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屋
文/段兴顺
60年代,爷爷奶奶住的北房共五间,已有140多年的历史。砖裱后面还算完整,石灰锤顶露出了炉渣,个别地方已经漏雨了,爷爷和父亲经常修理。1978年我上中学的时候,生产队给拆旧换新,我全家集所有财力,把老北房重新返盖。四面裱砖,石灰锤顶,窗户改成大玻璃窗,门窗上面的过木改为画面图案装饰的半圆形砖混结构,整座房屋威武漂亮,成为我们全家的新北房。屋内改为明三暗五,进深一丈二,间宽每间九尺,按当时说是比较宽敞整洁的大北房。父亲离休后,与母亲在这个北屋住了几十年。

我在县城建房以后,把父母接到县城居住,父母总离不了家乡老屋,每次回老家,二老总跟在车上,到老北房里坐坐,瞅瞅这儿,瞧瞧那儿,一副久别重逢的样子,总对陈旧的老北房恋恋不舍。
母亲去世以后,每每看到父亲想念老家的样子,我就拉着他到老家看看,一走进大院子,父亲精神了,好似在外游子远道归来一般,把整个院子看一遍,院子里的老枣树,屋内各种摆设,虽然还是老样子,但他总觉的新鲜。看到这种情况,我们全家每年夏天,拉着父亲到老家居住几个月。冬季再回县城享受集中供暖。父亲住进老屋,又回到了自己的老窝,非常高兴,沙发,木床,方桌,藤椅虽然都很陈旧,但对他而言总是无比的亲切。走出家门,胡同里,大街上,近邻和街坊邻居,他总感觉无比的和蔼亲切。他心情好了,身体也棒了。对父亲这样的老人而言,旧屋就是故土,老院就是故乡,这是生他养他的地方,这是繁衍了几代人的老宅儿,老根儿。无论老屋多么陈旧,古老,他住起来是十分的舒心的。
父亲离休了,我退休了,儿子孙子也会有退休的一天,老宅房屋已经陈旧过时,随着时代的步伐,农村住房已改成水泥制顶的砖瓦房,我与父亲商量,在老宅修建一处像样的新房,代代相传,守住咱们的根儿。谈妥后,我让父亲在旧房前留了影,让他最后再看一眼老房子,那天,父亲在房前,房后到处走,这里瞧瞧,那里看看,仿佛在与过去的岁月打着招呼,说着告别。
新房建起,改为三大间160平方,除40平方的客厅外,厨房,库房,餐厅,卫生间上下水一应俱全。装修按现代化设计,父亲夏天住进去,说自己住进了高档宾馆。但还不断翻看着老屋的旧照片,他是多么怀旧啊!



作者简介:段兴顺,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人,中共党员,退休科级公务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