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记:
从小就听智慧的老人说“天人感应”,充满了玄幻,相当迷情。
后来走在成长的路上,爱上了科学,读了许多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相互作用的书籍,自信可以用唯物辩证看待宇宙了,就逐渐觉得那所谓的“天人感应”,实际上不过是迷信罢了。
再后来,疾患紧紧缠绵,相伴相偎,无法解脱。正所谓“病笃乱求医”,寻医购药的花费难于承受,就想看看能不能自我学会点疗治。于是就看那些中医和与之相关的杂书。中华医学源远流长,在解析阴阳五行,外邪如何内侵的机理时,也不时的会出现“天人感应”之类的说法。“荒诞重复千百遍会成为真实”,见的次数多了,起了三人成虎效应,”天人感应”到底是迷信还是科学?对它的判断又变得恍惚了起来。
清明又即将来到,思念缅怀的情感愈益上心。从编辑最先一位老师的清明祭诗开始,我这里的天气就开始下起雨来。雨时大时小,昼夜不停,大时其声哗哗乱号,小时其声斯斯呻吟,像极了旧时守灵时的“哭丧”。于是我便又联想:这会不会是“天人感应”?
昨天,杜云燕老师发来她的《清明吟》,诗写得好,情感深切,拜读后很受感动,同时更撩得情动。想到自己不能在清明节亲自去祭奠,便决定步杜老师的韵,也写上一首,寄托自己的哀思……


七排
清明遣怀
——步韵杜云燕老师《清明吟》
连振华
苍穹洒泪泣先魂,暮雨朝淋昼夜昏。
袤地茫茫贞理义,诚怀缈缈昊天恩。
昭丘有意移风影,梦境无心见月痕。
寂寂追思当旧照,冥冥至虑系遗孙。
家传处世多行善,祖训为生莫犯浑。
又到尘寰香祭日,绵绵怅恨欠温存。
昊天恩——喻养育之大恩。
昭丘——春秋 楚昭王墓,此处代指亲人坟茔。
2023.0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