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话“天堂”
文/魏霞珍

有人不无神秘地问:
“到底有没有天堂,天堂是什么样?”
我反复思考,无边遐想。
结论是
“但愿有,肯定有!”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
当终南北麓的原野,
金黄金黄的油菜花
开放的时节,
年长辈高的家人,
领着兄弟,儿孙,
穿过阡陌,
登上老坟祭祖时,
点亮蜡烛,
燃起信香,
焚烧紙钱冥币,
孝子贤孙跪地,
口里呼唤列祖列宗,
前来收取祭品时,
只见
狂风野大,紙灰飞扬,
大家似乎看到已往的亲人,
从天堂翩翩而下,
音容笑貌如旧……

天堂
在哪里?
在哪里?
在祖先安居的地方。
那里:
“黄金铺地,四季花香”
那里:
没有飢饿病痛,
没有瘟疫豺狼;
那里:
没有贪官污吏,
没有战火刀枪
……
那里:
春风和煦,鸟语花香,
人人平等,心情舒畅。
那里是我们向往的地方。

有人说“天堂这样好,
我怎么没看到?”
试问:你可曾看见听到
维也纳森林的树叶在摇 ,
太平洋的鱼儿在歌唱,
你可看见量子光子什么形?
你曾听见无线电波空中响?
我们的感管太幼稚,
对宇宙的认知有限量。
天堂在哪里?
远在天边近眼前:
槐下荣升,
凌晨梦回怨雀惊;
春风得意,
踏花归来马蹄轻。
梦里梦外有天堂,
黑夜白昼皆如梦。
一丝善念登天堂,
半件恶举地狱行。
我们应明了:
梦境是白昼举止的反映,
日行是夜梦的延长。

清明时节泪纷纷,
断魂后代思亲恩。
叩首祈佛护先祖,
安居天堂佑子孙。
感天动地灰两吨,
不如生前半杯水。
活着面前多行孝,
胜过死后哭陶陶。
想要父母仙逝进天堂,
莫如生前,
赡养同儿孙,
早晚侍奉,
耐心又周到。
双亲未上天堂,
已胜天堂。

清明时节,
菜花飘香。
蜂飞蝶舞,
后代祭祖诉衷肠。
孝子贤孙当牢记:
善行是荣登天堂的道路,
科学是通往天堂的桥梁。
奋力前行,
锦绣未央。
天上人间,
处处是天堂!


魏霞珍,字为霞,生于1940年元月七日。陕西长安人。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喜爱诗词和摄影。曾任《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编委,公开发表几十篇文章。

为霞2023.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