,但是学术可以延长生命的厚度和宽度。我愿意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术生命中。

我由衷的感谢党和人民对我的培养,感谢参加工作后四平地区东丰钢铁厂以及后来所有单位的领导对我的培养关怀和教育。
感谢四平地区东丰钢铁厂冶炼二连的党总支书记王之中和以李光、包文元为首的厂级领导班子对我的培养,感恩地区工交办政工科长徐贵斌和胡友发、王山风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培育之恩。
感恩四平地区中级法院原院长张忠海、梨树县法院原院长全国模范法官陈家祺等领导班子成员身传言教的培养,感恩原四平市委书记可沐云。

原中共吉林省委书记王云坤、副书记唐宪强、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聂文权、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索维东、张金锁等领导执行党的正确干部路线让我在体制内为党和人民做点力所能及的工作 。
感恩吉林省司法厅和长春市司法局所有领导、律管处领导、省市律师协会领导在我华丽转身二次创业后的关心、关爱、关注和支持,使我在热爱的律师工作岗位上如鱼得水施展才华,使我的律师事务所事业发展如日中天。

特别鸣谢吉林省政协主席兼工商联主席李维斗、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喆、副主席徐朝春、原副主席张书局、法律事务部部长曲渊春、原部长周婷婷等领导的关心、关爱,关注和支持。
使我和我的团队在为民营企业服务为民营企业维权方面大显身手 ,在为民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方面进行事先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救济方面大有用武之地。

感恩我所有学校的老师特别是吉林大学法学院龙斯荣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高铭睻教授、王作富教授、王利明教授、硕士生导师陈兴良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樊崇义教授等很多法学大咖。
对我学术上的培养帮助使我成为一名跨界法学家,具备著书立说的能力,在全国乃至国际学术之林占有一席之地,要感谢的实在太多太多,挂一漏万。

总之感恩一直以来关心、关爱、关注和支持的所有单位的同事、朋友们的鼎力相助和支持,感谢所有的老师对我的培养教育之恩。
现在我所能做的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把我几十年来学到的知识回报给党和人民,回报给社会,成为一个对中国法治建设添砖加瓦尽绵薄之力的一名有情怀有担当的法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