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块奇石》创作者 卢树盈(右二)上台领奖
3月29日下午,2021至2022年度中国好故事发布典礼在中国故事基地枫泾镇举行。作为一场国家级的中国故事盛会,当天共吸引了线上、线下超百万观众参与,共同见证“中国好故事”榜单的火热出炉。

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副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故事委员会主任、《民间文学》杂志社社长 白旭旻
白旭旻表示,枫泾作为中国故事基地所在地、年度中国好故事发布承办地,为中国故事文化的创新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6年来,年度中国好故事成果发布典礼越办越好、规格越来越高、影响力越来越大,已然成为中国民间文艺领域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对全国的故事创作带动作用、引领作用,对于主旋律故事的传播,对于故事人用故事这一形式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故事理论研究、积极推动故事创新,都有足够的动力也发生着历史性的作用。
据介绍,本届年度中国好故事评选得到了全国著名杂志社、全国故事名家和广大故事创作者的大力支持。专家组经过三轮的认真审读、反复讨论,最终,8篇作品从全国近20万篇故事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年度中国好故事,四川卢树盈创作的《一块奇石》就是其中之一。2篇最受读者喜爱的年度好故事作品,则由专家给分和网络票选相结合得出,来自海内外的20多万读者参加了网络票选。

获奖作者合影
“这样的‘万里挑一’精挑细选,足见这个国家级荣誉的取得来之不易,同时它们也是代表着近两年来中国故事的巅峰。”中国故事委员会副主任郁林兴表示,“正因为有如此激烈的竞争和大批优秀的故事创作者,才催生了故事文学的繁荣,推动了中国故事文化的发展。”
本次活动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共上海市金山区委宣传部、上海市金山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金山区文化艺术界联合会及中共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委员会、枫泾镇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入选名单

2021—2022年度中国好故事
(8部)
《一锅鱼汤》 黄廷洪
《天使在人间》 钟爱文
《一块奇石》 卢树盈
《吃讲茶》 朱闻麟
《纯属意外》 陆惠明
《一颗大门牙》 徐树建
《救命的雷电神》 曹景建
《责任》 姚海松
2021—2022年度最受读者喜爱的
中国好故事(2部)
《最美的风景》 梁易
《喝一碗绿豆汤》 李建
2021—2022年度中国好故事组织单位
枫泾镇新义村中国故事村
2021—2022年度中国好故事组织者
毛纪萍


一块奇石
——卢树盈
最近,李玮烦透了,他急需一块奇石,要送给一位特别的人。他在线上线下看了很久,看上的奇石,价格高得离谱,他承受不起。
有朋友介绍,吴家村有一个姓吴的老石匠,收集了不少奇石。李玮开车去了吴家村,想去碰碰运气。按照村民的指点,他来到一个小院子。里面乱七八糟,堆着很多石头。
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坐在一堆石头中,自言自语:“你整天都说忙,要加班,没有时间回来看我,是不是嫌我老了……”
老人的脸上,都是落寞,看着远方发呆。院门没有关,李玮走了进去。看到有一个树桩,挡住去路,想用脚踢开,可树桩纹丝不动,脚却痛得厉害。
原来这是一个石头,不是树桩。李玮蹲了下去,看着这个石头,很是奇特。不但有树皮、树洞、树年轮,还有两只小蚂蚁,看起来栩栩如生。
这个石头不错,李玮一眼看上了:“吴大爷,你这奇石怎么卖?”
吴石匠吓了一跳,转过身来,才看到李玮:“不卖。”
虽然吴石匠说不卖,但李玮中意这块石头,并没有离开,和他拉起家常。才知道吴石匠的儿子从小喜欢奇石,为了让儿子经常回家,吴石匠才到处捡奇石,进行打磨。
看来要买这石头很难,李玮站了起来,准备离开。
“小伙子,你买奇石干什么?”
“我父亲喜欢奇石,我想买一块送给他。”
说了违心的话,李玮有些脸红。吴石匠沉默了很久,才冒出一句话来:“你爸真幸福,如果我有一个你这样的儿子就好了。”
看来吴石匠是留守老人,从他的穿着打扮来看,并不缺钱,缺的是亲情。如果和他套近乎,也许能把这个石头买下来。
想到这里,李玮不走了,讲了很多父亲的趣事,还笑着说:“我爸就是老顽童,每天晚上都要在手机上和我下象棋,可我太累,没有答应。”
说到父亲,李玮还是充满愧疚的,这些年忙于打拼,回家的时候很少。
“小伙子,如果你愿意做我一天儿子,我就把这个石头送给你。”
没想到天上会掉馅饼,李玮肯定答应了。他马上扮演儿子的角色,去厨房给吴石匠做饭。冰箱里塞了很多东西,但厨房却脏得不成样子。
李玮有洁癖,先把厨房收拾干净,做了一桌好菜。吴石匠高兴极了,拿出一瓶好酒:“我们爷俩今天不醉不休。”
“吴大爷,酒不能喝多,小酌一杯,就可以了。”
看着李玮,吴石匠的眼里闪动着泪花:“我儿子也是这样说的。”
李玮鼻子一酸,父亲在家,是不是也这样寂寞?这一夜,李玮没有走,陪着吴石匠说了很多话。第二天早上,吴石匠起得很早,做了一碗荷包蛋,递给李玮:“孩子,你的工作太累,都瘦了,要爱惜身体。”
吃着荷包蛋,李玮的眼泪就往碗里滚落。每次回去,父亲都是这样说的,他想家了。
回到城里,李玮把奇石送了出去。第二天早上,就有了效果。他做生意亏本,为了东山再起,用房产证抵押贷款,租了一家酒店。
因为消防不达标,一直在整改中。为了酒店尽快开业,李玮打听到主管消防的谢修诚喜欢奇石,才挖空心思,找到这一块。
你看以前一直说很忙的谢修诚,一大早就来了,还乐呵呵地说:“李老板,国庆大假马上就要到了。我今天就在这里监督你们进行整改,有问题及时修正,争取在国庆前开业。”
李玮笑了,看来送礼后,谢修诚的态度 ,就是不一样。接下来的两天,谢修诚都在酒店,指挥工人安装消防栓,安全出口,忙到半夜。
消防设施终于完善,只要整理一下,就可以开业了。李玮看着谢修诚的黑眼圈,有点内疚,想请他去吃饭。可他却摇头,说这是他应该做的。
晚上,李玮正在看台账,谢修诚打来电话,让李玮去他的家里。李玮答应,马上去了他家。客厅里,摆着那块奇石。
谢修诚一脸铁青:“李老板,这是你给我送的礼了?”
“对, 只是一个石头,我随手捡来的。”
“你知道这是什么石头?值多少钱吗?”
李玮摇头,他对奇石,一窍不通。
“这是树化石,距今六千五百万年,与恐龙同龄。科学家可以从树化石的年轮、枝杈、纹理、虫洞、树壳等构造,获得远古时期的气象资料,地质构造等,很重要的远古信息。以现在的市场价,要值百万。如果我告你行贿,你要坐牢的。”
原来李玮送礼,用的快递。谢修诚忙于工作,是门卫代为签收的。他今天下班回来,才看到奇石。
“谢局长,对不起!是我错了。”
“李老板,我知道你做生意不容易,为了这个酒店,把房子都压上了。这石头你带回去,请不要侮辱我的人格。”
李玮哽咽,说不出话来,只是鞠躬赔罪,带着奇石离开。他真不该给谢修诚送礼,既侮辱了他,也侮辱了自己。
回到家中,李玮的心里开始自责。奇石这么值钱,吴石匠肯定不知道,让自己做了一天儿子,就给骗走了。他应该给吴石匠送回去。
第二天一大早,李玮去菜市场,买了蔬菜水果肉类,开车去了吴家村。吴石匠看到李玮,喜出望外:“小伙子,你是不是还想当我儿子?这些石头,你随便选。”
“吴大爷,我把石头给你送回来。”
李玮搬着奇石,放在院子里。吴石匠很生气:“你是什么意思?难道做我一天儿子,让你受委屈了?”
“吴大爷,你误会了,能做你的儿子,是我的福气。只是这石头太贵重了,价值百万,我承受不起。”
什么?价值百万?吴石匠蒙了,赶快打电话:“儿子,十万火急,你赶快回来。”
放下电话,吴石匠乐开了花:“小伙子,你人品好,以后肯定会发大财。等我儿子回来,你就在我家里吃饭。”
李玮点头,忍不住好奇,问了一句:“吴大爷,你这奇石怎么来的?”
“我和一位老友,同病相怜,儿子都因为工作忙,很少回家。我们就相约,去捡奇石。万一捡到宝贝,咱们的儿子就不用那么辛苦了。没想到,老天开眼,我们上个月在深山老林捡到的石头,竟然是宝贝……”
吴石匠的眼里冒出泪花,马上拨打了一个电话:“老伙计,咱们发达了……”
“吴大爷,我去厨房做饭。”
李玮提着菜,进了厨房,眼泪就往下滑落。吴石匠和父亲一样宽厚,让他找到了家的感觉。等到酒店开业以后,他要回去看看父亲。
李玮在厨房忙活半天,饭菜上桌,外面传来汽车的喇叭声,好像是吴石匠的儿子回来了。为何声音那么耳熟?李玮跑了出去,就惊呆了,怎么是谢修诚?怎么不姓吴?难道随母姓?
“爸,出什么事了?你是不是病了?还是哪儿不舒服?”
“我哪儿都好,你快看看这个奇石,据说价值百万。”
谢修诚傻眼了:“爸,这不就是李老板送我的那块树化石吗?怎么在你这里?难道他把礼送到家里来了?”
李玮走了出来,谢修诚愤怒:“李老板,你如果不把石头拿走,我马上报警。”
“谢局长,这石头本来就是吴大爷捡来的。他很孤独,让我做了一天儿子,就把石头送给我了。现在想来,是我混账。不是你不孝,是我这样的人太多,为了自己的利益,让你加班,不能回家……
李玮说了事情经过,谢修诚楞住了:“爸,你什么时候捡到的树化石?你怎么没有告诉我?”
“这是上个月,我和老伙计一起进山捡到的,可你工作忙,很久没回来了……”
谢修诚内疚:“爸,是我不好。以后不管多忙,我都回来看你。”
李玮受到触动,走到旁边,给父亲打电话:“爸,我的酒店就要开业了,我没时间回来看你,你到城里来住几天,好不好?”
父亲在电话里答应,李玮欢喜。
酒店开业那天,父亲来了,穿着喜气,递给李玮一个红包,里面装着一张银行卡:“儿子,密码是你生日。”
李玮的眼眶湿润,他已经人到中年,不能啃老:“爸,这钱我不能要。”
父亲嘻嘻笑着:“儿子,爹挖到宝贝了,这钱你拿着。你看你都瘦了,我去给你煮一碗荷包蛋。”
吴石匠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出来,板着脸:“老伙计,你竟然抢我台词,抢我儿子。”
“这本来就是我儿子。”
父亲骄傲地搂住李玮的肩膀。
吴石匠乐呵呵地笑了:“搞了半天,树化石不但和我们两人有缘,还和我们的儿子有缘。
但是,小伙子,有一句话,你一定要记在心间。一定要清清白白做人,不要走歪门邪道。”
李玮点头,如果走错路,不但要断送自己的前程,还要让父母担惊受怕。
(来源: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