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无迹
一种习惯的美丽
作者/饶晓辉/江西

近日的一天傍晚时分,天空下着绵绵细雨,在东乡区子山路段,一位年逾花甲的老妪不慎跌倒在地。此时,二位身着校服的学生少年,刚好路经此地。见状,两少年紧步上前,将老者扶起并亲切询问情况,是否需要送其回家。在得知老人无大碍时,两位学生少年才放心离开。目睹此情景,作者感慨万千,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当下社会,关乎老人跌倒是否该出手相助的弹赞声,不绝于耳。开心麻花团队在2014年春晚《扶不扶》的小品中,亦真实地反映了扶起跌倒老人的喜怒哀乐。其实,对于怕惹麻烦不敢扶的行为,社会也不必过多指责,毕竟这种案例也是常见诸于报端。小时候,父母家庭和学校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尊老爱幼,在公交车上要主动给老弱病残孕群体让座,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或事,要尽己所能去给予帮扶。但不知从何时起,这一耳濡目染的中华传统美德,却成了人人都不敢轻易触碰的事情了。在路边有摔倒的老人,纵使有好心人想去帮扶,竟然还要拍视频录像为证。殊不知,这样的爱心行为已在无形中畸形的变了味。
人们常说,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是如此,大多数的老人还是善良知理的。据报载:2021年11月18日,在江苏南京市某街道上,发生一起老人摔倒的事件,路过的人大多选择无视。此时,摔倒在地的老人向路过的一女子招手求救。看到老人无助的眼神,该女子选择了出手相助。经了解,老人中风腿脚不方便,走路不慎摔倒。看到老人有摔伤流血的迹象,女子赶忙报了120救护。后来老人在被救护人员抬上车的时候,一直向这位女子挥手致谢。

相信世上好人多,相信人间有温情,只要人人都有爱心,世界一定会美好。善行无迹,让习惯成为一种美丽的风景,才是我们和这个社会应该要做的事。
(文中图片选自网络)

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