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第499期
诗经故里文化传媒总第4681期
关于对联的基本知识
冯宝哲
对联,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它俗称“对子”,简称“对”或“联”,也叫“联语”、“联句”。通常是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一组对偶语句,即题于楹柱之联,后雅称为“楹联”。
一、对联是中华国粹
1、对联中国特色鲜明,华夏独自一家。从世界文学宝库来看,从古至今,任何其他国家、其他民族都不曾有过这样一种文学形式。对联讲对称和谐,而对称和谐是一种自然美,多音节、拼音文字无法用整齐、划一的方式表达这些自然的对称美,只有中国的单音节、方块字才具有这种功能。套用一句时髦的话:它具有中国特色!它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独立文体之一。是中华国粹,民族瑰宝。对联是一个完整的而有独立意义的表述单位,它既对又联,涵义丰富,对,有对称、对比、对立、对衬、对等、对齐、对应、对偶、对仗、对流等义;联,有联合、联系、联接、联袂、联络、联贯、联结、联想、联缀、联通等义。它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独立性,是与一篇文章、一首诗词一样平起平坐的文学形式。这种文学形式,具有固定的表现结构,那就是一个中心,两个侧面,由有内在的逻辑联系的上下两联构成,这就形成它特有的对称形式而区别于其他的文学形式。
2、对联是两行文学。对联由上下联两行文字组成,因此也有人称对联是两行文学。它可短可长,在各种文学形式中,以短小精悍见长,是任何文学体裁所不可比拟的,短则每边一字,长则可达数千,宜伸宜缩,简繁均可,所谓“撑天柱地两行字,涵古盖今一副联。”它的内涵是异常丰富的。有人说“对联是诗中之诗”,这不仅是因为近体诗中有两联必须相对,更主要的是说对联言简意赅,具有其他文学形式所难以具备的“浓缩精华”的功能。对于我们退休在家的老年朋友,闲时琢磨对联是最简便、最省力的艺术练习。
3、对联具有三大特性。这就是群众性、实用性、鉴赏性。
(1)群众性。对联是一种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文学形式。它的篇幅可长可短,语体可文可白。语气可庄可谐,风格可雅可俗,有很强的适应性,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既可兴观群怨,又可喜怒哀乐;既可日常应用,又可应景抒情;既可浅斟低唱,又可述古颂今。再加上它明瞭、通俗、直观,切事切景切情。自然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它有充分发挥各人才智的余地,学富五车的固然可以作出上等佳联,粗通文墨的也可以道出巧妙对句,因此我们说,对联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2)实用性。对联的应用范围很广,社会各种场合,都有它的表现市场。如亭台楼阁、宫廷院落。官邸殿堂、书院会馆、别墅书房、城寨庄园、村民茅舍、祠庙古刹、庵舍道观、祭坛陵墓、门坊戏台、店铺学堂、或重大庆典、节日雅会、婚寿喜庆、祭祀哀挽、题赠颂扬、歌山赞水、咏物述志、传情寄爱、警世诲人等各种环境,无不用之,可以说,“对天对地,天地有情皆可对:联古联今,古今无事不能联。”生活中无时不用联,无处不用联。
(3)鉴赏性。对联这一艺术形式,融合力与艺术性其大无比,真如海纳百川,对于我国自古至今的各种文学艺术,都能敞开门户,确实达到了来者不拒的地步,我国传统文学。如《诗经》的敦厚,《楚辞》的浪漫,汉赋的铺陈,六朝骈文的严谨,唐诗的韵律、宋词的典雅,元曲的俚白,唐宋散文的浩荡文气,明清小说的逼真描写,等等以及上述文体的多种句法句式,各种修辞艺术和各种表现手法,对联无不包容,多方继承,尽情吸收。并形成了对联自身的艺术内涵。对联种类繁多,题材广泛,蕴含和涉及的知识极其丰富。举凡天文地理,草木鱼虫、宫观祠墓、政经哲史、诗词书画、古今中外、士农工商、三教九流等等无不涉及,无不可以入联。对联语言精炼,对仗工整,节奏明快,音韵优美,巧思佳构,妙趣横生,并且表现和蕴含着某种机趣、奇趣、风趣、谐趣。使人久久不忘。对联文学还与书法、图画、雕刻、装饰等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使之如虎添翼。对联中充满了美的享受。因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来说明对联具有很高的鉴赏性,它可以给人以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对联的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
对联的规矩看起来很复杂,其实细理其头绪无外乎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两条。这是对联的灵魂和精髓。
1、词语对仗。说对仗要先说对偶,对偶是修辞的辞格之一,用字数相等,句法相似的语句表现相反或相关的意思。诗词对联要求严格的对偶,称为对仗。对仗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诗词联句的对仗要求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中以同字相对。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了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
以郑板桥的《春风》联为例,
春风放胆来梳柳;
夜雨瞒人去润花。
可作如下分析:“春风·夜雨”同为名词,都是偏正结构,“放胆·瞒人”同为动词和名词,都是动宾结构,“来·去”同为动词,“梳柳·润花”同为动词和名词,都是动宾结构,上下联词性、结构全部对应,故对仗工整。
2、声律协调。对联讲究平仄声调。平仄指声调的长短律和高低律,即长短调的交替和高低调的交替。平仄的作用在于能使音调多样化,调值相异、产生美感。刘勰在《文心雕龙·声律》中说“异音相从谓之和”。和即和谐,和谐的音调自然会悦耳动听。要区别平仄,先得懂四声。古代汉语的四声是平、上、去、入。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古四声的平仄分类是、除平声外,其余上、去、入三个音调都是仄声。四声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异,在现代汉语中平声分化为阴平(不升不降)、阳平(不高不低),在汉语拼音中称为第一声、第二声,上声称为第三声,去声称为第四声。入声在普通话里已经不存在了,分别被派入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里去了。在现代汉语中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第四声是仄声。日常比较简便的区分平仄的方法是看音调的长短度,凡是可以拉长的声音就是平声,不能拉长的声音就是仄声。妈、麻、马、骂;衣、移、以、异;耶、爷、也、夜;飞、肥、匪、费;滔、桃、讨、套;温、文、稳、问。前两声为平,后两声为仄,大家不妨反复念读,体会新四声的各自特点。
对联对声律协调的要求,就是本句平仄相间,上下联平仄相对。
以前述郑板桥的《春风》联为例,它的平仄格式就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郑板桥另有一副书斋联:
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
其平仄格式也与《春风》联相同。
作者简介
冯宝哲,陕西蒲城人,一九三八年一月生。高级经济师,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院士,陕西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诗词学会会员,渭南市楹联学会原常务副会长,现顾问。《渭南联苑》原主编、编审,蒲城县诗词曲联学会顾问。被授予“秦东联坛十老”、“渭南文化名人”“陕西孙髯翁终身成就奖”等称号。著有《风雨留痕》等书五卷,二百多万字。
陕西分社推送
编辑:叶子 白公平
美编:惜缘
荐稿 审核:惠玲玲
制作:瀛洲居士
图片音频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总编微信
中华诗经阁总社
荣誉顾问 张文汉 韩春见 熊静中 沈阳 石生 郭仁炳 浬鎏洋 王亚中 秦玉才 周镇添
总社长兼总编 瀛洲居士王连社 副社长 胡乃华 副总编 惠玲玲
总监 蓝天
文化总监 铃龙
中华诗经阁江苏分社社长 泰然 荣誉社长 陈立新
副社长兼总编 辛谷 副总编 汪雯 编审 铃龙
中华诗经阁内蒙古分社社长 夏青海
副社长 牛素梅 主编兼群管 刘东华
中华诗经阁陕西分社社长 惠玲玲
副社长 张培良
总编 李广远 副总编 翟英
中华诗经阁山东分社社长 赵芳香
总编 李金宏
宣传部
部长 刘建荣(河北) 副部长 左福启(河北) 副部长 明雪琴(河北)
宣委 李宗平 张志国 唐生平 刘莹心 王素香 李绍芝 王杰侠 暴金娈以及所有编辑部成员
诗经部
部长 董杰(河北) 副部长 卢华山(河北)
编委 韩爱华(河北)惠玲玲(陕西)刘书琴(河北)毛恒昌(上海)石富城(重庆)李延军(陕西)杨莹(陕西)彭小毓(陕西)刘德生(陕西)王荣(辽宁)张建民(陕西)(添加中)
楹联部
部长 白公平(河北)副部长 李彦蓉(河北)
编委 泰然(江苏)邱百灵(甘肃)(添加中)
音频部 特邀部长 巧丽(新疆)
部长 于冰(河北) 副部长 骏马(河北)副部长 梦露(黑龙江)
编委 香乡(北京) 冬日艳阳(黑龙江) 田浩(天津) 心语心声(山西) 碧海青天(河北) 喜洋洋 英子 张志国(河北)枫叶(宁夏)悠闲(湖北) 山涧红枫 李严 惠玲玲(陕西)冯文静(陕西)刘崇甫(陕西)李民龙(陕西)陈莉(陕西)谢丽(陕西)孙琦(黑龙江)宋淑平(山东)杨海荣(陕西)月儿(黑龙江)李红琴(北京)王秀茹(陕西)杨晓红(陕西)穆涓涓(陕西)默韵(陕西)贾景华(陕西)高晓莉(陕西)凌子(黑龙江)莫莉(陕西)婉清(陕西)张卫静 张颖 孟繁燕(秦皇岛)张晓凤(陕西)谢艳芳(陕西)罗玲珠(陕西)程亚利(陕西)大囡(河北)贞礼(陕西)杨海静(陕西)乔晓莹(陕西)姜雅范(黑龙江)
格律部
部长 翟英(陕西) 副部长 夏青海(内蒙古)副部长 刘激扬(河北)
编委 秋禺(江苏)乡音(湖北)孙春梅(河北) 刘淑芬(辽宁) 槐增良(河北)佘正发(湖北)么忠文(北京)白公平(河北) 马到成功(河北)李庆山(河北)李曼秀(河北)郝福生(河北)田永香(广东)孙上舒(黑龙江)娄洪魁(河北)朱建美(江苏)钟家奇(湖南)(添加中)
词曲赋部
部长 汪雯(江苏) 副部长 文墨冰言 副部长 胜利(河北)
编委 周镇添(广东)张永庄 (河北) 李杰猛(湖北)连丙堂(河北)李振汉(辽宁)陈立新(江苏)铃龙(江苏)蒋兴国(江苏)葛君(海南)付胜光(陕西)冯宝哲(陕西)冯新民(陕西)(添加中)
古风部
部长 李元超(河北) 副部长 魏增才(河北)
编委 闫俊山(河北)成俊峰(陕西)唐永恩(上海)李德宛(陕西)(添加中)
新诗部
部长 胡乃华(辽宁) 副部长 张荫成(河北)
编委 杨慧月(湖北) 卢庆学(河北)吴萍(安徽)赵雪梅(吉林)杨永振(北京)邓自然(湖南)赵芳香(陕西)王苍洲(陕西)李耀国(天津)攸春仙(山西)钟家奇(湖南)刘小奇(陕西)许增正(陕西)(添加中)
散文部
部长 莹心(山东) 副部长 李华(河北)
编委 铁裕(云南) 王玉(河南)清风月(河北)王新平(陕西)李东林(陕西)(添加中)冷月(北京)潘远芬(天津)袁占凯(河北)田方芝(山东) 李密林(河北)齐英华(山西)陈新安(陕西)王全峰(陕西)
小说部
部长 贺宝璇(山东) 副部长 张合军(河北)副部长 任春铭(山东)
编委 王振伟(吉林)李拴强(陕西)(添加中)
杂文部
部长 熊静中(河北) 副部长 王俊颖(河北)
编委(添加中)
书画部
部长 胡胜利(北京) 副部长 王栓柱(河北)
编委 王春阳(河北) 邢富强(河北)仇建庄(陕西)刘进海(陕西)周继业(陕西)支铁锤(陕西)姚万杰(陕西)许炳荣(陕西)雷鸿飞(陕西)计泽潭(河北)雷百计(陕西)乔永胜(陕西)岳七虎(陕西)田小弟(陕西)邢秉纯(陕西)毛凯(陕西)齐宝田(山东)卢绪高(山东)冯登厚(陕西)张培良(陕西)贺志明(陕西)潘琦(陕西)(添加中)
影视部
部长 耿进柱(河北) 副部长 高聪英(河北)
编委 宋闯(黑龙江)许毅斌(陕西)(添加中)
美编部
部长 王彩维(陕西) 副部长 郑翠利(陕西)
编委 婉萍(山东) 王申未(陕西) 梁聪苗(陕西)赵香利(陕西)孟五利(陕西)(添加中)
诗评部
部长 秦本云(湖北) 副部长 宋京平(四川)
评委 刘朝智(陕西)李剑东(黑龙江)刘丰彦(陕西)高润南(陕西)(添加中)
直播部
部长 李海龙(陕西)
编委 李民龙(陕西) 任隽(陕西)
中华诗经阁——传播诗经文化,弘扬正能量,以公益为宗旨,以奉献为准绳。诸子因兴趣爱好而志同,因传统文化而道合。期待国内外才子佳人入驻,尽情展示您的风采!
温馨提示:投稿、荐稿、组稿、音频配制、赞赏、点赞、留言、转发、推介等均属友情体现!衷心感谢!
【免责声明】
1、本平台基于弘扬国学、传播诗经文化、发挥正能量之目的,发布链接,但并不意味着支持赞同所有诗、文的观点和态度,并不意味着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和文学的艺术性,并不意味着文体文本合格或合乎要求。诗、文是否原创,无法考证,坚持奉行文责自负之原则.
2、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平台下载、或以其他形式复制、使用本平台链接图片等,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本平台所采用的音频,图片等,如有不妥,请及时通知予以删除.。如无意中侵犯了某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平台将立即删除。
4、本平台对于涉及政治、文化、权益等一切责任概不承担,均由相关作者或单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