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欣闻
(一)米家山水代代传
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著名回族书画家,应该是宋代的米芾、米友仁父子。他们独创的米家山水,让中国绘画跨进了一个文人抒情的新天地。元代的高克恭、明代董其昌、清代笪重光、近代吴石仙,都是米家山水的铁杆粉丝,而且临摹得惟妙惟肖。
普天下的人几乎都知道米芾是书画大师,殊不知他的儿子米友仁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米友仁字元晖,是早慧的天才。在19岁的时候,他所作《楚山清晓图》被父亲献给宋徽宗,并得到了文艺皇帝的赏赐。南宋时,他已官至工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当然离不开宋高宗的宠爱,特令他负责鉴定皇室书画。今天故宫收藏的部分古书画上,能看见他的一些题跋。
米友仁一直继承米家山水,有时还在自己的画上写“墨戏”二字,开创了中国绘画史上文人“自娱”的一个派系。连大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戏称他为“虎儿”,并赠有古印诗为证:
我有元晖古印章,
印刓不忍与诸郎,
虎儿笔力能扛鼎,
教字元晖继阿章。
回想十几年前,在上海安亭路看望海上耆宿周退密老人时,谈到收藏,退老就自豪地告诉我们,他的伯父周湘云当年算得上是上海商界翘楚,曾经收藏到米友仁《潇湘奇观图》,最终经过一番周折,被故宫博物院珍藏,留给众多世人欣赏。
《瀟湘奇观图》是米友仁所绘水墨云山图的代表作品,画幅后又书有题跋一段。其自言,系用羊毫笔所书,书法丰厚而遒劲,文人气息浓厚。
从那一刻起余就暗想,假若一生中能够得到米家父子的只字片纸,那将是鉴藏的极大快乐。
米友仁还是一位书画鉴藏家,北京、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些传世珍贵书画中,有一部分留有米友仁鉴藏的题跋。
例如「怀素律公帖」条下题有:
“右怀素书《律公帖》。臣米友仁鉴定真迹恭跋。”
在冯承素兰亭序后题:
“右唐冯承素橅(摹)王羲之《兰亭叙》。臣米友仁鉴定恭跋。”
在“智永千文真草帖”后题:
“右智永《千文真草》,唐人临写真迹。臣米友仁鉴定恭跋。”
对于父亲米芾的书画,米友仁当然把握最大。他在“米元章海岳诗帖”题写:
“右大字《海岳庵杂诗》,先臣芾真迹。臣米友仁鉴定恭跋。”
米友仁鉴定比较多是唐、五代及米芾的法书。米友仁之前的鉴藏家,往往在书画上写题写几个字加盖押署印,或在卷后书写观款。直接在题跋中书写鉴定意见,自米友仁在尾纸上直接书写鉴定意见的“开先河”形式,逐渐从内府传向民间,成为至今还在流行的鉴藏、题跋方式。
二十年前,千辛万苦终于得到的米友仁的这幅《云山图》画卷。米友仁以独特的笔法、墨法营造出烟云氤氲的画面,雾霭迷蒙的气象,营造了富有想象力的自然景象。画面落款用厚重稳健的行楷写就:“襄阳米元晖作。”一方朱文印“友仁”刚健苍劲。下方有明代鉴藏家子京等人的收藏印。
上方有袁柟题诗:
忆昔曾过海岳菴,
山青云白树参参。
十年别后连归梦,
坐对新图发大慙。
袁桷是元代四明籍官职最高的一位,他的仕宦生涯历经元成宗、武宗、仁宗、英宗、泰定帝五朝,累官至翰林侍讲学士,位居二品。诗作表达其对米友仁山水画的敬重程度。
此画面生气远出、仪态万千、烟云变灭、山林竟然,令人久赏不厌、回味无穷。不是局限于自然物象中的木桥静水、一草一木,而是平心静气地将大自然生动的渔村古寺、山川植被尽收纸面,表征了其心胸静穆的灵感与气韵。正与元代诗人张光弼在一侧题跋中的意境相同:
一幅丹青画,
仙鬼此处分。
终朝看不厌,
唯是满山云。
好一个“终朝看不厌”的“满山云”!
这恰恰符合米友仁的创作自述:
“画之老境,于世海中一毛发事泊然无着染,每静室僧趺,忘怀万虑,与碧虚寥廓同其流!”
一千多年的一件精妙书画艺术品,不仅涵盖了艺术家的情感和精血,重要的是能带给藏家、品赏者无数思绪和享受。
孙玉安,回族,笔名哈三,出生于河南许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回族学会副会长;中国回族文学艺术联谊会会长;南京郑和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浙江省诗词楹联学会理事;月社创社社长;浙江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东伊顺餐饮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宁波市作家协会会员。2003年开始散文、诗歌创作,曾在《民族文学》《回族研究》《回族文学》《文学港》等刊物发表散文。散文《捞面的情感》获第六届新月文学一等奖。出版有散文集《乌兹别克斯坦纪行》、纪实文学《一诺万钧》、《信士新箴言》、《一诺万钧》、《挥墨成金》、《墨香欣闻》等。
【主播简介】穆红,女,回族,笔名伊月儿,原籍陕西,旅居义乌,义乌市作协会员。喜欢徜徉文字间,与灵魂对话。现为笔墨天方平台授权作者;京津沪头条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