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山 骆 驼
作者:梁蜀生
[序言:在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中,常年活跃着一队队支前参战的民工大军。当我们怀念那段激情燃烧的战斗岁月时,永远不能忘记他们的奉献和牺牲]
从小坪寨到老山主峰,
原本就没有路,
只有一条羊肠小道,
在密林中穿行,
当拔点部队悄悄抵近敌前沿阵地,
便有一支支民工队伍遂行前往。
记得大战在黎明时打响,
当血染的战旗插上了主峰,
支前参战的民工就出没在枪林弹雨中,
整整九个春夏秋冬,
没有一天离开过硝烟弥漫的战场,
出生入死更没有一人退却。
扛弹药送物资,
救伤员抬烈士,
急造军路开挖坑道,
送完饭菜还参加押送俘虏,
部队坚守在一线阵地,
总少不了民工并肩战斗的身影。
绳索勒进赤裸的双肩,
弹药箱磨破古铜色的脊背,
蚂蝗爬满只穿着短裤的腿杆,
穿帮的胶鞋浸出斑斑血迹,
丈夫中弹倒在血泊之中,
妻子又出现在支前队伍里。
在没有道路的悬崖峭壁,
民工们用藤条木棍,
搭起攀爬的天梯,
身负重物四肢并用,
昼出夜行前送后运,
在战场开辟了一条炸不断的运输线。
怒吼的火炮因为有你们,
没有哑然失声,
奋战的官兵因为有你们,
没有缺食少水,
生命垂危的伤员因为有你们,
没有失去抢救的机会。
记得陈毅元帅曾有一句名言,
“淮海战役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
回想当年的边境自卫还击作战,
胜利是支前的民工背出来的,
他们是负重前行的老山骆驼,
更是通往胜利的钢铁运输线。
走进苍松掩映的烈士陵园,
我满怀深情地含泪辩认,
那排列成阵的坟塋中,
有支前民工倒下的身躯,
他们以不朽的英灵诠释了一个真理,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
今天战争风云甚囂尘上,
尽管国防力量已今非昔比,
可决胜的重因仍然是人,
积极防御抗敌入侵,
人不犯我我不会犯人,
人民战争永不过时!
写于壬寅年清明节前夕
○编辑:艾宗升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