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有极少数的人是打破常规的人,这样的人不图清闲、不贪享受、不懂得所谓的人情世故、不怕冷嘲热讽、不怕环境艰苦,心中只有一个目标——钻研一种专门知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少雄、少英如晤:
你的来信收到了,知道汝等一切尚好,甚慰。家里的人都很好,望忽悬念。
少平已考取了高中,并录取在沔中了(200分以上的录取沔中重点中学)。虽然成绩不太理想,但比一般孩子来说还是强多了,我们平房附近的孩子,录取在沔中的极少。
考取了高中的除个别少数外一般不能考中专,如果一定要考中专,考不取就再不能读高中了。所以凡是考取了高中的孩子都没有报中专,考不取的就改中专。现在他每天复习功课,自学高一数学,劲头还不小。
现在问题最大的还是少琴,这次期末考试数学不及格,要补考,否则不能升级。
目前天气酷热,要注意身体,晚上不要搞学习,以防中暑,把这一个多月大热天过去了再抓紧也不迟。车间职务担任多少肯定是影响学习的,能不能少担任点呢?你可以考虑,像团支书、大班长这样的工作是最要花时间的,你又不是脱产干部,而要做很多脱产干部的工作,那当然是要影响学习,或者是影响着身体。
现在我认为,红与专的问题,专是主要的,是薄弱环节,是普遍性的,是主要矛盾。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基础知识、学习科学技术上是党和国家对青年人的重点要求,难道说不当兼职干部就不“红”吗?红在于对党的热爱,对人民的事业无限忠诚,有高度的政治觉悟,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有为人民服务的过硬的本领。
“攻书莫为难”。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很艰苦的劳动,而这种劳动是要有坚强的毅力支配着的。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难啊!你要好好考虑一下学习与工作的安排。我不是叫你不把本职工作搞好,而是指的一些兼职过多的问题。
外语要坚持下去,不论是俄、英、日语,都是有用的,要钻深钻透。
我看报纸上消息,出版了一批外语词典,汉英词典、法语的、日语的、俄语的等各种小词典,不知哪一种好,可能要先向书店订,武汉不知好不好买,如不好买,你可问别人,买哪种的好,写信回来,我想办法给你订,看你的意见如何。
要多和翻译科联系,求得人家支持帮助,如将来能调到翻译科工作,那学外语的条件就好了,要向这个目标奋斗。
少英你要好好帮助她,她硬要下苦功夫,平平淡淡那么学一下是见不到成效的,世界上百分之九十几的人都是按常规平平淡淡过日子,我也是其中之一,所以一生无成效。
只有极少数的人是打破常规的人,这样的人不图清闲、不贪享受、不知道休息、不懂得所谓的人情世故、不怕冷嘲热讽、不怕环境艰苦,心中只有一个目标——钻研一种专门知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就是一切有成就的人的态度,这些人在成就没有见诸如众的时候,往往是被人嘲弄、讽刺的对象,甚至是被迫害的对象。
少英要的书,要慢慢来弄。现在书成了最宝贵的东西,不好买,也不好借。关键是要学,书再多不学也枉然。学语文的材料到处都是的,除了基础知识(如语法、修辞等)需要专门书籍以外,报纸杂志都是学习的好资料,报纸上很多好的通讯、散文、报告文学、小说、杂文、诗歌、剧评、影评等文艺性文章,问题是要去研究它,认真阅读,学习人家是如何用词、如何分段落、如何使用成语、典故的。
这样日积月累地看得多、记得熟,掌握了大量的成语典故,掌握了丰富的词汇,再写起文章来就“得心应手”了。
对于古典文学也是一样,读点历史书,读点古典诗词和古文作品,逐步逐步就有点门路了,就有兴趣了。你想有现成的古典东西一看就知道,哪有这样的事呢?搞语文就是要死看书,没有死读书的精神,想走什么简单路是没有的。等少英回来休息时我再很好跟她慢慢谈。
现在家里虽然人少了,但家这架子还未拆,家务事仍然是千头万绪,你妈妈和我的负担都重。少平功课抓得紧,很少搞家务,少琴做不了什么,尤其是你妈妈硬是没有“休息”二字。
你们姊妹俩要好好地学习和工作,不要叫父母担心就好。坚决不要随便就上街跑,实在无好处,一般情况下亲戚朋友同学处都不要去,一个劲钻学习,少英尤其应该这样,应该“闭门谢客”。
就说这些。
祝你们
学习进步!
父字
1978.7.16.
叶培元简介: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主编《沔阳公安志》,出版长篇回忆录《沧桑岁月》、《叶培元书画作品集》、《叶培元家书》;曾获“仙桃市劳动模范”、“仙桃市优秀文艺家”等称号。
征稿启事
各位作者,我们海内外文学联合会向全世界作者征集稿件。我们分普通稿件,月征文稿件,年征文稿件,新的一年我们将举办世界级文学作品评奖,奖金非常高。欢迎朋友们投稿。投稿地址,加微信snbm5828。加微信时必须告知是投稿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