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佩玉大娘
文/边中原
打我记事起,我家就是住在京杭大运河的河沿上的,那时候老运河里还有很多水,一到雨季,湖里(蜀山湖)的水都汇聚到老运河,我家住在闸北(寺前闸),闸下的闸窝很深,据说是抽不干的,下面通着东海。雨季水很大,冲出闸门的大水总是咆哮着,拥挤着,翻滚着巨大的浪花,记得我五六岁的时候父亲背着我才敢过闸背,到河对岸也是胆战心惊的,过了河走在堤上还是腿肚子打颤。
湖边上的人家最怕发大水,怕黄河决堤,怕泰山上的下来(因为南旺分水龙王庙分水工程,白英老人帮助工部尚书宋礼凿小汶河引大汶河水入蜀山水柜,形成南旺四湖。)所以家家户户都挤在老运河堤上,沿着河堤一条条小胡同只有两米左右的宽度,通常要住上四五家人家,那个密集的程度不亚于上海的小弄堂。那时候每家都有四五个孩子,甚至七八个,大的大,小的小,吱呀乱叫,打架骂架都是家常小菜,因此那些护驹子的大人就总免不了闹乱子,打架,也算是对一天天无聊枯寂的生活撒了一份胡椒粉,调剂出另一种酸辣的味道。

那时候日子过得磕碜,家家缺吃少穿,特别是春天最难熬,母亲总是揽着最小的弟弟对着刚发芽的椿树唱歌:“椿树窝卷儿,饿得小孩翻眼儿。”能吃到榆钱那算是救命了,到了福地儿。用碾碎的高粱面,棒子面,捏成大大的,厚厚的榆钱儿窝窝头,没有油盐也是美味。只有胡佩玉大娘的榆钱饼子白白亮亮的,泛着油光,就是她油润的脸一样,尽管她颧骨很高,眼窝深陷,那副高傲的美人胚子依然难以掩映昔日的风韵——据说,她可是当年上海、南京叱咤风云的人物,汪精卫秘书的阔太,她曾经亲口对我们讲过,她早就见过毛主席、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央的大官。那时也没有多少人相信。据说她上过南京金陵女子大学的,那是专门培养阔太太的学校。在大家都不知道电视为何物的时候,据她说,她见过电视机,还为我们描述是怎么一回事,绘声绘色的,我们听得天花乱坠。她有一台台式收音机,平时用一块白色的纱巾之类的布罩着,只露出前脸儿。那可是最阔绰的家电!大队支部书记家据说也没有。我们家家户户都是用响纸和磁铁做的广播摖儿,每天早晨5:00开始在一阵《东方红》的乐曲中县广播站开始一天的广播。接着就是大队长叫喊:干活~~去~喽!各生产队社员同志们,贫下中农同志们,社员同志们,抓紧时间下地干活去!该拉车的拉车,该锄地的锄地······
后面就是不堪入耳的粗话。
胡佩玉大娘是不用出工的。虽然她是我们这里最有学问的人,也没有让她当民办教师,教学,也许是她的身份的原因吧。因为她二次还是三次“翻身”——改嫁给我的近门子的恒财大爷,一个整天鼻头邋遢,相貌猥琐的老光棍,因为他是个贫农,成份好,胡佩玉大娘不用担心受人欺负,不用再让她的五个孩子饱受混乱时饥饿之苦,她也不会再受街上的光棍流氓欺负——当年她流落在济宁,因为她实在长得太漂亮,太迷人啊!总有无数的咸猪手。据说为了摆脱,嫁给了后陈庄的一个光棍,后来她的两个儿子都跑到了新疆做盲流。我七八岁的时候,她的大儿子过年时曾经带着孩子来看她,我们还成为玩伴。嫁给恒财大爷后她的生活才算真的有了着落——衣食无忧,大姐、二姐也相继嫁人。由恒财大爷不知哪来的魔术,给她变出了取之不尽的白面,她精心做成了千层油饼,又香又细,没有一个细小的煳花儿,飘着葱油的馨香,勾人的七魂六魄,幸亏我们还有闻香悦目的资格和机会!真是幸运啊,那个年代!
饭饱之后的午间,胡佩玉大娘醒了午觉,闲得无聊就给我们在四大娘家大门洞的土台子上讲故事,她是 用一块整洁的蓝布垫在屁股下面的,我们大大小小的十几个孩子都仰了脸儿,凝神聆听,真的有好多稀奇古怪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和故事钻进我们的小脑袋的。晚上纳凉的时候也讲古论今,都是我们爱听的。
恒财大爷做过几年生产队长,自然有源源不断的豆油白面供胡佩玉大娘享用。后来,生产队解散了,恒财大爷有一手做菜的手艺,人虽然邋遢,可是那年代“一招鲜,吃遍天”有人家结婚的时候就会请他做菜,他就顺便还是顺手给她带回来一些美味佳肴。
一句话,胡佩玉大娘就有那个享福的命!这是嫉妒她的大娘婶子们说的。
大概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一代落魄佳人在与她原配丈夫“团圆”之后溘然长逝,也许这个句号不太圆满,后面竟死后不得安宁。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出,本来定为反革命判为死刑的前夫不但没有被杀,反而释放后被统战,摇身一变成了市政协委员,他们一大家子几十口人也终于团圆,并且照了一张全家福。只是没有三姐一家,据说老头不承认这个女儿。
胡佩玉大娘去世后与恒财大爷是合葬的,几年以后,前夫也相继去世,这时候她的大儿子、二儿子及女儿们不同意,又趁我们家族的人不知道,半夜把胡佩玉大娘给挖走了,与她的前夫合葬在一起。恒财大爷没有自己的儿女,侄子们也没有过问,这事就这样了结了。
只是现在想起胡佩玉大娘模样,那双深眼窝还是有点儿吓人。几十年过去了,清明节了,大概她的孙子们没有忘记给她上坟,一个人的影儿倏忽就飘逝了,再也捡不到一点儿痕迹······
偶尔,她讲的故事还会“还魂儿”。
作者介绍

边中元,又名诗者边中原,取义痴心赋诗之人,笔名:浊世清尘。不愿浑浑噩噩,用诗,用笔济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