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六智》(五~六)
文/方路
吃得饱,知足常乐。
老子讲,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一个人知足往往就不会太出格,也就不会遭受祸患,知道停止和止步,就可以长久的存在下去。
有时候,富贵不如意,贫贱也不如意,心头知足才是如意。
一个渔民在海边晒太阳,一位绅士走过来对他说:“天气这么好为什么不去捕鱼呢?”
渔夫说:“先生,捕鱼干什么呢?”
“捕鱼你就能挣很多钱啊?”
渔夫说:“挣钱又为了做什么呢?”
“挣钱你就可以买一艘更大的船。”
“先生,买大船又做什么呢?”
“这样你就可以打更多的鱼,挣更多的钱。”
“那又能怎么样呢?”
“这样你就可以像我这样,在海边晒太阳”。
渔夫说:“先生,我现在正在这样做呢”。
名声如浮云,富贵带不去,知足常乐才是生活的真谛。
睡得香,心底无事。
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心中有事,吃饭不香。
《小窗幽记》里说:清闲无事,坐卧随心,虽粗衣淡饭,但觉一尘不染。忧患缠身,烦忧奔忙,虽锦衣厚味,只觉万状苦愁。
世间万物没有绝对的好坏,“万法由心造”,事情的大小好坏都是自己内心决定的。
心能转境,就能把小小的囚房变成三千大千世界,和法界一样宽广。心中不能转境,就是住在一个大花园、大别墅里,日子久了,也会感到无所事事,空洞,拘谨,不自由。
对此,苏轼有自己的切身体会。
一次他从牢山渡海到淮上去,途中遇大风浪,同舟的人都晕船呕吐不止,只有自己饮食起居一如常日。
他说并非自己有异术,只是随遇而安,任凭身体随风浪起伏,“莫与之争,而听其所为。”心中不惊不惧不急不躁,身体反而平安无恙。
就像清晨的时候,华山满山都是雾气,爬山者在山涧中行走,遇到断裂的地方轻松就跨过去了,等中午回来的时候,雾气散了,看到断裂处的万丈深渊,心里慌了,就再迈不出脚了。
内心安定,外界对自己的影响力就大大减轻。心平气和,自然就能从容应对外物的各种变化。
世间万物本无好坏,只是心上有了分别,才有了好坏。只要守住了这颗心,知足常乐无闲事,那便人生处处好风景了。
一撇一捺是人生,往后余生,愿大家都能立得正、行得稳、想得开、放得下、吃得饱、睡得香!岁月静好,不负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