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九嶷山》
作者:刘泽达
少时读书,在毛泽东诗词中初识九嶷山一一“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那个清贫年代,寒门学子,我是没有经济条件去九嶷山朝圣探秘的,只能把这座山的名字记住。
青年时代,涉猎《古文观止》,再一次欣赏李白的《上安州裴长史书》:"以为士生则桑弧蓬矢,射乎四方,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这个时候,九嶷山不单单是我心中向往的圣山,也是唐朝最伟大的诗人李白向往之地。苍梧,唐朝国都之南,李白早我一千三百多年前已然抵达,且在九嶷山挥毫泼墨《远别离》,称颂帝舜与湘妃(娥皇女英)至真至纯的崇高恋情。
西汉史学家史马迁《史记》中的《五帝本纪》载:“虞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
苍梧之野,江南九疑,就是现在的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
决定去永州,源自于中国•永州山水散文节文化推广大使周舟老师演唱的文旅歌曲《爱在永州》。
许多年以前的梦想,今朝用三个半小时就已实现。
特意邀请曾在辽宁特警部队退伍的大外甥当专车司机,从邵阳县出发,走两广高速,车经邵永高速,一个又一个的隧道,让坐副驾驶座,在兰州农业大学读研究生的小外甥和我的儿子惊奇不已,哇!十多个隧道口,最长的是阳明山隧道,全程九里路。因为是晚上,车经舜帝大桥,我特别兴奋,这位神话一般的圣贤明君,天下万民是感恩与他的,桥以人名,万古长青。
车下高速,稍息服务站,我又给早已在网上(百度)联系好的酒店老板打电话:我们很快就会到达目的地。一看手机,差不多凌晨一点,这位守信重诺的瑶族汉子,深夜不眠,走出瑶家招待所,嘘寒问暖,让我们先停好车,预留的二间住宿房,干净整洁。
夜宿九嶷山下,一觉醒来,听到滴滴哒哒的雨声。我拉开窗帘,推开窗户,证实了天气预报不准,明明说今天是晴天!
舜为五帝之一,是距今近五千年的华夏人文始祖。在远古时代,舜继唐尧鸿业,以德孝治国,让众生和谐,得万民称颂。
舜帝为何不安于帝乡,却遥遥万里,晚年来到我们的湖南?
这是我心中不解之谜,也是众多文史学家心上的不解之谜?
故事说来很长,五千年历史长河奔流不息,许许多多的海内外炎黄子孙,许许多多的前贤先辈,他们怀着虔诚美好的心愿,来到潇湘之源,福地九嶷,寻根问宗。他们谒舜帝陵,登九嶷山,纵览宁远山水的神韵,感怀舜帝与湘妃的凄美爱情。屈原、蔡邕、李白、杜甫、苏轼、朱熹等文化大儒们的吟咏之作,铭刻在湘妃祠的诗词碑林里,惟妙惟肖的先贤塑像与千古风流的翰墨文字相得益彰,供游客思接千载观摩欣赏,穿越时空回到先秦,汉唐,宋明。
瞻仰舜帝陵,走出湘妃祠。站在舜帝陵宏大的广场上,娥皇峰已经掀开神秘的面纱,在太阳光环的照射下,秀峰高耸,含情脉脉望着正对面的舜帝陵寝地一一舜源峰。
这才想起,天气预报是准的,我们没有带伞,深怕下雨会打湿我们谒帝陵揽胜景的兴致。
担心多余,从早上走出瑶家招待所的那一刻,雨有心,化作九嶷群山的云雾缭绕。我们住的瑶家招待所就在娥皇峰山脚下,我听到的雨声,不如说是湘妃的千年相思泪。
历代咏舜帝和湘妃的诗词文章很多,除了屈原写的《九歌•湘夫人》神韵无限,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潇湘神》(其一)言简意赅,深沉含蓄,余韵千秋:
“湘水流,
湘水流,
九疑云物至今愁。
若问二妃何处所?
零陵芳草露中秋。”
吃早餐的时候,瑶家米粉店的老板对我们说,附近的这座山峰叫“娥皇峰”,是湘妃千里寻夫不见,相思泪尽斑竹后,化成的一座山峰。娥皇峰高耸入云,且不要门票钱,粉店老板告诉我们,你们可以去爬山,天气好的时候,能把九嶷山全景纳入眼底。
山高人为峰,娥皇女英是上古时代的归女楷模!奉帝父尧的旨意,下嫁给沩水河畔靠耕作捕鱼制陶为生的布衣舜。舜虽然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尧时代乡村老百姓,却品德高尚,仁慈孝道,颇到乡邻赞美。
中国民间有四大爱情故事:《孟姜女》《白蛇传》《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些只是口头的传说,无史可载!而帝舜与湘妃的凄美恋情则更接近史实,更让人垂仰。
只为苍生不为身,是帝舜崇高人格魅力所在。中国有个成语:尧天舜日;中国有句名言:人皆可以为尧舜。可见,舜在中国的影响力有多大!道德有多高尚!是天下苍生认同的贤良君主,是天下万民景仰的道德始祖。
尧是英明神武的帝王,为了天下老百姓的福祉,不把王位传给儿子丹朱,而在国内遍寻贤才接任帝业。尧听朝中大臣都说起一个乡野布衣叫舜的后生,就把两个女儿下嫁给舜。舜耕于历山,捕鱼沩水,制陶黄河,是一个典型的乡下勤劳之人。舜的生母过世后,愚昧的父亲娶了个无情的后母,生了一个傲慢的弟弟,他们联合起来谋害舜,在娥皇女英的智助下,化险为夷的舜以德为先,以德服人,以德报怨,依旧在家奉行孝道敬其父母爱其弟,从不割舍亲情,感动着无数尧时代的人,舜让一个复杂的家庭向善向美。
舜帝如果是一个普通人,他一定不会在高龄还坚持跋山涉水渡黄河跨长江漂洞庭溯湘江之源,从遥远的北方巡视到边疆南方。舜到达的苍梧之野,也就是现在的潇湘胜地,永州宁远县的九嶷山。
正因为他是帝王,是一位心底无私心系百姓的贤良之君,晚年把帝位禅让给禹,朝中大事自有禹处理,再不用担心。自己则可以万里巡视,察民情知民意,要在有生之年,尽最大努力为天下苍生谋幸福。舜到南方后,教民制茶,以德传道;歌与南风,与民同乐。舜终因年高劳累,南巡途中,不幸仙逝于九嶷山。
舜帝南巡的恩施,南方百姓怎么能忘记?舜帝途经之地,百姓们以舜帝名号为纪念:舜皇山,舜耕山、舜帝庙、舜城、舜井……
舜的二位妻子在舜南巡后很不放心,许久听不到舜的消息,就下定决心千里寻夫,沿着舜帝走过的路线,风尘仆仆地追随而来。
渡过咆哮的黄河,越过呜咽的长江、穿过风高浪急的洞庭湖,听闻舜驾崩于九嶷山!悲从中来,痛不欲生溯湘水而上,来到苍梧之野的一个小岛上(潇水和湘水的汇合处蘋岛),两水分路,该向何处?九嶷峰耸,帝君何处?娥皇女英停下疲惫不堪的脚步,在蘋岛上抚竹而泣,哭的天昏地暗,泪尽成血,投水殉情……
娥皇女英的魂魄飞向九嶷山,化作两座云雾缭绕的山峰永伴舜帝;躯体却随湘水而下,漂止洞庭湖的君山岛。二妃墓地在君山,君山青竹泣成斑。娥皇女英成为湘江神,泪水洒向九嶷山,竿竿青杆如今仍泪痕斑斑!
对于湖南东安易先根先生《红楼梦断潇湘渚》的众多研究观点的提出,我是点赞且支持的。有句名言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鄙人才疏学浅,粗读《红楼梦》云里雾里,再读《红楼梦》,是在易先根先生的这篇文章诸多学术性观点引导下欣赏的,不敢掠美易先生的多年研究红学,特以引用易先生观点:"五千年后,清朝的小说家曹雪芹,以帝舜湘妃(娥皇女英)的凄美爱情为原型,创作出一部震古烁今的著作《红楼梦》。梦中男主角贾宝玉(神瑛侍者)是帝舜的意象化生,梦中的女主角林黛玉(绛珠仙草)是娥皇女英的意象化生。潇湘馆,潇湘妃子,这是真实存在于湖南的地名和人名。永州九嶷山的三分石就是三生石。三分石就是《红楼梦》中女祸补天遗下的神石,三分石(三生三世石)的恋情从曹公雪芹的十年著书,字字血泪的情史上流转:一生一世帝舜湘妃情;二生二世神瑛侍者绛珠仙草情;三生三世贾宝玉林黛玉情。林黛玉为贾宝玉泪尽殉情,正是湘妃(娥皇女英)为舜帝泪尽殉情感天动地的转世恋情。”
湖南永州籍著名青年歌唱家周舟老师所言:“永州是一本《红楼梦》,《红楼梦》中的人物是假的、是美的;它背后的骷髅是丑的、是真的。”曹公雪芹创作这部惊世小说的男女主人公的神台仙境大观园,是贾林恋情的精神原乡永州。贾宝玉出家为僧,林黛玉泪尽还情,这部伟大经典的石破天惊之作,是为哀悼五千年前舜帝湘妃之忠贞凄美的千古绝恋!这不是天方夜谭,是真实感人的合理虚构。
站在娥皇峰陡峭的山巅平台上,舜帝陵如一幅平面图方正肃穆,舜帝安寝的地方一一舜源峰则势如奔龙,在历史的天空,衍生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浩然正气。
作者简介:刘泽达,《湖南科技报》特约作者,长沙市作协会员,长沙县作协、长沙县网络作协会员。原创歌曲《长沙》《韶山颂》的词作者。曾有诗歌散文在党报党刊和网络文化传媒公众号发表并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