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谱写美好的人生华章
——记龙川县农民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卫军
曾锦添/图文

邓卫军,39岁,个儿瘦高瘦高的,现为龙川县农民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根植于脚下这片神奇的热土,在近几年的创业中如健硕的黄牛一样辛勤犁耕,埋头苦干,做出优异的成绩。他创办的龙川县农民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犹如一颗闪耀的明珠镶嵌在龙川广袤的大地上。
1999年7月高中毕业后,邓卫军打过工、种过地、吃过苦、受过累、干过个体经商,几经打拼,几多艰辛,起早贪黑,披星戴月,一路艰难一路探索,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却没有找到一条合适的创业之路。面对人生的一次次抉择,他很是犹豫、彷徨,但他最终选择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人生需要奋斗。2010年至2012年,邓卫军全身心投入种植水稻,并对稻谷加工产生了兴趣,但是苦于当时缺乏启动资金,更缺乏信息来源和技术指导,仍然没有实现多年的创业之梦。2013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邓卫军获知省、市有关单位举办农村劳动力转移技术培训,怀着对农业科技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渴望,参加有关单位组织的水稻种植和农产品加工与储藏技术培训班。通过培训学习,邓卫军学到管理技巧,更新了经营理念,尤其是对水稻种植和稻米加工技术有了深入的认知,创办稻米加工厂的愿望更加强烈。2013年7月,邓卫军创办农民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主动担任总经浬。《汉书•郦食其传》说:“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在这里,“天”是“依存”,是“依靠”。邓卫军创办的有限公司“依存”、“依靠”的是什么呢?“依存”、“依靠”的是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独有的资源禀赋。他创办的公司地处车田镇的一个村庄,四周群山环抱,草木苍绿,修篁耸翠,鸟鸣蝶舞,蛙跳鱼跃,蝉声清脆,清风浅唱,天籁之音悦耳。从山上俯视,阡陌纵横,田畴连绵,一条条溪水蓝得剔透,清得灵秀,犹如养在闺阁的少女温婉恬静、充满灵气,而且这里一直以来盛产粮食,稻耕文化源远流长,稻米品牌远近闻名。
一个人事业的成功除了源于诚信、正直的做人习惯外,更源于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与卓越坚守。邓卫军就是认准了目标而专心致志干事业的人,他的成功就是因为他勤于思考并注重实际效果。邓卫军说:“许多人看到我每天忙忙碌碌,大事琐事都要顾及,并且还有时间大力推动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他们好奇地问我:‘你怎么有那么多时间去做那么多的工作呢,难道你有分身之术吗?’我的答案很可能出乎他们的意料,那就是——我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我从来不同时做好几件事。我每天都在思考,如何让公司做得更大更好?如何推动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思考的同时,他在做,在行动,在落实。
邓卫军非常重视引进高产优质稻品种,抓好优质稻品种的区域和生产试验,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广泛种植“野香优莉丝”、“百香优丝苗”新品种,加速水稻生产由单一高产向优质高产转化,提高水稻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他和他的公司大力推行统一良种供应、统一技术栽培、统一防治管理、统一湿谷优价保价回收、统一加工品牌销售“五统一”,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品、良售“五配套”。重点推广农药减量控害和绿色防控技术。选择水稻田土壤及灌溉水源无污染的区域建立高产优质稻生产基地,强化产地环境保护。在生产基地实施以高效低毒低残留低剂量农药替代高毒低效高剂量农药、以统防统治替代一家一户分散防治、以精准优施药技术替代传统落后的施药技术,实现农药使用量零增长。与此同时,广泛使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农作物稻秆还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耕地地力,杜绝泛滥施肥、过度施肥,减少化肥面源污染。
“不懂农业又没有农业情怀的人是干不好植保无人机的。”邓卫军如是说。这句话说到农业情怀与植保无人机之间宻切的关系。农业关于民生大计太广阔了,情怀关于责任问题太深奥了,植保无人机关于高科技方面太神秘了……什么是农业?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其中从事人工培育生产的人就是农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古诗道出农业和农民的情怀。情怀又是什么?情怀是一种高尚的心境、情趣和胸怀,是“脸朝黄土背朝天”农民对养育世间万物的土地的尊敬和敬仰。带着一顶洁白的草帽,带着淡淡的笑容望着远处绿油油的庄稼,这是邓卫军和他的公司对庄榢的期盼,更是对农业深深的情怀。沐浴在现代农业的春风里,承载技术、服务农民的高科技植保无人机出现在田间地头,在病虫草害的统防统治中发挥巨大的作用。这是植保无人机对农业的情怀,也可以说邓卫军是现代农民的杰出代表。
近几年来,邓卫军依托他的公司,利用得天独厚的丰富资源,实行品牌战略走产业化经营之路,大力推动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己建立3个优质水稻生态种植示范基地,其中核心示范面积600亩,带动辐射面积3000亩。为打造水稻产业链条,将传统的碾米向新型的稻米加工工程拓展和延伸,推动优质稻米精深加工上档次,邓卫军投资建设标准化、规模化的稻米加工中心,厂房占地面积2700多平方米,总投资430多万元,享受政策扶持100万元;购进5台先进的稻谷烘干机,日烘干粮食75吨;引进一套国内最先进的稻米加工设备,日加工能力达到40吨;建好一个2000立方米的冷藏保鲜库,在稻谷的储存时间、加工、品质维系上发挥了极大的优势和作用;配备变电设施和3辆产品配送专车等;2015年至2018年,累计销售生态米800吨,销售总收入235万元。在这家稻米加工车间可看到,刚碾出的大米色泽晶莹、颗粒饱满、富有油性、香气天然、品质纯正,一袋袋“诚优”牌鲜米(正在申报“SC生产许可证”认证)正排着整齐的队伍,从现代化的生产线上“走”下来,然后装车出发,奔赴各地。邓卫军说,做稻米产业就得避免同质化竞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尽可能排除一点点瑕疵,向精深加工、向高端品质要效益。
几年来的日日夜夜里,妻子罗辉连以勤劳、朴实、相夫教子的美誉享誉乡里,在人生的旅途中助推了邓卫军的成功。如今,公司业务逐渐扩大了,妻子罗辉连比以前更操劳了。邓卫军经常出门不在家,公司和家里的事都落在了妻子一个人身上,她不仅看店,还得做饭、洗衣服,整天忙忙碌碌不得清闲……
这片农田,是邓卫军一生的定格。这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是他向往富有,最纯朴的一个目标。借岁月的笔从容地删去内心残存的一页幻想,随着时光穿春越夏,顶风冒雨,披露踩霜,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倾尽于这一方农田中。在为生计、为发展奔波不息的旅途中,对外界事物的变迁只是匆匆几眼,无暇顾及。生活、生命、生存、发展与土地并存,这是邓卫军简单的一生。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艰辛的付出之后,必有所得。稻谷进仓是收获,点滴进步是收获,真诚回报也是收获……2014年,邓卫军的公司荣获“河源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单位”称号;2017年,荣获广东省首届“二十佳种粮大户”称号;2017年至2018年,“诚优”生态米连续2届参加中国现代绿色农业博览会,并荣获优质农产品金奖;2018年,荣获“龙川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农村创业青年示范基地”称号。然而,邓卫军一路走来不容易,他是埋头苦干的耕耘者,他和他的公司带动车田镇周边260多户社员和86个农户(贫困户)共同致富……只求耕耘,不问收获;但行好事,莫问回报。未来的人生中,邓卫军将秉承初心,砥砺前行,继续在前进的道路上默默耕耘、再创辉煌!前路漫漫,未来可期,愿他所到之处,洒满阳光;愿他在希望的田野上演绎出一幕幕生财有“稻”、借“机”生财、共同致富的、长长久久的“农民乐”大戏;愿他用青春的力量,谱写最美好的人生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