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鲁班巷″ 文/苏志刚
又是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蔚蓝色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我站立在窗前,遐思着童年的往事、往物。每个思绪,每个片段,勾勒着一幅幅彩景。古老的岳州城有着那古老、古香、古色、古朴的风格,岳州古城的美景带着我怀旧的情感就像一帧一帧的画面,在眼前欲停欲失,我不由自主地被卷了进去,或是说像电视剧那样穿越到了从前。
钢笔画 苏志刚
位于梅溪桥东端,通往老火车站必经的芋头田路中段,有条很不起眼的小窄巷,小巷的尽头是老印山。快到巷子的尽头有座像清式宫廷样全木结构的寺庙。门头木匾上雕着四个大字:″万世匠师",右边有一雕板上刻着″重修公输子庙碑记″ ,碑记下落款为"清光绪三年解普公为是″字样,鲁班姓公名输子字鲁班,这就是左证,这就是″鲁班庙″。也是这条小巷为什么叫"鲁班巷"的来由。
过去谁家要兴土木造房,都得去鲁班庙敬香,祈求保佑平安落成。这年,我外公又想在被日本鬼子炸毁的屋基上重新建房,选定黄道吉日进庙烧香,我也跟着去了。别看我把寺庙形容像清式宫廷样,其实很小,宽不足三间,进深不到二间,门两边合抱石鼓,开六角花边门窗,檐下便是一斗三拱式结构,典型的鲁匠神笔。神龛上的鲁班塑像熠熠生辉,手执墨斗,两眼疑神地思考着。
水墨画 苏志刚
p注:部分图片来自网上。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