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读《退虾》有感
耿志平(甘肃合水)


“老板,退虾!退虾?"
“不退!"
老板与顾客两句简单的对话,立马吸引了商场里人的注意,也让读者好奇,顾客为什么要退而老板不退?
古稀老人说买的虾缺二两,老板是全县有名的“公平秤”,家里获得了许多荣誉证书,足以证明老板在做公平买卖。
两人僵持不下,于是市场管理的工商人员来了好几个,称了一下,一点也不少,老人说,你们是一伙的,不管怎样都不要虾了,问题解决不了,有人提议去派出所说理,老人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几乎晕过去,身边的人赶忙捶背的,端水的,买药的,忙的不可开交。最后老人才说,并不是老板的秤不准,而是他给儿女做了一桌子饭菜,说好要回来的,三兄妹,大姐单位要加班,二女儿说朋友从几千里之外来看她,小儿子说要去陪岳父喝酒,忙活了半天,一个儿女都不回来,因此才来退虾,找了个缺少二两的理由,所以才有了上面的故事。听完老人的陈述,执法人员,卖鱼的,卖肉的,卖小菜的,卖虾的一人手里拿着一样东西去老人家里吃“团圆饭”。

洗菜的、做饭的、倒酒的,吃着聊着,好不热闹,所有的东西都吃的一干二净,老人乐呵呵的笑眯了眼,连假牙都掉了好几回。
故事以大团圆结尾,但读罢却令人心酸,作者在告诉大家一个很严肃的话题——关注留守老人。随着打工潮的兴起,不管农村还是城里,都有很多的空巢老人,孩子为了生活在外奔波,无法陪伴老人,只能用金钱在物质上予以帮助,但老人真正缺少的并不全是物质,尤其是有退休工资的城里老人,他们最需要的是关爱和陪伴,不管儿女本事大小,干什么工作?只要能常陪伴膝下,听老爸老妈讲讲过去的事情,吃从小吃到大的饭菜,不管贫富,父母都感到踏实心安。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人老了,社交圈子越来越小,儿女不在身边,他们就会孤独落寞,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回来羡慕不已,这一点是很多年轻人感觉不到的。
有人觉得孝顺就是尽可能给父母最大限度的物质上的满足,当然这也是孝顺必不可少的,除了物质,精神上的陪伴更加可贵,尤其是单身的老人(老伴去世),老人本来就瞌睡少,爱胡思乱想,一个人待着难免东想西想,夜里睡不着,天天白天盼天黑,夜晚盼天明,内心的孤独可想而知。

如果你的父母还健在,不管你当多大官,多么有钱,多么繁忙,都请你抽空不定期回家看看老人,陪他拉家常,吃便饭,这样老人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等失去了徒留遗憾和后悔,那无济于事,现在就行动起来吧,一切还不算太晚。
(图片选自网络)

作者简介:耿志平,七零后,原籍甘肃镇原人,定居黄河象故乡合水,爱好读书写作,有文章在《九天文学》杂志和公众平台发表,都市头条实力作者,数十篇作品被都市红榜和热点精华推荐收录。写作出道不到半年,以文章朴实多彩受到读者关注,成为庆阳网红作者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