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诗歌联合会《诗歌有声平台》第3115期

《决战兰州》微小说
——写在清明
作者:李希勇
——仅此献给在兰州战役中英勇奋斗壮烈牺牲的革命先烈们……

(1)统帅下达命令
一九四九年八月毛主席下达了进军西北决战兰州的命令。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率领三个兵团十五万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铁流滚滚压境西北重镇兰州。悠关西北战场战局走势的关键性战略决战~兰州战役即将打响。
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沉重的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大量消灭了其有生力量,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坚实基础,从而大大加快了全国解放的进程。蒋介石政权土崩瓦解岌岌可危,负隅顽抗的国民党马步芳势力还做着最后的垂死挣扎。
八月二十五日拂晓兰州战役发起总攻,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直插敌人防线。号称西北王的马步芳匪部集结了三十万重兵扼守兰州,与人民解放军决一死战。马家军前沿阵地的碉堡里喷吐着罪恶的火舌。一人当关、万夫莫开的沈家岭敌军工事火力异常猛烈,我军进攻严重受阻,敌军防线难以突破。
经过数小时残酷激烈的浴血奋战,我军以惨痛的代价在沈家岭撕开了一道口子,攻克了被称为兰州锁阴的沈家岭后,父亲所在的七师从七里河沿黄河南岸直插西关黄河铁桥,与守桥之敌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十九团八连一举夺得黄河铁桥占领了北塔山高地,从而控制了黄河天堑,斩断了马家军向西逃窜的唯一通道。
马步芳视兰州会战成败为其生死存亡的关键,不仅主力全部集中在兰州,而且还在城内屯集了大量的粮食弹药,并作了长期精心周密的部署。最精锐的两个军和两个骑兵旅五万余人,重点守备在南山各要塞,两个军三万多人控制在兰州东北黄河两岸地区。
马步芳为保障兰州左翼的安全,部署两个骑兵军控制在临洮临夏地区。马步芳将抗战时期构筑的工事进行加固加修,构筑了坚固的钢筋混凝土碉堡群,环形人工峭壁,暗藏的密集火力点,外壕沟遍布地雷铁丝网,布满了航空炸弹为引爆装置的梅花雷明标,暗堡与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地道相连,把整个山岭变成了一个易守难攻的钢铁堡垒。马步芳多年苦心经营的防御工事真可谓固若金汤。

(2)惨烈的战斗
兰州地处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省的枢纽。北临黄河,东西南三面环山,抗日战争时期就构筑了国防工事,国民党守军称兰州为不可攻破的铁城。四九年八月二十一日,首次攻击失利后第一野战军调整战术于二十五日发起了第二次攻击,激战至二十六日全歼守城之敌,解放兰州。
沈家岭是一个由南北两块高地组成的葫芦型山凹,面积约零点四平方公里。两侧多岩石峭壁与狗娃山相对,沈家岭不但扼守兰阿公路也是南山主阵地中离黄河铁桥最近的阵地,成为锁阴盛为贴切。
兰州战役是解放战争中与敌人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也是西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城市攻坚战。第一野战军以伤亡八千七百余人的惨重代价,歼灭国民党马步芳匪部四万二千三百六十余人。
这一战役的胜利,使西北的反动军队,完全陷入分散孤立的境地,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利用二马(马步芳、马鸿奎)盘踞西北作最后挣扎的企图。打通了进军青海、宁夏、河西走廊的门户,为新疆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解放铺平了道路。
在兰州战役中沈家岭战斗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只有沈家岭攻克后才造成了马步芳军队整个防线的崩溃。在零点四平方公里的狭窄山沟里碉堡暗堡群、火力网星罗棋布,人工修筑的悬崖峭壁,以及十几年来马步芳集团修筑的城防工事固若金汤。我军将士前赴后继,在敌人强大的火力网前一排排倒下英勇牺牲。
狭窄的沟壑中躺满了解放军将士和敌军尸体,血流成河。营盘岭的敌军防线也异常坚固,这两条防线是进入兰州的门户和必经之路。马步芳集团仰仗着三十万大军,坚固的城防体系,气焰十分嚣张的叫嚣,兰州是解放军的葬身之地。

(3)英雄团长王学礼
敌军坚固的火力防线和猛烈的炮火,使人民解放军的进攻严重受阻,英勇顽强的解放军将士们一排排地倒下英勇牺牲为国捐躯。狗娃山、华林山的战斗进行地异常残酷惨烈,成建制的军人阵亡。在兰州战役中牺牲的几千名烈士中,有一位杰出的战斗英雄,他就是三十一团团长王学礼。他带领的英雄团在沈家岭战斗中为民族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们的辉煌战绩如同一座伟大的丰碑,永远屹立在皋兰山上。
兰州战役总攻打响后,王学礼率领全团官兵向敌人发起攻击,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在追击敌人时一颗炮弹在身边爆炸壮烈牺牲,年仅三十三岁。
战斗结束清点人数全团仅剩五十多人,彭德怀司令员在兰州战役后说:“打兰州战役,有的团一千五百余人,战斗结束后只剩下几十人了,这些英雄们为人民的事业粉身碎骨、光荣献身,为万世师表,永远值得纪念和学习”。

(4)七师攻克黄河铁桥
父亲李苇塘所属的二兵团三军七师攻下沈家岭进入七里河,沿黄河南岸东进夺取黄河铁桥。从二十六日凌晨一时开始,经过十多个小时战斗消灭了守桥之敌,阻止了溃散逃跑的敌人,为战役胜利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七师十九团率先攻入兰州七里河后,沿黄河南岸攻入兰州西关什字,八连迅速控制占领了黄河铁桥、北塔山及有利地形和制高点。战后八连被野战军授予夺桥首功英雄连称号。
此时的黄河铁桥上乱作一团,敌军的辎重装备、卡车、马匹、伤兵蜂拥而至,争先恐后地夺命过桥,桥面上挤得水泄不通。来不及过桥的敌人跳入黄河,企图泅渡逃生,大批敌人不会游泳溺水身亡,被波涛汹涌的黄河水卷走。
中国人民解放军七师的将士们,在占领的制高点和有利地形上顽强的狙击敌人,阻止了马家军向西溃逃。七师将士牵制了马步芳集团的大部分主力和有生力量,为人民解放军进军青海、宁夏、河西走廊、新疆,近而解放大西北铺平了道路。

(5)铁桥与白塔
攻进城内的解放军战士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和肉搏,在我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敌人溃不成军,土崩瓦解、纷纷投降。第一野战军七师的英雄将士们,在战斗中歼敌俘虏八千七百余人。
他们竭尽全力尽可能地保护了兰州的古迹白塔和黄河铁桥,使这两座具有标志性的古文物建筑免遭战火焚毁和灭顶之灾。为兰州的解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并被永远载入史册。
黄河铁桥和白塔作为兰州的标志性建筑,见证了兰州战役中英勇无畏的解放军战士浴血奋战、英勇杀敌、前赴后继、血染黄河的悲壮场面;见证了穷凶极恶的马家军丧心病狂、负隅顽抗惨遭溃败的可耻下场;见证了千年古城喜获重生,金城回到人民手中,人民兴高采烈欢欣鼓舞、欢庆胜利的喜悦场面。
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的兰州黄河铁桥,迄今已有一百一十多年的历史。这座大桥在当时那个年代可以说是独具匠心、巧夺天功,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惊世之作,堪称天下黄河第一桥。迄今它仍然焕发着容光。北塔山巅的白塔始建于元朝末年,迄今已有五百七十多年的历史。巍巍白塔与雄伟的黄河铁桥遥相呼应,佐证了兰州千百年的沧桑巨变。

(6)兰州解放
一九四九年八月二十六日兰州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隆重举行部队入城仪式。这一天兰州城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十万民众走上街头,载歌载舞欢庆胜利和解放。
彭德怀司令员同其他首长以及各界民众代表,一起检阅了游行队伍。入城仪式结束后彭总破例举办了大会歺,互致问候后他高兴地表达兰州解放的胜利喜悦,动情的说:“兰州战役是一场恶战,从战略上看这可能是西北最后一仗”。
接着,他召开野战军高层干部会议,总结战役经验部署进军河西走廊、新疆、宁夏的战役行动。同各位首长进驻兰州,热烈欢庆、夹道欢迎的兰州人民沉浸在胜利的无比喜悦中。
一场空前惨烈、残酷的城市攻坚战两天前在这里激烈地进行着,战争的宵烟还迷漫在兰州上空没有完全散尽,一股浓烈刺鼻的焦糊味还在四处飘散,令人窒息。

(7)元帅的情思
此时,彭总的心情极为沉重,他倚靠在被战火摧残的支离破碎、满目苍夷、弹痕累累,被风雨侵蚀烈日暴晒锈迹斑斑的铁桥护栏边。神情凝重的注视着滚滚东流湍急浑浊的黄河水,目不转睛地张望着这座比他年龄小十岁的铁桥。这座大桥是清朝道光年间,美、法工程师联合设计,中国工匠打造的号称天下黄河第一桥。彭德怀紧锁眉头陷入了久久地沉思中……
这座横跨兰州黄河南北两岸,镇守东西的天下第一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兵团三军七师攻入城内的第一时间,就被十九团八连勇士牢牢地控制住,阻断了敌军向青海、宁夏、河西走廊以及新疆方向溃逃的企图,消灭了马步芳军队的主力和有生力量。取得了西北战场关健性决定性的决战胜利,对解放大西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刻彭德怀感概万千……
几天前,彭德怀司令员就在这里坐镇指挥千军万马,运筹帷幄着兰州战役。前赴后继的英雄将士们冒着敌军猛烈的炮火冲锋陷阵、赴汤蹈火,鲜血染红了黄河水。描绘了一副英勇悲壮、可歌可泣的壮烈画面,谱写了一篇惊天地泣鬼神气壮山河的壮丽诗篇。英勇无畏的将士们与敌人激烈撕杀,一批批年轻的解放军战士黯然倒下为国捐躯。这些年青可爱的战士们青春似火、花样年华,他们过早的逝去,还没有来得及享受胜利的喜悦和平的幸福,太惋惜了。
彭德怀触景生情,顿时一幕幕惨烈的战争画面浮现在眼前。他神情肃穆,不禁动容神伤眼角边微微渗出些许泪花,他努力克制了一下情绪,不经意地抬起右手用袖口抹了一下眼角的泪水,不忍再继续想下去。他稍许镇定片刻,收拾了一下情绪,下意识的整理了一下军容,扣上风纪扣,理了一下腰带枪束,便疾速加入到军民欢庆的游行队伍中去了。

(8)马步芳的残忍暴敛
一九四九年初,毛主席明令彭德怀,对马步芳坚决歼灭,只接受无条件投降绝不允许其起义和改编。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对马步芳集团的痛恨由来已久,真可谓恨之入骨,马家军和红军的血海深仇不共戴天。除了一开始中央红军进入陕北时,马家军的不断骚扰之外,更主要的是西征悲剧埋下的祸根。
当年长征结束后,红军两万余人奉命组成西路军,于一九三六年十月底在甘肃靖远县境内东渡黄河,揭开了西征的序幕。西征途中的劲敌就是狡诈残忍的马步芳军队,经常采用民团和红军拼消耗,再用骑兵包抄的战术,这种战术被称为蛮劲战术,致使西路军吃了很大的亏。
西路军的失败,是我军征战史上最惨痛、惨重的一次失败和损失,马步芳得意洋洋地宣称获胜并得到了蒋介石的嘉奖。令人发指的是,马步芳匪部灭绝人性惨无人道的将5600名红军战俘极为残忍的杀害。马匪杀人的方法花样百出,他纵容手下残酷虐杀战俘简直到了亥人听闻的程度。
抽肠、扒肚、抽筋、剥皮,把被俘红军的肚皮用刺刀割开,将肠子拉出拴在马尾上抽打马匹狂奔,受害者胀肚内脏被拉出痛苦至死。马家军的匪徒听说用人血脑浆蘸热馍吃可以治病,就拉出红军战俘当场打死拿热馍蘸着吃。还拿被俘红军战士当活靶子打,练习枪法和打赌取乐。活埋、枪杀、火烧、挖心、取胆、割舌等多种惨无人道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一九三七年一月董振堂率领的红军西路军第五军,在高台与马家军血战九天八夜,最终弹尽粮绝全军阵亡。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参谋长刘开基战死沙场,两千多名红军西路军将士英勇牺牲。高台城狼烟滚滚、血流成河,红军将士身首异处暴尸街头,此情此景惨不忍睹!这是红军西路军征战史上最为惨烈悲壮的一幕。
最为残忍的是,马家军匪徒将董振堂、杨克明、刘开基的头颅割下,悬挂在高台城楼示众。随后马步芳到南京蒋介石官邸邀功请赏。
一九五零年四月,父亲就任高台县长后依照中央人民政府的指示,在高台县南华乡修建了红军西路军烈士陵园,将董振堂、杨克明、刘开基等红军将领和数千名烈士的遗骨收入陵园内,并树碑立传将此地开辟为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供全国各地的人们参观詹仰,让子孙后代永远铭记这段历史。

(9)墓地沉思
一块乌木黑的墓碑矗立在沈家岭群山万壑中的公墓群中,经过成年累月的烈日暴晒风雨侵蚀,略显斑驳与沧桑,墓碑的正面用宋体隶书镌刻着李苇塘的名字,墓碑的墓志铭没有任何的记载。我站在墓碑前久久的沉思着…
此时我目不转睛的凝视着远方,眼前方圆十几公里的地方是当年兰州战役的主战场,如今多已开辟为公墓区。这里群山环抱、沟壑纵横,放眼远眺黄河铁桥尽收眼底,北塔山上的白塔依稀可见,仿佛,兰州战役那惨烈残酷的场面浮现在眼前。在这条山沟里,无数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士为解放兰州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无数忠魂为人民的幸福安康抛头颅、洒热血,永远长眠静卧在这里。
父亲与他亲爱的战友们朝夕相处遥相呼应,他们长年静卧在这里。平日里这座山坳显得异常静谧、幽深、宁静。入夜,月光皎洁、阴森楚寒。长眠于此的英雄烈士们与父亲共枕眠,他们目光炯炯仰望着苍穹、凝视着星空、憧憬着未来…
这座山坳坐落在沈家岭的群山万壑中,这里峰峦叠障、绵延起伏。几年前父亲的骨灰从华林山革命公墓移出后,与母亲合葬在一起迄今已有八个年头了。一种思念、思恋之情与日俱增,每年清明我们兄弟姐妹都要到这里来祭奠敬爱的亲人。抔上一抹新土、献上一束鲜花、点上两株蜡烛、烧上几塌纸钱、献上一些祭品、敬上一杯老酒、点上一把香火,以此敬祈亲爱的父母。

(10)革命英雄主义教育
似乎这些流程都已经程序化了,每年都按此照章行事,父亲生前最反对和厌恶这些陈规陋习。他说,这些都是封建迷信的东西,自己是彻底的唯物主义、无神论者,他死后绝对不能这样去做。所以,临终前叮嘱不留骨灰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也入乡随俗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随波逐流,只不过比当地人简化多了,尽管这样还是有悖于父亲的临终嘱咐。
想起儿时少年时代,学校每年都要在清明节时组织全体少先队员来祭扫烈士墓。记得那时我是少先队大队长,举着少先队队旗引领着全体少先队员,阔步迈进华林山革命烈士陵园,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默哀宣誓,有很多大专院校的大学生、中小学生、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工人、也有解放军指战员和警察。新入党的共产党员在纪念碑前和党旗下庄严宣誓,然后参观兰州战役博物馆。
我记忆最深的就是解放军三十一团团长王学礼,他的墓碑耸立在兰州华林山革命陵园内最醒目的地方。他的英雄事迹感天动地、感人至深,他是兰州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影响了几代人。春去秋来、周而复始,一代一代、一茬一茬地延续至今。这里己成为革命传统教育、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平台。也成为理想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的必修课。
长此以往,对青少年的思想成长是颇有益处、大有好处的。在这一点上我是深信不疑,正是因为父亲对我们儿女们坚持不懈的正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才使得我们本本分分的做人,勤勤恳恳的做事,使我们受益匪浅,乃至终生。这些都是无形资产无价之宝,现代的青少年太需要汲取这方面的营养了。

2023.4.5.

作者简介:李希勇,中国国际报告研究会——国学文化传承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华诗歌联合会主席团成员、总诗评、北方文学社社长。诸多作品见于国学文化园地李希勇专栏。作品有:多篇系列经典红诗、多篇父母情怀、西藏情结、军旅情怀散文诗歌。著有长篇小说《不朽的丰碑》报告文学《风景这边独好》《多舛的2020》。长篇组诗《2020春天序曲》~中国•武汉抗疫纪实被载入国学委员会【盛世华章】建党百年伟业文献,并获得“一代宗师”2022全国诗词大赛一等奖。


中华诗歌联合会组织机构
主席兼总编:梦如诗
首席顾问:吕兴福
特邀顾问:火凤凰(海外)、钱文昌
顾问:孺子牛、红雨随心、芝山石、晨曦、吥咻、蓝儿
秘书长:艳阳天
总诗评:李希勇
现代诗歌研究院院长:钱文昌
古典诗词研究院副院长:米兰
副总编:追梦天涯
现代诗歌研究院副院长:荷塘月色
主播部部长:艳阳天(兼)
主播部古典诗词音频室主任:米兰(兼)
主播部现代诗歌音频室主任:戴维
主席团专职成员:森严、聂子
南方文学社社长:蓝儿
北方文学社社长:李希勇(兼)
北方文学社副社长:世灵
中原文学社社长:追梦天涯
西部文学社社长:梦如诗(兼)
东部文学社社长:梦如诗(兼)
儿童文学社总社长:追梦天涯
少儿语文培训部部长:秋竹

中华诗歌联合总编辑部
古典诗词音频审核:米兰
现代诗歌音频审核:戴维
诗歌、音频总审核:艳阳天
总编辑:梦如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