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伟安(通河一中)
这里的四季,犹如最平常的那样,却又胜过那样。

春风拂过杨柳枝,薄薄细纱下泛起点点嫩绿。雪层掉落,那是山灵们裹紧被子的声音。而这春像是失去了耐心的母亲,卷着冰块、裹着滔滔江水激烈地碰撞,她携着乌云,擦出惊雷,闪着光的、咆哮着震颤着大地、撕裂着天空,颇有“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气势。闹剧罢了,太阳才悄悄探出了头,抚慰着劫后余生的心。而花草顺着光线结伴而来,感受着朝露与晨曦。
村民也从去年的梦中醒来,带着一颗炽热的心开启新的一年。
然而这里炽热的不仅是村民们的心,还有正午40度的太阳。就连风儿都变成了“热心肠”,连一向稳重的松树,也燥热的扭动着躯干。顺着它指的方向,郁郁葱葱的树叶正遮在百花上空,斑驳的光点从缝隙中蜂拥而出。本就五彩斑斓的花丛,颜色更加千变万化,期间流过的是溪水,不是光斑。声声蛙鸣随着流水,萦绕耳边。我想伸手去抓,却为我留下一口甘甜。这些清凉,大概便是炎热的附赠品吧。

那么悲和愁,也大概是秋的附赠品吧。
其实我并不如此认为,虽然秋的芳华转瞬即逝,令秋诗盈满愁绪,可“我言秋日胜春朝”。秋在荒芜前,留下了一张张金色的笑脸,弥漫着沁人心脾的稻花香;秋在落叶前,留下了一片片飘零的落叶们的家,落叶归根,乌鸦反哺。我的眼中含着泪光,秋留下的念想是一种希望。
秋来的时候,带来了诗人的愁。秋走的时候,撒下了一地银泪。
这不舍的银泪凝结成了霜,似纷纷飞花,翩翩坠落。我试图伸手去感受它内心的冰冷,而它却叫我不要悲伤——地上行人的脚印,每步都印进了历史长河;那常青落雪延起的裙摆,簇然成了它的嫁衣。这苍白大地,俨然是它独有的婚礼现场,寒梅为它铺起红毯,细雪为它化好淡妆。所以无需悲伤,看吧,向半空中晶莹的白色看吧,还有麻雀在为它歌唱。所以无需悲伤,看吧,向上方“无纤尘”的天空看吧,湛蓝的天空任它翱翔。

纤纤流年,如诗画卷。
这里的四季犹如最平常的那样,却又胜过那样:春而不烦,夏而不燥,秋而不愁,冬而不悲。
辅导教师:张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