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观牟氏庄园
文图‖李述奎(述而)

在山东栖霞市,现城区北端古镇都村内,保存着一座牟氏庄园,据介绍这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封建地主庄园,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封建社会的基本社会形态就是土地,宗主式延续发展,还有就是传统的儒家文化,父严子孝,男尊女卑的等级关系等,在牟氏庄园都得到了集中体现。
从牟氏家族发展脉络上看,根基人是十世牟国珑至十二世牟之仪。牟国珑在清康熙年间购买了这片土地,其次子牟悌在这里建起一座古楼,牟墨林的祖父有了积蓄,于乾隆七年(1742)在古楼东北建草房四间名曰草堂,这是牟氏庄园最早的两处建筑。随着牟氏家族的繁衍和家业的发展逐渐扩建,至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形成现存规模。

这支家族的始兴也是通过经商,购买土地发迹的,至牟墨林这一代为十四世,二百年间延续了五代。能够完好延续的原因已被现代学者总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首要是制约子孙,当儒家财主。以牟墨林第二代为典型,牟墨林有四个儿子六个孙子,十四个曾孙,都严格遵守祖训,读书,受孔孟之道影响,走生财之道,做儒家财主。在家庭管理方面首设账房制,为总管家,一人之下,几十人之上,有规矩,保证东家计划顺利执行。用人方面非常慎重,聘用的先生、教师、顾用的长工、老妈子等要求老家有德,个人有才,还要有中介做保,保人必须可靠。要当牟家佃户,必须按规定备有牛、驴、骡和完整的生产工具,在没有灾害的情况下必须保证不荒地,能缴上地租,对懒惰之人不予租种。
在日常生产生活诸方面,牟氏庄园注重广行善事,缓和与各种人的矛盾。比如佃户,将他们作为同等地主中最低地租者,地租轻且稳定,逢到灾年还有照顾,佃户居住牟氏庄园的房子不缴房租,只按规定在农闲时给东家打差相抵。当然,作为大财主家,牟氏庄园也滿足丐帮的生活要求,以杜绝土匪抢劫。牟氏庄园也是丐帮比较集中的地方,庄园允许他们在菜园屋、草园屋、场园屋及空场地搭棚居住,不赶不撵,这些人自然维护庄园的各方稳定。

花钱买官,严防官府敲诈这也是依附势力的惯例,还有向朝廷捐银也时而有之。财主喜欢国家安定,牟氏庄园亦如此。
总之,粗粗的看一遍,了解个大概,封建社会就是这样子发展吧,牟氏家族昌盛时期,土地达到六万亩,过去听说的一个故事,说要饭的不服气财主的说法,跑了一天还是把一泡屎拉到了牟家的土地上,据说就发生在这里。牟氏家族不仅五世为官,还产生了近代一位大儒牟宗三,民国十六年入北大哲学系,毕业后先后任教于华西大学、中央大学、浙江大学,后转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是一位通中西文化之邮,相资相益,特别是以一人之力将康德三大批判全部汉译出版的世界第一人,重开中国哲学之途径,光畅中国哲学之传统,使中华文化发扬光大,这就实为可叹可敬了!

2023.3.27骑游中华第三十五站山东栖霞市牟氏庄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