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春四月—春风与春柳(下)
作者:静宜
朗诵:白雪
韩愈的这首《早春》写的真是之极了的曼妙。一年最好的时光,莫过于这柳色如烟的浅春季节。烟柳,真真是绝妙之笔,是谁最先用“烟”来形容春柳的呢?恐怕再也找不出一个词,比它更恰当的了。初春新绿,点点鹅黄,远看似烟,近看却无,浅浅淡淡,轻盈如翼,飘渺若云,袅袅娜娜,若有若无。这春色撩人的浅黄嫩绿,十里春风,杨柳堆积成烟,排列成阵,氤氲缭绕,不厚重,不笨拙,轻描淡写于这景致中的字里行间,不用去看,单单想想,就让人不饮而自醉啦!

古时,春柳牵绊上了人间情丝,多为离别意,古人送别时必要有折柳相赠之。《诗经》里就有“昔我往昔,杨柳依依。”之句。还有王昌龄的《闺怨》“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杨柳年年青,却不见离人归。功名利禄有何用,及时的陪伴才是最美的时光。多愁善感的林妹妹,一见春柳春花便会悲从中来,《红豆曲》里的那句“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便是最好的写照。她的愁思,便如这开不完的春柳春花,伤春感怀,愁刹了这位葬花人。

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清代末期诗人高鼎写的那首《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春风春柳春上色,可乐疯了我们这群小屁孩。纷纷猴子一样的爬上树,折一根翠绿的柳条,做成柳笛。单调的音节,吹出来的也竟然是欢天喜地。象嘎子一样,编上一个带叶的柳条圈扣在头上,三一群二一伙的玩冲锋打仗。赶紧跑回家,大人们还没有下班,撕了作业本,偷点面,打浆糊,胡乱制作一个“屁帘”,在绿色中奔跑……春风,春柳,给予了我童年无数的快乐,也成为了我人生中最美好的记忆!

又是一年春好处,吹面不寒杨柳风。再也用不了多少日子,风中便会挂起一帘翠玉来到关外,杏花开了。桃花红了。梨花笑了。杏眼柳眉桃花面,绿袂飘飘。一似美人,春目重开起。绛唇翠,袖舞东风……
二零一八年四月十一日


