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心居 李桂强题
陈立夫先生与内地书画文化交流(6)
在书画收藏的过程中,我与全国各地数百位书画家建立了联系,他们中有几十位希望通过我牵线搭桥,欲与陈立夫先生(下简称先生)取得联系,互相进行书画和学术交流。于是,我便陆续将内地这几十位书画家分别一一介绍给了先生。
十年中,经我举荐,先后有三十多位书画家或与先生建立了通信联系,或与先生交流书画技艺、互赠书画作品;或与先生作学术上的深入探讨,极大地推动了海峡两岸的民间文化交流。下面是几个与先生交往中较有代表性的故事:
军旅书法家李桂强近照
第六位:军旅书法家李桂强
李桂强先生是当代著名的军旅书法家、收藏家,赵朴初居士书艺传承人,荣获过全国、全军多次艺术大奖,是一位从艺事迹被百度百科《名人辞典》收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授予“共和国文化艺术终身成就奖"的艺术家。
我介绍桂强与先生结下翰墨之缘还是九十年代中期的事。当年,桂强是一位共和国的现役军官,任职于广州军区著名的“塔山英雄团″部队,从事部队的文化宣传工作。当时他是被总政表彰的“全国军地两用人才先进个人″,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与启功、赵朴初、沈鹏、李铎等艺术界老前辈同台献艺,受到时任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张震两位首长的亲切接见,新闻还上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东方之子″等栏目,《解放军报》、《解放军画报》、《书法报》、《中国书画报》、《战士报》等报刊都相继报道……。我也是通过这些电视、报刊对他的介绍,从敬佩、仰慕他的书法,才主动去信联系上他的。
我和桂强当年有过多次书信来往,彼此也相互熟悉和了解了,知道他平时除了练书法,对书画收藏也情有独钟。他为人诚恳,善于交际,在艺术界有很多朋友都知道他的大名。一次,我告诉他台湾陈立夫先生的近况,并说可以为他推介给先生交流,他非常高兴,很快便写了2幅书法,随信交到我的手上,由我转寄给先生。他特别想求先生题个斋名作为艺术交流。桂强回忆说,我给先生转寄的信寄出大概不到一个月,他便收到了先生的回信和题写的“梦墨斋″字幅。先生回信使用的是“中华民国孔孟学会″专用信封和信笺,回信内容如下:
“桂强先生台鉴 六月廿六日大函敬悉 大作书法两件亦已收到,谢谢!兹写寄[梦墨斋]横幅乙纸,即请誉收为荷。专复 敬颂 时祺 陈立夫启 八十五年七月二十四日”。
陈立夫致李桂强信札
梦墨斋 陈立夫题
常见先生书札落“立夫″或“陈立夫″,不盖名章,致桂强的这封信札,信末署全名加盖名章,这在先生信札中是非常难得的,足见先生对桂强的重视。
还有一点十分难得的是,先生的回信是直接从台湾寄到广西柳州市53010部队的,且邮寄过程中一路绿灯,畅通无阻,信件完好无损被桂强收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大家应该知道,当年大陆和台湾虽然已关系正常化,但政界人物与大陆现役军人书信往来,还是禁区,是不被允许的,可以说,“陈立夫致李桂强先生信札",是一封非常罕见且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信件!
据桂强回忆,他当时收到先生此信,既惊又喜,如获至宝。但他身为现役军人,深知此信之分量和“政治″敏感,故将此信马上收好,深藏不露,除了我知道之外,从没有给任何人谈起或向社会公开过,直至十多年后他退出现役,海峡两岸已经“三通″(指台湾海峡两岸之间双向的直接通邮、通商与通航),才向外界披露此事。
我和先生自联系上后,十余年间一直保持书信往来,互相问候,先生晚年一直致力于两岸和平统一大业和大陆民间文化交流,然先生与大陆现役军人的交往,据我所知,仅桂强一例而矣。
(何式先)
2023-03-27 于天津
桂强先生定制陈立夫题的“梦墨斋″匾额
责编: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