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伍宏贤,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汉中市汉台区作协、汉中市赤土岭文协副主席。长诗《从长安到敦煌》入选香港《中学生选读篇章》课本,有诗文发表、入集、出版。
《汉中三月,春风到处花尽开》
文/伍宏贤
汉中三月之门,是春风以浓浓的情,纤纤的手,轻轻缓缓地推开的。春风未用太大的劲,门儿便被掀开窄窄的一线,梅花捧出殷红的蓓蕾,迎春花衔着金灿灿的花枝,就往门外的春光里挤呀挤,冲呀冲,争先恐后,喜气洋洋……

门外的春光好亮,花儿们急不可耐,要去找明媚春光里的小朋友。她们还未换好衣衫,甚至未曾梳理好羊角辫儿,描画好眉儿眼儿,就性急地推开了三月的大门,与房前屋后大朵的桃花相拥,給田埂上的胡豆花抛了个媚眼,就和北归的燕雀姐姐们嬉戏疯玩起来了。

汉中三月的春光,是从故乡路边小花小草的眉梢开始撒播的。黄花苗抖动起心爱的黄手帕,蓝地丁展示出刚刚染好的淡蓝头发,院场边的韭菜苗伸展开纤细的小蛮腰……

“回来了,都回来了!”快九十岁的老爸,捋着白花花的长胡须,看那叽叽喳喳归巢的燕子,自言自语地说。他那布满沧桑的脸上,堆满了笑颜,慈眉善目。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可今年的春天,却来之不易啊。疫情三年,似乎已记不清春天的样子了。那些似锦的繁花,是否綻放过?那些善舞的柳枝,是否摇摆过?还有,那些在疫情中突然走失的老人,亲人,现在都还好吗?春天真的来了,可他们中的某些人,没有等到这美好时光的到来……

每一个春天,人们都会有不同的感伤,也会有不一样的期待。
癸卯年的三月,汉中的春天又回到了最初的样子。封冻的大地,被第一缕春风唤醒。拱出厚厚棉被的那些种子的小脸小手,一下就使灰色的土地,有了一抹欣慰的绿色。纤弱的麦苗,揉开惺忪的眼睛,张望身旁小花小草;次第喷香的樱花、梨花,站在高高的枝头,招手呼唤远处田地里的油菜花小妹……
油菜的性子有些放肆,有些野,但她们却十分听话:一听到大姐姐们的召唤,便交头接耳传递出春风来了的花信。经过一夜的描眉画目,梳妆打扮,披着次日的晨曦,便结伴而行,呼啦一下,就给广袤田野铺上了金色的地毯……
汉中的三月,河畔溪水是流淌的金,层层梯田是立体的金,匆忙的春风,是笑盈盈的金。在南郑陈村,在汉台皇塘,在勉县龙湾,在城固桃花岛,百万亩油菜花,便是百万吨沉甸甸的金啊!这就是春天的样子,也是淳朴厚道汉中人敞开胸怀、笑迎四海八方宾朋的样子。

三月,汉中的春天不打烊。等待你的,还有姹紫嫣红的高山杜鹃,漫山遍野的橘花烂漫,以及洁白如玉的槐树花,生命怒放的红牡丹,若人注目的七里香……
汉中的三月,花的世界,诗的海洋,令人陶醉,令人欣喜若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