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娘还乡(图配诗)
摄影:西安六女士
配诗:王芃
《小 序》
西安城六位五十岁开外的半老徐娘皆老年大学学员。居城市久矣不觉腻腻然。相约去郊野踏青。其中有娘家在周至县楼观台附近者,爰结伴成行,顺便还家归宁。
此行不但饱览了沿途及楼观仙都的自然风光,美丽春色和人文胜迹,且受到同伴娘家的热情接待,也体验了有趣的农村生活,欢乐无比,一似回到了少年时光。还拍摄了许多有趣照片。归而择其佳者邀笔者配以诗歌,一并发表,与读者大众共享欢乐。不亦群众民俗生活之胜事者乎。
——重返长安谪仙子

与春同行
赤橙黄绿青蓝紫,
春色人花两难分。
徐娘欢歌声声亮,
过了一村又一村。

还家归宁
徐娘半老得还乡,
新居已非少时窗。
五人坐卧农家炕,
都曾对镜贴花黄。

新嫁娘
百年人生悠悠长,
春花秋月夹雪霜。
三十光阴重坐炕,
犹似当年新嫁娘。

满园春色
桃花粉红李花白,
满园春色何人栽。
不闻阿母唤女声,
但看花逐笑颜开。

笼雀放飞
天蓝山青菜花黄,
四涯无声野茫茫。
笼雀一朝得解放,
狂飙伞舞对斜阳。

化女泉边
说经台西青山畔,
曾是老子化女泉。
圣哲不知何处去,
五朵金花立泉边。

城女采花
久居帝都厌繁华,
长安女儿到农家。
春田无人前后顾,
欲采菜花发上插。

丝路舞者
罗马来唐越千年,
依山古塔仍卓然。
还乡秋娘人未老,
犹是丝路琵琶仙。

劈柴作羹汤
出城踏青喜颜开,
亲近自然乐满怀。
还乡最爱农家趣,
为做羹汤劈薪柴。

公主与村姑
人生贫难贵也难,
公主避祸延生观。
帝女道成化仙去,
留得村姑在人间。

锄禾南山下
徐娘还乡时如飞,
车笛已在声声催。
难得理禾南山下,
犹自把锄不忍归。
图片摄影
西安六女士
配诗
重返长安谪仙子 王芃 癸卯春



作者简介:王芃,字大白,号重返长安谪仙子。当代著名文化学者和诗人。出生文化世家。六十年代,作为西安上山下乡知青,在陕西省周至县楼观公社插队,艰苦劳动十余年。文革后考入陕西师范大学。后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成绩卓著。因撰写《关于建设楼观台老子文化城的建议和构思》调入楼观台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任理论研究室主任。爱好广泛,知识渊博,多才多艺。在文化教育,历史研究,风景科学,旅游管理,周易文化,儒道文化,诗词歌赋,书法艺术等诸多领域成就杰出。退休后寓居西安,历任陕西盛世文化公司文化顾问,《盩山厔水》杂志主编,香港圣瑞吉祥文化公司陕西分公司文化总顾问,《陕西宗教文化》杂志执行主编,陕西省周易研究会副会长,长安老子文化国学研究院顾问。现为陕西省周易研究会名誉会长。享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著述丰富,有《楼观台诗传》《春水呜咽如诉》《洞天福地西楼观》《楼观仙师传》《楼观棋王》《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史略钩沉》《关于中国诗歌的对话》《楼观台——太白山风景名胜区资源调查评价报告》《嵌名对联三百首》等著作出版,发表问世。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陈昌文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