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忘沙漠花的清香
谢邦成
岁月的波浪虽已荡流了我许许多多的记忆,飘走了我那么多瑰丽的芬芳和动人的往事,但却为我留下了北国风光中那淡淡沙漠花的清香,真是沁我心脾暖我心房和醉我心间。
在记忆中,尽管小区周围也有栽培的沙漠花,但因环境和土质问题造成枝不繁叶不茂和花不艳,尽管洛阳市东花坛立交桥的两边也栽培有许多沙漠花,但每次都是在坐V3和41路公交车上隔着玻璃跟走马观花一样未留下任何印象,记得印象较深的还是2005年4月初,我有幸参加了包(头)神(木)铁路首段复线神东至瓷窑湾段的建设,当我在每天的上下班途中及工休间隙看到蒙陕交界处的乌兰木伦河两岸以及铁公路两边,那长长的枝条从河岸的山坡上和路基边的绿野中像春天的柳枝一样垂挂下来,虽然清明节过后两岸的春天才来但那不是乌兰木伦河的责任,因为乌兰木伦河既不会慢慢腾腾又不会拖拖拉拉有的是雷厉风行的作风,你看几天前这里还是枯枝干叶而现在竟是绿叶满枝,再看那嫩绿的叶子中间还夹着星星点点的小黄花并在春寒料峭的风中独自开放,空气中既弥漫了许许多多沁人肺腑的清青,又给原来风沙肆虐而干旱的沙土带来盎然生机和希望,就是这么普普通通的一种植物却用自己一贯的深情和执着完完全全地释放着对沙土的热爱,就是这种植物已被当地人视为防风固沙的沙漠花。
沙漠花亦称迎春花、金钟花、柠条花和金腰带,《辞海》解释为木犀科属落叶灌木,枝条细长其小枝有角棱,叶对生且小叶三枚,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枝呈拱形并纷披下垂,早春先花后叶其花呈淡黄色,原产我国中部和北部各省,各地常栽培供观赏,除观赏之外其叶还可入药,现代医学认为沙漠花的叶有解毒消肿和止血止痛的作用,能治外伤出血和痛疖肿毒等,外用可将鲜叶捣烂敷于患处或水煎坐浴,还可以研粉调麻油搽敷于患处,其花既可清热又可利尿同时还能解毒,用水煎服还可治头疼发执、肿毒恶疮、下肢溃疡和小便热痛等症状;由于沙漠花的花期早如逢雪时更显得特别精神,故与玉梅、水仙和山茶合称为“雪中四友",沙漠花性喜阳光并耐寒耐旱和耐盐碱,适应性强并且根系又发达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还很强,无论是高山平原或是盐碱洼地都能落地生根并茁壮成长,并在观察中发现沙漠花每年总是顶着料峭的春寒开在百花之先,以它独特的风韵和花色赢得了古往今来许多人的赞美,如宋代名医和诗人韩琦赞美它为“迎得新春入旧科,独先嘉卉占阳和"的诗句一直流传着。
闲暇之余总爱止步观赏,面对那一株株那一丛丛和那一排排极其普通但开得又特别灿烂的花,其枝条长到一米左右就渐渐地向中间蓬聚并形成一个冠状体,生长多年的枝条如在远处看就像立在地上的一个绿灯笼,春季漫山遍野都是淡黄色的小花朵,夏天怒放的花朵妩媚并惹人爱怜,秋天一串串状如豆角的花籽挂满枝头其形似腰果色如琥珀,而当寒冬来临时其枝条上带刺的叶虽已干枯细小,但却依然挺立并在风中还特别地顽强,就是这么普普通通的一种植物在既没有桂花与兰花的芬芳又没有玫瑰与牡丹的艳丽,但在那终日饱尝响彻车轮与钢轨铿锵的喧嚣和全身沾满煤灰与沙土的地方,却有着自己独到的风骨进行生长着并且还独自寂寞地灿烂着,就是这么普普通通的一种植物在寒星冷月和凛冽风雪中顽强地扎根并不断延伸,用自己的朴实无华既抵御了风沙的袭击又装点着包神铁路沿线的山谷。
在回想中,也许是自己的貌不惊人美不压众,其花朵又淡黄而细小的原故才无需更多的养料,无论是在山坡还是在溪沟和路旁桥头只要有一点阳光及水分就会生根发芽并开花,也许是自己的生命力极强才不用精心培养,越是干旱的地方越能茁壮而又自由自在地成长,当百花争艳和姹紫嫣红的春天热热闹闹地隆重登场时,沙漠花却收起了自己的花朵并悄悄地隐入到那绿色的海洋之中,看着这静悄悄开放的花朵使我突然想起那些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再献子孙的筑路人,他们既像平凡而普通的沙漠花一样不争俏不张扬和不怨恨,在艰苦的条件和恶劣的气候下默默地筑路架桥,任凭日晒夜露和风吹雨打自己也毫不动摇、、、、、、
我赞美你包神铁路沿线的沙漠花,既赞美你那份宁静那份淡雅和那份清香的风格,又赞美你跟筑路人一样有的那份志在四方的执着信仰。
作者简介
谢邦成,男,1962年7月18日生于重庆市忠县太来乡石坝村8组,1981年元月至2017年7月曾在中铁十五局集团六公司党委宣传部和工会工作部及工程项目上供过职,供职间的部分作品曾在《法制日报》、《中国铁道建筑报》、《洛阳日报》、《忠州日报》、《牡丹》、《桃花源》、《中国铁路文艺》、中国知网、中华铁道网、新华社客户端和《中华得雨杯短诗短文比赛获奖作品选》、《”时代杯”全国文学艺术优秀作品集》、《忠州散文》及《忠州诗集》等报刊网书上刊发或转载过,并出版《邦成作品集》上中下和《筑路岁月》等书籍,2017年7月满55岁后已退休,现居河南洛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